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獨遊記

《北山獨遊記》這篇遊記旅遊心理上有獨到的描寫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余讀書馬跡鄉之山寺(1),望其北,一峰崒然高(2),嘗心欲至焉,無與偕(3),弗果(4)。遂一日奮然獨往,攀藤葛而上,意銳甚(5);及山之半,足力倦止。復進,益上,則澗水縱橫草間,微徑如煙縷,詰屈交錯出(6),惑不可辨識。又益前,聞虛響振動,顧視來者無一人,益荒涼怪栗,余心動,欲止者屢矣。然終不釋,鼓勇益前(7),遂陟其巔(8)。至則空曠寥廓(9),目窮無際,自近及遠,窪者隆者,布者摶者(10),迤者峙者(11),環者倚者,怪者妍者,去相背者(12),來相御者(13),吾身之所未歷,左右望而萬有皆貢其狀(14),畢效於吾前(15)。
吾於是慨乎其有念也。天下遼遠殊絕之境,非先蔽志而獨決於一往(16),不以倦而惑、且懼而止者,有能詣其極者乎(17)!是游也,余既得其意而快然以自愉,於是嘆余向之倦而惑且懼者之幾失之,而幸余之不以是而止也,乃泚筆而記之(18)。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1)馬跡鄉:在江蘇太湖的馬跡山。
(2)崒(zú足):山峰高聳險峻。
(3)無與偕:無人同往。
(4)弗果:果:成為事實,實現。沒有能成行。
(5)銳:凌厲,旺盛。
(6)詰(jié結)屈:曲折。
(7)鼓:振作。
(8)陟(zhí志):上登。
(9)寥廓:空曠開闊。
(10)布:散布。摶(tuán團):聚集。
(11)迤(yǐ義):斜立。峙:直立。
(12)背:離去。
(13)御:迎。
(14)貢:獻。
(15)效:獻。
(16)蔽志:定志。蔽:斷,定。《尚書·大禹謨》:“惟先蔽志,昆命於元龜。”註:“言志定然後卜。”
(17)詣:到達。
(18)泚(cǐ):以筆蘸墨。

作品譯文

我在馬跡山的山寺里讀書的時候,望山的北面,一座山峰險峻高聳,曾經心裡想去,但沒有人同行,就沒有實現。直到一天振作精神一人前往,攀著葛藤而上,精神振奮。到了半山腰,沒力氣了累了就停下了腳步。又一會再前進,登上更高的地方,就看見溪水在草叢中縱橫流淌,小路像青煙曲折交錯,迷惑不能辨別路的方向,又更向前,聽到虛空中的聲響振動,看看四周沒有一個人,更是荒涼怪誕,我心裡害怕,更是幾次想要停步。但是終於不放在心上,鼓足勇氣向上攀登,終於登上頂峰。到了山頂,空曠寂寥能看見無窮遠的地方,由近到遠,窪地隆起之地、散布著的,聚集的,傾斜的、直立的、環繞著的、倚靠著的、怪誕的美麗的、遠離我而去的、靠近我迎接著的。(這些)我平生從未領略過的風光,左右望去所有的山峰都展示出各自奇美的形態,在我的眼前一一呈現。
我於是感慨起來有了想法,天下遼遠與世隔絕的地方,如果沒有獨立解決問題的堅定的決心,不因為疲倦而迷惑,害怕而停止,有能到達終點的嗎!這次遊玩,我滿足了自己的願望又十分愉悅,於是感嘆自己先前因為疲倦、迷惑和驚懼,差點喪失獨游北山的快意,慶幸自己沒有因為這些原因而止步不前,於是動筆記下這些。

作品賞析

作者在山寺讀書,望北面山峰高峻,心裡很嚮往。想去又沒有人作伴,便奮然獨行。開始意志堅定,及至半山,覺疲倦難行。再往前,深山寂寥,路徑交錯,心怯而膽寒,好幾次都想往回走了。然而終於還是勇敢地攀登到山巔。極目遠眺,天風撲面,作者心中有一種歷經挫折、戰勝困難之後的成就感,仿佛四周群山萬物都願為他效力。於是得出這樣的結論:凡要達到高遠艱險的境界,必定要不畏艱險、意志堅定、堅持到底。無限風光在險峰,實際上,登攀的過程便是人們戰勝自我的過程。把深刻的人生哲理寓於尋常的遊山玩水之中,情感真實,催人奮進。

作者簡介

張裕釗(1823—1894),字廉卿,湖北武昌人,桐城派後期重要作家之一。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舉人,官至內閣中書,在南京、武昌、保定等地主持過書院。曾師事曾國藩,與黎庶昌薛福成吳汝綸並稱“曾門四弟子”。他有較強的愛國思想,希望在不觸動帝制的前提下改良政治,使國家富強起來。著有《張廉卿先生文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