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學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學創建於1947年6月19日,前身系北京私立惜陰中學。初建時校址在和平門外西琉璃廠八角琉璃井3號,占地6.25畝。創辦人王耀庭為惜陰中學第一任校長,由當時的社會名流和軍政要員,醫學科學專家組成了校董事會,確立了“救濟失學青年,普及中等教育”的辦學宗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學
  • 創辦時間:1947年6月19日
  • 創辦人:王耀庭
  • 辦學性質:公辦中學
  • 現任領導:校長陳利華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
歷史沿革,發展現狀,學校榮譽,發展規劃,

歷史沿革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學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學
1949年1月31日北平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惜陰中學,成立了新一屆董事會,推舉張長序為第二任惜陰中學校長。1952年9月23日,北京市政府將惜陰中學收編為國有市立中學,並頒名為“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學”,當時的彭真市長親自任命張長序為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學校長。
當年的四十三中學辦學條件很艱苦,三幢平房教室,一座二層小樓,樓上是辦公室,樓下是教室,中間是一塊小操場。然而在黨的領導下全體師生員工,艱苦奮鬥,白手起家,同心同德,共建家園,學校得到了發展,教育教學質量飛速提高。
1956年7月初三年級8個班340名學生參加全市統考數學平均成績92.6分,名列全市第一,為此四十三中學數學教研組受到全市的通報嘉獎。楊開英(楊開慧烈士之堂妹)為該校教導主任。
1959年首屆高中畢業生高考成績位居全市第14位,100%通過一級勞衛制。
1960年四十三中學被評為“北京市紅旗單位”,萬德琦老師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校長張世齡應邀參加了國慶招待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北京日報》以“教育躍進之花——北京四十三中在成長”為題對四十三中學的辦學成績進行了專題報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廣大教師繼承和發揚了四十三中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工作不斷進取,1978年被確定為北京市田徑、籃球傳統校。
從1979年開始,學校首先抓國中工作,健全教學過程管理,穩定提高質量,從1982年至今,國中中考成績始終保持了同類學校先進水平,不少學科成績超過了一些市、區重點學校。1983年校長梁心彝在北京市校長會上介紹“我們是怎樣抓好國中工作的”,並刊登在當年的《北京教育雜誌》上;1984年我校代表北京市唯一一所普通中學參加全國普教工作會議。1988年英語中考成績全區第一,俄語全市第一。在國中穩步發展的同時,1985年開始高考成績一直穩定在宣武區前幾名,超過一些區重點學校,升學率穩定在90%以上。
1987年被確定為全國德育大綱試點校,同年學校紅十字會被評為全國優秀紅十字會,94年被評為北京市紅十字會標兵校。
90年代,學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各項工作均走在各校前列;《北京電視台》《北京晚報》《北京教育電台》《光明日報》《北京青年報》先後報導學校德育特色、為貧困山區失學兒童、內蒙希望工程捐款、獻愛心、拾金不昧、主題教育等活動;91年市教育局授予我校“北京市‘四校’教育標兵校。93年3.4.北京日報《雷鋒精神永駐四十三中》為題,報導我校學雷鋒活動;我校被評為宣武區學雷鋒先進集體。
1994年4.7.北京電視台採訪楊福來校長,並在《七色光》欄目中播放學校辦學思想《堅持“四全”原則,全面貫徹方針,爭創一流水平,辦出普校特色》。
2001年4月被市區政府外事辦確定為“北京市重點對外參觀單位”。
2002年被宣武區政府定為“宣武區優質資源校”。

發展現狀

2003年7月,教育資源調整,北京市梁家園中學合入四十三中學。合併後的四十三中學坐落在宣武區古文化街琉璃廠附近,分南北兩址,占地面積1.7萬平方米。一座實驗樓,三座教學樓,一座辦公樓,總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一個塑膠操場,一個瀝青操場。
現任校長陳利華,書記楊洸;現有校級幹部4人,中層幹部6人。目前學校設有德育處、教學處、總務處、辦公室三處一室,是教研組、年級組雙軌制‘建制’,設有語文、數學、英語、文綜、理綜、體育、藝術、技術八個教研組,初一至高三6個年級組。共有27個教學班,在校學生約800人,教職工168人。
