歷史沿革
明朝初期,北關龍王廟始建。
明成化九年(1473年),北關龍王廟原址重建。
明正德年間,北關龍王廟築台重建。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北關龍王廟重修。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北關龍王廟重修。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北關龍王廟修繕並繪製正殿壁畫。
“文化大革命”時期,北關龍王廟正殿內佛像及壁畫被毀。
2007至2009年,北關龍王廟進行整體保護。
建築格局
北關龍王廟是一座四合院式古建築,位於10米高台之上,由山門、正殿、東西配殿、院牆組成。
主要建築
| 山門 山門坐北朝南,為卷門式,由25階台階與地面相連。 |
| 正殿 正殿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通面闊8.45米,其中明間闊2.9米,次間闊2.78米,通進深7米。前後出廊,前廊深1.4米,後退廊為佛座。 |
| 配房 配房位於正殿東西兩側,均面闊8.8米,通進深3.53米。 |
文物遺存
北關龍王廟正殿現存兩幅壁畫為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修繕時繪製,面積各為8.17平方米,共16.34平方米,整體保存情況一般。其中,東山牆壁畫描繪的是“請雨”場景的《龍王行雨圖》,西山牆壁畫則為描繪雨後場景的《雨畢回宮圖》。壁畫中間均有一貫通裂縫,壁面曾被白灰覆蓋。西山牆上做過一塊黑板,現痕跡猶存。每幅壁畫上大約有20一30個人物。
延慶地區的龍王廟壁畫中,風伯和風婆大多同時出現。由於殘損,風伯的形象大多保存得不好,但北關龍王廟東、西山牆風伯的形象仍較清晰。
文物價值
北關龍王廟是現存北京地區罕見的高台式龍王廟建築,也是現存較完整且富有特色的明清寺廟,有較高的歷史及藝術價值。
文物保護
1985年,龍王廟被北京市延慶縣人民政府公布為北京市延慶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3月7日,北關龍王廟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北京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北關龍王廟位於北京市延慶區延慶鎮北關村。
交通路線
北京市內乘坐919、Y10、Y33路公車,在延慶北關站下車前往。
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政府距離北關龍王廟約1.4千米,駕車約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