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往事:周大偉隨筆集(北京往事(周大偉所著書籍))

北京往事:周大偉隨筆集(周大偉所著書籍)

北京往事(周大偉所著書籍)一般指本詞條

《北京往事:周大偉隨筆集》收集了作者周大偉近兩年來的隨筆作品,它們是作者這些年裡日積月累的思考記錄。作者希望通過這些文字,包括對那些人物和故事的敘述,可以幫助人們在傳統文明和現代世界秩序的縫隙中,看到中國自身法律在價值、制度以及技術層面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基本介紹

  • 書名:北京往事:周大偉隨筆集
  • 出版社:山東人民
  • 頁數:214頁
  • ISBN:9787209044448
  • 作者:周大偉
  • 出版日期:2008年4月1日
  • 開本:16
  • 品牌:山東人民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相信,《北京往事:周大偉隨筆集》總有一些往事能把你打動。
毛澤東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接見的第一批外賓是誰?尼克森對北京的訪問如何打亂了一個普通的家庭的生活?王明居然擔任過新中國的第一任“立法大臣”?王朔在當兵時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一樁樁往事,由周大偉給你娓娓道來。

作者簡介

周大偉,江蘇無錫人,旅美法律學者。先後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法律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和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院,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曾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任教。曾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契約法》、《專利法》等重要法律法規的起草王作。現在中國和美國兩地從事投資顧問業務和法學教研工作。
現為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中美戰略合作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環球時報·瑞致增刊》主編。

圖書目錄

1976:朱莉婭·尼克森的北京往事
走近中國:美國總統的奧德賽
皇帝的新衣:來自北京老胡同的弔詭
誰是佟柔?
樂觀與悲觀之間:陳凱歌、黃健中遭遇法門
1945~1950:新中國建國前後擔任過“立法大臣”的王明
經濟法:一道困擾中國法學界的難題
1985~1987:《技術契約法》制定中的懸念種種
土地徵收和房屋拆遷中的司法原則和判例——來自美國的經驗和中國的實踐
從海濱公園裡私家別墅想到的法律問題
我的戰友王朔:一個人和一個時代的故事
學院、醫院和法院:現代聖殿中的未竟之業

文摘

1976:朱莉婭·尼克森的北京往事
塵封的章節:朱莉婭·尼克森的訪華回憶錄
1976年1月1日的《人民日報》頭版被兩件大事覆蓋了:一是首次發表了毛澤東在1965年寫的兩首詩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和《念奴嬌·鳥兒問答》),二是毛澤東在中南海自己的書房裡接見了美國前總統尼克森的女兒朱莉婭·尼克森·艾森豪和她的丈夫戴維·艾森豪(美國前總統艾森豪的孫子)。朱莉婭·尼克森夫婦幸運地成為毛澤東在生命最後一年裡接見的第一批外國客人。中國官方為此拍攝了彩色紀錄片。美國的主要電視廣播網也很快報導了這一訊息。會見的第二天,新華社向駐京外國人發布了英文電訊稿。法新社記者喬治·柏安尼當即評論稱,作為非官方人士,朱莉婭·尼克森夫婦在中國獲得了驚人的和前所未有的款待。
朱莉婭·尼克森後來對這次中國之行有何感想?作為一個以作家、編輯和家庭主婦為職業的名門之女,她是否撰寫了關於中國之旅的回憶錄?這是經歷了那個年代的不少人可能關心的問題。
2005年夏天,我在美國北加州的一個名叫Burlingame的普通社區公共圖書館裡,意外發現了一本1977年由紐約Simon and Schuster出版公司出版的朱莉婭·尼克森·艾森豪個人回憶錄:Special People(書名可譯為《非凡的人們》)。圖書歸類為“20世紀:回憶錄”(Biography-20th century)。全書內容包括了朱莉婭對自己會見過的各國政要和名人的回憶和評論。