目前學校教學設備已經日臻完善,閉路電視、校園網、寬頻進入每一個教室,且教室內都裝備了多媒體投影教學設備。學校有現代化的理化生實驗室,計算機專用教室,學生閱覽室,多媒體教室,電視演播室,多功能廳,教師電子備課室、數字實驗室、通用技術專業教室等現代化教學設備。
四十三中學擁有一支勤奮敬業、業務精良、梯度合理的教師隊伍,嚴謹的校風建設、穩定優良的教育教學質量使得四十三中雖為普通校卻躋身於北京市百所名校的行列。目前學校的市、區、校骨幹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0%。多人、多次在全國、北京市、宣武區教學評優課、教學基本技能大賽中獲獎。其中七個教研組先後被評為市、區優秀教研組;有20位教師曾榮獲“紫禁杯優秀班主任”稱號,其中一人獲特等獎。
近年來學校一直在研究探索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市區班主任基本功大練兵、主題班隊會(年級會)的實踐考核、德育科研引領等形式有步驟推進著對年級組長和班主任的培訓。“志願奧運、服務奧運”的三年成為我們將奧運文明禮儀系列教育與學校養成教育優良傳統結合,從而彰顯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的新亮點。出色完成建國六十周年慶典背景表演任務再次成為歷練、打造學校強勁的德育隊伍,進一步繼承發揚德育優良傳統的重大驗證。
穩定優良的教學質量使得四十三中擁有較高的辦學效益,長期以來,學校中高考成績一直穩居區同類校前列,我們曾兩度培養出宣武區的中考狀元和一屆探花。近三年來考上市區重點高中率約35%,高考本科率約60%,上線率95%。四十三中優良的教育教學質量,良好的校風,受到全區的肯定,得到社會的認可。
學校堅持務本求實、研以致用的原則,明確了校本科研不能游離於課堂教學之外,要為課堂教學改革服務的主旨。針對現在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和厭學現象較普遍,學校引入教育部“十一五”規劃課題《學習型社會中友善用腦研究和實驗》,在國中進行試驗研究,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與積極性有了顯著變化,通過三年的試驗研究,教學質量有令人信服的提高。中央教育電視台也報導了我校友善用腦課題的實驗效果。
為了不斷更新教師教育觀念,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學校引入《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策略研究》,《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管理研究》,《高中女生學習物理的障礙及解決措施》等市區級課題。目前,各課題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且均取得一定成果。《提高中學生學習質量整體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研究成果,獲宣武區“十五”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並收錄《北京市宣武區“十五”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集》一書。
四十三中是北京市藝術特色學校,學校在國中開設了聲樂、管樂和藝術特長班,為學校的藝術特長培養奠定了基礎;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校園活躍著一支管樂團和我區唯一的“男子漢合唱團”,《中國軍魂》、《紅旗飄飄》等十餘首曲目,曾參加新年音樂會和學生藝術團專場演出,在全面發展的今天,學校每年都有自己的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美育奇葩正絢麗綻放。學校師生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已經成為學校對內凝聚人心、人氣的載體、對外彰顯學校的特色業績的重要視窗。
多年的辦學實踐形成了四十三中嚴格而又富有人情化的教育教學管理,科學而又嚴謹教風與學風,並形成了四十三中人“不甘人後、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勤奮睿智、不懈追求的拼搏精神;敬業愛崗、竭誠愛生的奉獻精神;嚴謹治學、務本求實的鑽研精神”的“四種精神”。這是四十三中人思想的基礎,是四十三中立校之本。
