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笏村

北笏村,位於赤石鎮西部,距鎮政府約 4.5 千米。與橫坑村、馬石徑村、冰塘埔村、吳厝村相鄰。始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 年),因楊姓由海豐吉良都(現陸河縣 ) 遷此建居而形成。相傳該村鼎盛時期曾居住過 400 多人,後因虎亂、盜賊等原因,村民或死或遷,至 1940 年,全村僅剩 70多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陸續從揭西、普寧等縣遷來劉姓、洪姓移民。北笏的“笏”即朝笏(古時大臣上朝時手執的狹長彎曲的板子),因村莊在赤石圩北面一山彎下建居,取其彎曲之意而取名北笏村。坐落於熱水洞河谷地,北為丘陵北笏山,南為明熱河谷地。有尖峰山,海拔約 450 米。明熱河在村的西南方流過。

清代,屬惠州府海豐縣楊安都。1914 年,屬海豐縣楊安都赤石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海豐縣第四區赤石鄉;1958 年,屬鮜門人民公社赤石管理區明熱大隊;1960 年 3 月,屬赤石公社明熱大隊;1983 年,屬惠陽專區海豐縣;1987 年 4 月,屬赤石鎮冰深大隊;1988 年,屬汕尾市海豐縣赤石鎮冰深行政村;2011 年 2 月,納入深汕特別合作區;2017 年 9 月,納入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
村民主要有李姓、洪姓、劉姓。李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從附近村莊遷至此地。洪姓於 20 世紀 70 年代從普寧遷至此地。劉姓 1963 年前後從普寧遷至此地。村民均為漢族,客家民系,通用方言為客家方言。
2020 年末,該村戶籍總戶數 42 戶,戶籍人口 167 人,其中男性 86 人,女性81 人;80 歲以上 3 人,最年長者 85 歲(女);實際在村人口 93 人。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水稻、玉米、番薯、柑桔、西番蓮、沙姜 ;以養殖豬、雞、鴨、鵝等家禽為輔。現大部分村民種植果樹和桉樹,村裡有小型的養殖場,養豬、鴨、魚等。近年來,大部分青壯年外出打工。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農業收入、工資性收入。特色農產品有柑桔、雞蛋果、荔枝、龍眼、芒果等。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炊甜粿、發粿、龜仔粿、水糍、紅豆糕、豬油糕、浮油角;清明節的薄餅、鼠殼龜粿、發包仔;端午節的糯米粽、角粽、涼粉粽;冬至的冬節蛤、冬節圓等。
特色傳統小吃為鹹茶,也叫擂茶。把茶葉放於內壁刻有粗紋的茶缽內,用“茶槌”(由較粗的番石榴樹枝製成)擂搗幾十次,成膏狀,放少量鹽粉,再沖入開水,盛於飯碗中,加入炒熟的芝麻,即為擂茶,可作為每日的副餐。日常待客,可在此基礎上加入炒米花、炒花生、炒黃豆等,稱為“炒米茶”“油麻茶”,家家必備。以前村民凡做壽、添丁、外出遠歸、病癒出院、遇難脫險,必擺下碗缽,請鄰居親友“食鹹茶”,現在鹹茶更是婦女的日常飲品,尤其是在招待女賓客時,必須擂鹹茶,邊吃邊拉家常。
明熱公路經過該村。20 世紀 90 年代末通電、電話,2000 年通網際網路,2008 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10 年通自來水。
村內有古樹 1 棵。
傳統民居現存 30 座。村內建有地藏王菩薩廟,建築面積約 2 平方米。村民有拜“水仙爺”的習俗。水仙爺是傳說中的“水神”,舊時北笏村沒有通自來水,村民在村後的山腳下挖了一條明溝,引山水到村里。拜水仙爺有祈求飲水平安之意。每年正月十二,是該村李姓村民到千秋塘拜祭先祖的日子。村里李姓幹部負責召集、組織宗親上山掃墓,到千秋塘李氏宗祠燒香、磕頭。祭祀儀式結束後,宗親一起聚餐。上年新婚或者家裡新添男丁的村民,正月十三午飯後擇吉時在家裡的正房(廳)中間掛燈,當年生男孩的家庭所吊的大花燈稱“男孫燈”,當年新婚人家所吊的紗燈稱“新婚燈”。正月十三或十五,添丁的家庭要“擺丁灑”宴請親戚朋友,客人要帶上禮物或者紅包前來做客;正月二十完燈,請全村村民到家裡喝“菜茶”,來喝茶的村民要送紅包以表心意。
村裡的老人說,抗日戰爭時期,北笏村曾經有一個比較大的油庫,後來被日本人燒掉。當時村旁尖峰山的小山頭上有個廟仔角,是游擊隊的哨點,放哨的人發現日本人進村,會用號角通知村民轉移到王坑村。
橫坑村於 1997 年被廣東省民政廳列入《廣東省革命老區村莊名冊》。
代表性人物:
黃潭英(1898—1931),烈士。1925 年參加四區農民自衛軍,紅軍四十九團三連連長,1931年冬在赤石戰鬥中犧牲。
李進財(1902—1931),烈士。1926 年參加四區農民自衛軍,紅軍四十九團宣傳員,1931 年在赤石戰鬥中犧牲。
蔣容娣(1902—1931),烈士。1926 年參加四區農民自衛軍,紅軍四十九團三營宣傳員,1931 年在赤石戰鬥中犧牲。
李佛昌(1910—1926),烈士。1925 年參加農民自衛軍,四區農民自衛軍交通員,1926 年 12月在赤石戰鬥中犧牲。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