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匈奴攻車師後部,東漢時期北匈奴攻占車師後部之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匈奴攻車師後部
- 時代:東漢時期
北匈奴攻車師後部,東漢時期北匈奴攻占車師後部之戰。
北匈奴攻車師後部,東漢時期北匈奴攻占車師後部之戰。陽嘉四年(135年)春,北匈奴呼衍王率兵攻車師後部(在今新疆奇台西南山谷中),漢順帝令敦煌太守發西域諸國兵及玉門關侯、伊吾司馬合6300騎前往救援,與北匈奴戰於勒山,漢軍...
車師後部之戰,①車師前、後部王歸服漢朝後,北匈奴於永平十八年(75)三月,遣左鹿蠡王率2萬騎進擊車師後部。戊校尉耿恭派司馬將兵300人救之,道逢匈奴大軍,全部戰死。匈奴軍斬後王安得而攻金蒲城。②漢安帝延光四年(125)七月...
漢擊北匈奴勒山之役,陽嘉四年(135)春,北匈奴呼衍王率兵侵車師後部。漢順帝以為車師6國(指車師前部、後部、東且彌、卑陸、蒲類、移支諸國)地近北匈奴,為西域屏障,乃令敦煌太守發諸國兵及玉門關侯、伊吾司馬所部共6300騎...
車師後王擊北匈奴之戰,東漢時期車師後王與北匈奴之戰。陽嘉三年(134年)四月,車師後部司馬率車師後部王加特奴等1500人,掩襲北匈奴於閶吾陸谷,斬殺數百人;獲北單于母、叔母及婦女數百人,牛羊10餘萬頭,車千餘輛。
北匈奴與車師攻伊吾之戰,東漢時期北匈奴與車師後王聯兵攻伊吾之戰。安帝永初元年(107年),漢罷西域都護,北匈奴乘機恢復其在西域的勢力,並連年對漢騷擾。敦煌太守曹宗為解除匈奴的威脅,於元初六年(119年)派長史索班率千餘人屯...
車師,原名姑師,位於準噶爾盆地的東邊緣,扼天山缺口。其國都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東北)。南通樓蘭,西通焉耆、龜茲等,西北通烏孫,東北通匈奴。姑師對過往的漢使索要食糧、飲水等也甚感煩勞,常攻劫漢使,或充當匈奴耳目,讓其...
漢攻車師後部之役,永元八年(96)秋,車師後部王涿鞮反,攻擊前部王尉卑大,獲其妻子。九年三月,漢遣西域長史王林徵發涼州6郡兵及羌胡2萬人,討伐涿鞮,斬獲1000餘人。涿鞮敗入北匈奴,漢軍追斬之;並立其弟農奇為後部王。
車師六國,漢西域車師諸國的統稱。諸國名稱 指東漢時的車師前部、車師後部、東且彌、卑陸、蒲類、移支六國。分布地區 主要分布於今新疆東部地區。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屬西域都護。陽嘉四年(135),北匈奴呼衍王率兵侵車師後部,...
這次東漢四路大軍出擊,雖未消滅北匈奴的主力,但是重新打通了西域,實現了斬斷匈奴右臂的目的。同年,派班超通西域南路鄯善國,75年漢匈之間對西域展開了一場爭奪戰,耿恭在北匈奴殺死車師後王安得後,從金滿城退卻到疏勒城,一直堅守到...
隨後,班勇又發兵到車師前部(今新疆吐魯番一帶),擊走北匈奴,並屯田柳中城(遺址在今新疆鄯善縣魯克沁鎮)。延光四年(125年),班勇大破車師後部,斬其王軍就。東漢永建元年(126年),班勇發諸國兵出擊北匈奴呼衍王,呼衍王...
十三將士歸玉門,是發生於東漢時期的一件歷史事件,出自《後漢書·耿弇傳》。歷史信息 公元74年,漢朝重新設立西域都護,任命耿恭和關寵為戊已校尉。次年,北匈奴單于派兵進攻車師,殺死車師後王,轉而攻打耿恭駐地,將其圍入城中。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春,北匈奴單于派遣其左鹿蠡王率軍攻車師,全殲東漢戊校尉耿恭所遣300援兵,殺車師後王安得;復又攻金蒲城,耿恭堅守,匈奴不能克,乃退。耿恭以疏勒城(非疏勒國都)有澗水,移守疏勒城。秋七月,匈奴復來...
漢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耿恭擔任隨騎都尉劉張的行軍司馬,跟隨奉車都尉竇固、駙馬都尉耿秉等攻打車師。車師投降之後,耿恭被任命為戊己校尉,在金蒲城屯田駐守。永平十八年(75年)三月,北匈奴擊敗並殺死車師後王安得,繼而攻打金蒲城...
公元7世紀初葉,唐朝統一全國後,漢代北匈奴車師後部地區已由東突厥之遊牧部族所有。公元7世紀20年代,唐太宗武德初年,東、西突厥各可汗均遣使詣長安,奏九部樂於庭。由是,西域22國來貢於唐。唐武德九年秋 (公元626年),太宗與...
之後,班勇出兵西域,於東漢永建元年(126年)大敗呼衍王,呼衍王選往枯梧河上放牧,不敢更近車師。東漢永建六年(131年),漢朝恢復伊吾屯田,置伊吾司馬一人。東漢陽嘉三年(134年),車師後部襲擊北匈奴於閶吾陸谷。翌年(1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