序言

周君大偉,一個挺普通的名字,後來大概是為了在外國生活的方便,他又取了個諧音的英文名字——David(大衛),也挺普通的。不過,兩個普通的名字能夠自然地合為一體,這偶然中也就體現出幾許特別。或許,這種特別就應該使他的名字顛倒——從“大偉”變成“偉大”?我想,現在還難下定論。不過,他在這本隨筆集中確實談及了一些堪稱“偉大”的人物,而該書的書名也著實勾起我心底的一些“北京往事”。
大偉君是我讀研究生時的同窗。那時的中國人民大學還沒有法學院,只有法律系,研究生教育也遠遠不如現在的規模。我們那一屆碩士研究生只有22人,而且幾乎90%都是男生。在這班同學中,大偉君似乎從很多角度來看都屬於“中間分子”。首先,他的年齡居中。我們班裡有些學生已過而立之年且已為人父母,一入學就被同窗尊為“老”;有些學生則二十出頭,剛開始涉足戀愛生活,自然被同窗稱為“小”;大偉君既不適於稱“老”也不適於稱“小”,只能稱“大”,因此倒保留了自身的名號。其次,他的身材居中。在我們班的同學中,他算不上人高馬大,但也算不得身材矮小,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那一類。再次,他的口才居中。我們班裡有幾位口才極佳語速極快的“侃爺”,也有幾位不善言辭十分內秀的書生。大偉君平時的言語不是很多,語速也不是很快,但是決非沉默寡言之人,而且言談中往往會流露出幾分狡黠的幽默。他看上去有些文質彬彬,但骨子裡並不是特別有書生氣的人。最後,他的運動習性居中。由於研究生各有自己的專業領域,所以體育活動便成為聯繫大家生活的重要紐帶。我們班很有幾位熱愛體育運動的人——包括本人,足球籃球排球樣樣“精通”,但是也有篤信“君子動口不動手”之原則而從不參與體育運動的人。大偉君既不屬於前者也不屬於後者,偶爾也會在排球場或足球場上看到他的身影。總之,在我的印象中,他不是一個極端或偏激的人,而是一個可上可下能左能右的人。至於學業方面,雖然我們的研究領域不同,但是我感覺他很有才華很有思想,而且知識豐富見多識廣,日後定能成為大有造詣的學者。
當時,我們班的男生都住在人大校園東南角的“東風樓”二層的東頭。那是一個屬於我們班的相對獨立的空間,因此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在每天的大多數時間裡,這條走廊都是非常安靜的。除上課與運動之外,多數同學會到圖書館或閱覽室去看書,少數同學習慣在宿舍里自習。但是每到晚上11點鐘的時候,走廊里便逐漸活躍起來。外出學習的人相繼歸來,留守自習的人也紛紛出屋。大家或舉著一杯清茶,或端著一盆冒著熱氣的速食麵,站在走廊里談論著各種嚴肅或不嚴肅、專業或不專業的話題。有人給這項活動起了個十分雅致的名稱一“午夜走廊沙龍”,儘管大家的穿著都很不雅——多數人只穿背心褲衩,有人甚至光著脊樑。“沙龍”結束之後,有的人便上床睡覺了,有的人還會利用夜深人靜之際再苦讀一段時間。
逢年過節的時候,或者遇到特別事件的時候,我們就會在這節走廊的西端掛上窗簾,再把各自房間裡的書桌搬出來擺成一條長案,形成一個狹長的“餐廳”。然後用大家湊起來的“閒錢”買些菜食和裝在暖水瓶中的散裝啤酒,聚會共餐。當然,那三位稀罕的女生也是座上嘉賓。席間,我們會找出各種名目進行飲酒對抗賽或擂台賽,如“南北大戰”(以走廊為界)、“三刑戰兩法”(刑法刑訴刑偵對抗法理和憲法)、“人大還是法大”(人大畢業的學生挑戰法大畢業的學生)等,經常會戰得人仰馬翻天昏地暗。記得有一次過年,時任法律系主任的高銘暄教授還親臨我們的“酒宴”,坐在走廊里接受大家的敬酒並送給我們一些誠摯的教誨。順便說一句,大偉君的酒量在我們班也屬於中等水平。
畢業那年,因為法律系需要教師,所以我們班的絕大多數都留校任教了。雖然這些年“走失”了將近一半,但是留守至今的仍然不少,如法理的朱力宇和張曙光、憲法的胡錦光、刑法的黃京平、經濟法的王欣新、訴訟法的陳衛東和劉剛,當然還有我。大偉君當時也留校了,但是沒有留在法律系,而是留在法學所,主要從事研究工作。後來,我們相繼去了美國。不過,我在美國西北大學法學院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之後,就回國繼續教書,而大偉君則留在了美國。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我一直沒有見到他,只聽說他在美國經商,而且已經相當“發達”。我的心中不免有些遺憾,因為我覺得像他這樣有才華的人不應該離開法律人的隊伍,不應該放棄法學專業。再後來,他又回到了北京,準確地說是把主要的工作時間和空間定位在北京,於是我們又有了見面的機會,大多是在老同學聚會的餐桌旁。
大約是在2004年的冬天,由於我在為山東人民出版社主編《法學家茶座》,就約他在閒暇時寫一些法學的雜文或隨筆。我本以為他會忙於商務而無此閒情逸緻,但是沒過多久,我就收到了他給《法學家茶座》寫的第一篇文章——《從海濱公園裡私家別墅想到的法律問題》,發表在2005年7月出版的第8輯《法學家茶座》上。從那以後,我便不斷地收到他寫的文章,並相繼發表在《法學家茶座》上。我漸漸發現,大偉君在步人商界這么多年之後,仍然在心底保留丁關於法律的思考,而且有心地積累了許多頗有價值的寫作素材。我覺得,他還是一個法律人——至少是半個!
為此,我誠摯地向讀者推薦大偉君的這本既有情趣也有思想的隨筆集。在這裡,我也套用他的戰友王朔的一句名言——在這本書里,一半是商界的海水,一半是法學的火焰!那么,最後究竟是海水熄滅了火焰還是火焰燒乾了海水?請讀者自己到書中去尋找答案。
何家弘
於北京世紀城痴醒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