近年學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規劃實驗學校、中國和諧校園-信息化校園、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首都精神文明單位、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北京市共青團達標創優競賽五四紅旗團委、《友善用腦》課題研究優秀實驗校、首都先進少年軍校、北京市中國小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北京市特殊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北京市健康促進學校、北京市優秀教職工之家、先進黨支部等近三十多項榮譽稱號;學校堅持兩全的教學指導思想,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堅持教育、教學過程的規範管理,創設了教育、教學的良好氛圍,走上了嚴謹治學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辦學風格。
區政府已規劃三年內在現校址上重建一所占地面積20000多平方米,具有現代化教學設備,功能齊全的新四十三中學。

學校榮譽

從1979年——2003年學校獲得“全國紅十字先進集體”、“全國少年隊報金獎學校”等國家獎四項。
獲得“五講四美北京市文明單位”、“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北京市紅旗團委”等市級獎20項。
獲得“宣武區文明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宣武區行為規範達標校”、“宣武區先進黨支部”等區級獎91項。
2004年被中國教育協會,中國教育報命名為“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同年被授予“宣武區文明單位”“宣武區教育系統食品衛生安全先進單位”;
2004年、2005年學校共青團委兩次被授予“宣武區五四紅旗團委”學校教工團支部兩次被授予“宣武區五四紅旗團支部”。
2005年被評為“宣武區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同年被評為“首都文明單位”。

發展規劃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學發展規劃(討論稿)
一、基本情況分析
1.自然情況: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學占地面積17000平方米,有教職工211人,專任教師148人,其中高級教師38人,一級教師69人,初級教師50人;有48個教學班,學生總數近2000人。
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辦學條件有了明顯地改善,有教學樓三座,教學實驗樓一座,辦公樓一座,裝備多媒體教室三個,語音教室兩個,學生機房兩個,電子閱覽室一個,配套較為齊全的理、化、生實驗室各三個,校史展覽室一個,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勞技教室和心理諮詢教室各兩個,以及教師閱覽室和學生閱覽室,現有圖書約5.1萬冊。
近年來學校曾獲得市、區:“市首都精神文明單位”,“市先進黨支部”,“市紅旗團委”,少年軍校和營養餐市級先進單位等;二十二項榮獲稱號。
學校現任校級幹部5人,平均年齡44.8歲,中層幹部8人平均年齡47.8歲。設有政教處、教學處、總務處和校長辦公室三處一室。目前學校是教研組、年級組雙軌建制,設有語文、數學、外語、物理、生化、史地政、體音美、電教8個教研組,14位教研組長,從初一到高三有七位年級組長。
2.辦學的優勢與不足
辦學優勢:
(1)五十六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與文化底蘊
a辦學實踐中形成的“四種精神”,特別是“不甘人後,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是四十三中人團結拼搏的不竭動力;
b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團隊精神精神與集體凝聚力;
c四十三中的輝煌歷史與突出業績鼓舞四十三中人為申辦“示範高中校”而不懈努力;
d多年來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與良好校風以及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
(2)有一支年齡梯度合理,教育教學經驗豐富,團結敬業,廉潔勤政,能於吃苦,敢於負責,密切聯繫民眾的幹部隊伍。
(3)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勇於探索,樂於奉獻特別能戰鬥的骨幹教師隊伍。
(4)有一支年富力強,甘於奉獻,並且有一定教育經驗的班主任隊伍和年級組長隊伍。
(5)青年教師觀念較新,上進心強。相當一部分同志有一定的潛質,可塑性強。
(6)近年來,教育教學設施有了較大改善,能基本上滿足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套用(電力增容、電子閱覽室、機房、區域網路、語音教室、多媒體教室,以及專業教室的裝備)。
