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宣言

北伐宣言

《中國國民黨北伐宣言》,是中國國民黨於1924年9月18日發表的宣言。宣言申明,國民革命之目的,“國民革命之目的,在造成獨立自由之國家,以擁護國家及民眾之利益。辛亥之役,推倒君主專制政體暨滿州征服階級,本已得所藉手,以從事於目的之貫徹。假使吾黨當時能根據於國家及民眾之利益,以肅清反革命勢力,則十三年來政治根本當已確定,國民經濟、教育犖犖諸端當已積極進行。革命之目的縱未能完全達到,然不失正鵠,以日躋於光明,則有斷然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伐宣言
  • 外文名:The declaration of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 黨派國民黨
  • 時間:1924年9月18日
  • 作者孫中山
歷史背景,宣言內容,

歷史背景

1924年9月18日,中國國民黨發表《北伐宣言》。宣言申明,北伐的目的,在於“造成獨立自由之國家,以擁護國家及民眾之利益”,20日,北伐軍在韶關誓師北伐。22日,孫中山下令北伐各軍改稱建國軍:湘軍為建國湘軍,譚延愷任總司令;滇軍改稱建國滇軍,楊希閔任總司令;粵軍為建國粵子,許崇智任總司令;豫軍改稱建國豫軍,樊鐘秀任總司令。

宣言內容

國民革命之目的,在造成獨立自由之國家,以擁護國家及民眾之利益。辛亥之役,推倒君主專制政體暨滿州征服階級,本已得所藉手,以從事於目的之貫徹。假使吾黨當時能根據於國家及民眾之利益,以肅清反革命勢力,則十三年來政治根本當已確定,國民經濟、教育犖犖諸端當已積極進行。革命之目的縱未能完全達到,然不失正鵠,以日躋於光明,則有斷然者。
原夫反革命之發生,實繼承專制時代之思想,對內棲牲民眾利益,對外犧牲國家利益,以保持其過去時代之地位。觀於袁世凱之稱帝,張勛之復辟,馮國璋、徐世昌之毀法,曹琨【按:應為錕】、吳佩孚之竊位盜國,十三年來連屬不絕,可知其分子雖有新陳代謝,而其傳統思想則始終如一。此等反革命之惡勢力,以北京為巢窟,而流毒被於各省。間有號稱為革命分子,而其根本思想初非根據於國家及民眾之利益者,則往往志操不定,受其吸引,與之同腐,以釀成今日分崩離析之局。此其可為太息痛恨者矣!
反革命之惡勢所以存在,實由帝國主義卵翼之使然。證之民囯二年之際,袁世凱將欲摧殘革命黨以遂其帝制自為之欲,則有五國銀行團大借款於此時成立,以二萬萬五千萬元供其戰費。自是厥後,歷馮國璋、徐世昌諸人,凡一度用兵於國內以摧殘異己,則必有一度之大借敫以資其揮霍。及乎最近曹錕、吳佩孚加兵於東南,則久懸不決之金佛郎案即決定成立。由此種種,可知十三年來之戰禍,直接受自軍閥,間接受自帝國主義,明明白白,無可疑者。
今者,浙江友軍為反抗曹琨【按:應為錕】、吳佩孚而戰,奉天亦將出於同樣之決心與行動,革命政府已下明令出師北向,與天下共討曹琨【按:應為錕】,吳佩孚諸賊。於此有當鄭重為國民告且為友軍告者:此戰之目的不在覆滅曹吳,尤在曹吳覆滅之後永無同樣繼起之人,以持續反對革命之惡勢;換言之,此戰之目的不僅在推倒軍閥,尤在推倒軍閥所賴以生存之帝國主義。蓋必如是,然後反革命之根株乃得永絕,中國乃能脫離次殖民地之地位,以造成自由獨立之國家也。
中國國民黨之最終目的在於三民主義,本黨之職任即為實行主義而奮鬥.故敢謹告於國民及友軍曰,吾人顛覆軍閥之後,必將要求現時必滯之朽種具體條件之實現,以為實行最終目的三民主義之初步。此次爆發之國內戰爭,本黨因反對軍閥時參加之,其職任首在戰勝之後,以革命政府之權力掃蕩反革命之惡勢力,使人民得解放而謀自治;尤在對外代表國家利益,要求從新審訂一切不平等之條約,即取消此等條約中所定之一切特權,而重訂雙方平等互尊主權之條約,以消滅帝國主義在中國之勢力。蓋必先令中國出此不平等之國際地位,然後下列之具體目的方有實現之可能也。
(—)中國蹈於國際平等地位以後,國民經濟及一切生產力方得充分發展。
(二)實業之發展,使農村經濟得以改良,而勞動農民之生計有改善之可能。
(三)生產力之充分發展,使工人階級之生活狀況,得因其團結力之增長而有改善之機會。
(四)農工業之發達,使人民之購買力增加,商業始有繁盛之動機。
(五)文化及教育等問越,至此方不落於空談。彼經濟之發展使知識能力之需要日增,而國家富力之增殖,可使文化事業及教育之經費易於籌措;一切知識階級之失學問題,失業問題,方有解抉之端緒。
(六)中國之法律,更因不平等條約之廢除,而能普及於全國領土,實行於一切租界,然後陰謀破壞之反革命勢力無所憑藉。
凡此一切,當能造成鞏固之經濟基礎,以統一全國,實現真正之民權制度,以謀平民民眾之幸福。故國民處此戰爭之時,尤宜急起而反抗軍閥,求此最少限度之政綱實現,以為實行三民主義之第一步。
十三年九月十八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