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據唐鹹通年間《重修北岩院記》載,重龍山摩崖造像始鑿於唐建中四年(783年)。
20世紀80年代後期,文管部門對“千手觀音”進行了修復。
文物特點
綜述
重龍山摩崖造像又稱“北岩”造像,與資中縣內東、西、南岩摩崖造像相比,規模最大、雕刻最精、年代較早。像龕的形制與四川地區的摩崖造像大致相同,主要是平頂敞口長方形或正方形龕,深淺不一。重龍山摩崖造像主要分布在君子泉和古北崖石壁上。整個造像占地面積約7100平方米,龕窟面積約2325平方米。凹腹岩壁,高深約15米,有造像127龕,1222尊。君子泉上方的古北崖石壁上,還有造像45龕,491尊。古北崖的造像呈帶狀分布,由一條窄窄的棧道相連。
時代和造型
重龍山摩崖造像各時代的造像大致為中唐27龕,晚唐98龕,五代31龕,宋15龕,清1龕。造像類型多樣,品式豐富,較多的是佛、菩薩、天王,突出的為觀音、地藏、藥師佛、淨土變等,反映了當時人們渴求社會安定和平的願望。
重龍山摩崖造像天王造像數量僅次於觀音,達到20龕之多。有的一龕一像,有的一龕數像。天王有坐有立,有的手托寶塔,有的怒目攢拳。其中尤以64號和88號二龕最為生動。《中國名勝辭典》中把88號“毗沙門天王”和113號“大悲觀音”稱為“北岩最佳的像龕”。“毗沙門天王”,儘管衣身飾品已有風化,但可以看見這座天王身著七寶金剛甲冑,腳踩妖魔鬼怪,其廣目圓睜,不怒自威。第93號龕“釋迦涇”,鑿於唐大中八年之前,佛和菩薩均面目姣好,體態豐膄,顯示了唐代以來佛教造象日益中國化的過程。該龕是四川唐代石窟中規模最大的龕窟。
第113號龕的千手觀音,中晚唐時的雕刻傑作,高3.9米,深1.85米。觀音頭戴花冠,冠中一化佛。身後浮雕超過30餘只手,分持鈴、瓶、輪、鏡、弓、杵、盾等法器,環繞身側,外刻火焰紋背光,構圖完整,法像端嚴。
第23號龕的“維摩詰經變”,龕懸於君子泉崖壁中空,懸空而立,龕右維摩頭戴居士巾,手扶小兒結跏跌坐於屋中寶床上,屋頂翼角尤如牛角高翹呈鴟尾形,是典型的唐代建築結構。龕高1.62米,寬2.13米,造像多達60身,輪廓清晰,主從分明,富有藝術特色。
銘文、題記
文物遺存
摩崖造像
君子泉、古北崖石壁上,共172龕1713尊造像。
銘刻
岩壁間除唐、五代、宋時造像,還有自五代、兩宋、明清至民國的題記、銘文、詩賦、遊記,遍布崖壁。現存題記35起,遊記25處,題名5則,銘文8宗,詩詞4首,剝蝕14起,共存86處。重龍山君子泉處的岩下石壁,鐫刻隸書“君子泉”,由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資州牧胡學文題寫。
文物價值
重龍山摩崖造像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特色顯著,尤其是它緊接在唐武宗滅佛之後建設,在這特定的時間環境裡,對於研究晚唐至五代的四川石窟具有重要意義。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信息
自駕:自四川省內江市
資中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龍山摩崖造像,路程約3千米,用時約8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