(7)多年來穩定的教育教學質量,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和較強的辦學基礎。
存在的不足:
(1)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有待挖掘、提高,教科研沒有形成氣候。
(2)教師的綜合指導能力有待提高,從學科單一到綜合指導需加強學習與培訓,特別是面對新課程,尤顯力不從心。
(3)教育教學尚不能形成四十三中的特色,辦學特色需著力挖掘與培養,這是生存與發展的基礎。
(4)教學觀念相對陳舊、教學方法相對單一、教學手段仍顯落後,相當一部分教師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仍是滯礙學校發展的主要因素。
(5)學校場地小,校舍緊張,也是滯礙“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得以實施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辦學思路與管理理念
1.辦學思想:
樹立“人本位”的理念,為人的素質全面提升服務,關愛每一位學生,使他們在學習期間都得到全面發展;關心每一位教師,使他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都獲得成功;尊重每一位家長,使他們對學校工作都能夠滿意。
2.學校定位:
四十三中已是我區一所“優質資源”校,既要承擔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優秀人才的任務,又要承擔培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需的合格畢業生的任務。教育教學質量都要躋身我區重點校和高中示範校行列,努力申辦“市級高中示範校”。
3.管理理念:
管理不僅僅是一種“控制”,更重要的是一種文化,一種服務,管理方略應有利於將辦學思想轉化為辦學行為。
實施“制度與情感二維動態管理”的模式。制度管理是依法治理,他起到定向的作用,是一種行為法規;情感管理是以德治理,他是一種氛圍,起到自覺約束的作用。所謂“動態”是指管理活動中,兩個維度的權重,因時而異,因勢而異,因人而異。情感與制度共同營造四十三中人的四種精神,即:進取精神、拼搏精神、鑽研精神、奉獻精神;共同培育四十三中人的四種意識,即:創新意識、憂患意識、創一流意識、和主人翁意識。
三、五年發展目標
1.三支隊伍建設:
(1)五年內建成一支年齡梯度合理,精通業務,管理能力強,教育觀念新,廉潔勤政,團結協作,密切聯繫民眾的幹部隊伍。
一年內形成崇尚師德,廉潔勤政,團結協作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
兩年內具備精通業務,善於管理,能於協調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能力;
五年內建成適應現代教育需要的高素質、高威望的幹部隊伍。
(2)五年內建成一支師德高尚,觀念前衛,掌握現代化教育手段,專業知識紮實,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學生滿意的教師隊伍。
五年以內全校1/5教師躋身區級“1—4—1工程”骨幹教師行列,1/10的教師成長為區學科帶頭人行列或學科把關教師;力爭培養出市、區的“名教師”。
(3)建成一支敬業愛崗,服務意識強,一專多能,辦事高效,師生滿意的員工隊伍。
2.形成一套適應辦學思想的管理模式,建設順應學校發展的管理體制,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使管理更趨於科學化、人文化,真正實現管理的控制功能,服務功能,文化功能。
3.建設與現代化教育配套的教學設施。五年內數位化、多媒體設備進入教室,初步實現網路教學與遠程教學的能力,同時逐步改善教師的辦公條件。
4.抓住我區教育資源調整的契機,力爭區政府和教委的支持,建成標準運動場和高標準的專業教室,從根本上解決我校辦學條件。
5.創設科研的氛圍,搭設教科研的平台,以教科研為依託,提高教師素質,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成立教科室,建立獎勵機制,兩年內使參與校區課題的教師人數達到1/3,五年內承擔國家級課題,使參與教科研人數達到3/4以上。
四、實現目標的措施
1.隊伍建設
(1)加大青年幹部的培養力度,在工作實踐中,著力發現—培養—鍛鍊—使用年輕幹部,五年內將幹部平均年齡降至45歲以下,“發現”要摒棄求全責備,“鍛鍊”要用其長,容其短,“使用”要揚其長,避其短。
(2)加大考核力度,引進選拔機制,根據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兩年內實現幹部的崗位考核與竟聘上崗。
(3)落實“中心組學習”制度,開展幹部的校本培訓,加強政治、業務學習,借鑑兄弟學校的管理經驗,努力提高管理能力,特別是創造性開展工作的能力,同時要加強廉潔奉公的教育,做到警鐘長鳴,為此要堅持民主生活會制度,努力建成幹部隊伍的堅持原則、團結協作、廉潔勤政、不斷創新的良好風氣與工作氛圍。
