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寺

北大寺

北大寺,係為唐宋時建,原建在北關外,據說北關原為通北京大道,北來商旅多在北關落腳,當時北關繁榮。公元1645年黃河決堤,該寺塌坍不堪,遂遷移至今處,又經歷零星翻修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大寺
  • 所屬年代:宋唐
北大寺介紹,歷史故事,寺記憶體物,

北大寺介紹

現寺,在城內東北隅,鐵塔西南角約半里許,因寺離鐵塔較近,又叫鐵塔寺,河南大學設在該寺東南。該寺建時,此處很繁華,大門外有幾條街,據老人憶,現河南大學大禮堂後基本都為大街,如回龍街、青龍街等,後一班小平房為舉房。後該寺周圍附近的回民遷至漯河、寧夏、洛陽、鄭州、西安等地的很多,致使北大寺四周荒涼冷清。

歷史故事

據傳,1901年清慈禧太后光緒皇帝由西安迴鑾北京,路過開封,有個年輕回族小太監,二十來歲,去北大寺遊玩,見寺中殿宇破爛不堪,問及何故,教長說修寺的款已募好了,在杞縣買了一座家廟,拆下材料,來修大殿,款已交付,而縣府不準拆運。小太監聽後說:“豈有此理,我有法叫他送來”,不久,杞縣果然將屋架等材料運來,1902年,該寺因此重修。
北大寺
民國時期,該寺附近所住人家不及七、八戶的樣子,頭門外有大紅影壁一座,高楊大槐數株,門樓殿房概為舊式,亦甚可觀。後門外有高足獅守於兩側,近鄰有鑿的活水的清流一溪,東北去有開封八大名勝之一的鐵塔。當時該寺所屬回民,約有三百至四百戶的樣子。因寺所在地荒寥,又離大街較遠,故大部分居於西北大街以及左右的大街巷,如半截戲樓等街。回民的營生方式,靠地下剮土作鹽的,大約有三分之一。其他有賣粗飯的,有販賣零食的,也有一部分是趕腳的或拉洋車的,載客人和運送貨物於北門至黃河渡口的出力人。
現所屬下的二百餘戶,人口千餘,有海里凡4人。禮拜殿13間,其中卷棚3間,大殿3間,中殿3間,後窯1間。凡三進。院內有四棵梧桐和一棵皂莢樹。沐浴室6間,會議室3間,大門3間,教長室3間,雜房3間。另,該寺以寺養寺,所屬11間房位於寺西南,闢為北大清真寺旅社。1989年8—9月開封電視台曾在該寺拍電視劇《好漢馬龍》,並贈寺鏡框。
北大寺
據老者回憶,不完全統計,曾在該寺任阿訇的楊阿訇,立有碑,載其前45位阿訇姓名。其後為白阿訇(開封人)、張阿訇(開封人)、五阿訇(開封人)、馮振章(甘肅人)、馬負圖(甘肅人)、張國彥(大新莊人)、馬德慶(懷慶府人)、尚阿訇(開封人)、石亭章(開封人)、丹鵬舉(開封人)、劉聚嶺(封丘縣海莊人)、安金奎阿訇(甘肅平涼人)等十七位。

寺記憶體物

寺原存碑四,一碑《密南宮碑》大約一尺多寬,三尺左右長,四、五指厚,於本世紀三、四十年代遺失,該碑內容已無從考查;一碑在寺大殿山牆上,為《龍馬負圖處碑》,系嘉祐二年(公元1057)三月龍圖閣學士知開封府包拯書;另一碑於水房牆上,為《王老太太捐施土地懿行碑記》,記中華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王青山先生賢內助陳氏老太太捐地於寺事;另一塊碑,收藏於水房西三間房內,上載楊阿訇以前45位阿訇的姓名,系中阿文對照。
現寺院內東南角有一棵皂莢樹,該樹有二百年的歷史,抗日戰爭時期曾毀於炮火,後又發芽成長至今,公元一九九O年七月十日凌晨三點四十分鐘左右,大雨傾盆,厲風怒吼,將其樹帽全部折斷,甚可惋惜。
文革期間,北大寺的寺內設備和八塊大匾、八塊抱柱匾(中文篆字),遭到破壞遺失。八塊大匾據憶,有一塊藍色帶金邊,有三塊上的字為:“認主獨一”、“道原性識”、“天堂大道”,皆系舊時官員及有名人士題贈。
有女寺一,位於鐵塔三街,現任阿訇為沙阿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