(4)以課程改革為載體,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使教師在觀念的更新、方法的創新、成果的出新的同時提升自我,充分抓住我校作為新課程實施試點校的機會,出經驗,出成果,出人才,出名師。
(5)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在廣大教職工中開展弘揚崇尚師德的教育,堅持每年三月五日的“師德標兵表彰會”。在評優、晉級、評先中實行師德一票否決的原則。
(6)落實每兩年一屆的德育研討會和教學研討會,根據形勢的需要與學校實際確定中心議題。組織優秀論文的評選,加強研討,使每一次研討會都做到有目標、有準備、有成果,有指導意義和推廣價值。
(7)加大教師教育教學效果的評價力度,兩年內完善評價方案,(另作為一個校本科研的課題)確定評價程式,使評價與評優、晉級、評先、獎勵工資掛鈎,引進用人的競爭機制,激活用人管理體制,逐步實施高職低聘和低職高聘。
(8)著力抓好“英才工程”,努力落實“一年入門,三年過關,五年成骨幹,十年出成果”的培養目標,通過校本培訓、考察參觀、專家講座、學術交流等活動,促成目標的落實。
2.轉變管理理念,改革管理體制,強化激勵機制,完善制度建設。
(1)不斷完善崗位職責與規章制定,以適應不斷發展的教育形勢的需要,同時也體現我們對管理理念的理解。
(2)實施層級管理,明確責任目標,實行責任追究,以期樹立責任意識,發揮各個層面的積極性,使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得以落實。
(3)全面深刻地理解“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體現管理是一種服務,一種文化,。
(4)強化管理中的激勵機制,不但要注重物質激勵,即有明確的獎勵條例,關心職工的福利待遇;同時注重精神激勵,重視目標激勵,個人成長目標與學校總體目標的一致性,它不但是一種價值取向,也是一種凝聚的載體,信任的激勵,他體現對人的尊重與誠懇,用其長避其短,重其能容其過;肯定激勵,樹立我們隊伍自己的榜樣,對教職工的每一點進步都能發現並加以肯定,使工作中做出成績的同志得到應有的尊重。
(5)建立“校長開放日”制度,接待社會、家長教職工的來訪,廣泛聽取對學校工作的意見。
4.教學管理突出實事求是、嚴謹務實。
(1)落實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明確教學質量的基本目標(普通校第一)和較高目標(重點校水平)。
(2)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完善評價指標,拓寬評價渠道,堅持“評教評學”的定性與定量的兩個渠道,問卷與座談的兩種形式,並儘可能地徵求家長的意見。
(3)堅持實事求是,嚴謹務實的管理原則,摒棄事倍功半、形式主義的框框,各項管理目標分層次要求,不搞一刀切,重視過程,重視提高,做到兩個有利於,即: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利於教師個人的發展。
(4)堅持以必修課為主的原則,努力使必修課體現“研究性”原則,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完成必修課的基本任務,即:提高基本覺悟,掌握基礎知識,發展基本能力,促進身心健康,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健體。
(5)全面考核教師工作的五項指標
a常規:教學常規完成情況,即教師的盡職狀況。
b提高:任教班級在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以及年級排位在中考、高考、畢業會考、市區統考的提高幅度。
c負擔:學生的負擔狀況。
d反映:評教評學的學生評價,家長反映。
e成果:教學改革成果,教科研成果,指導學生特長發展的成果。
4.德育管理注重實效性,突出針對性,力爭前瞻性,把工作做到學生心裡,使其內心深處發生變化。
(1)德育工作要“低進入,高標準,嚴要求”,克服好高騖遠、程式化、模式化的做法,從學生的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做起,從愛自己,愛父母,做起,逐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加強德育科研隊伍的建設,指導實施德育科研,通過專家講座,參觀學習,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提高德育科研的自覺性,主動性,五年內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出教育經驗,出教育精英,出教育成果。
(3)樹立創新意識,摒棄墨守成規,提倡創造性地工作,提倡借鑑外來經驗,反對機械模仿。
(4)建立學生教育檔案,跟蹤學生的教育效果,從“學困生”開始,逐漸積累教育經驗。提倡班主任寫教育札記,積累教育案例,為教育科研提供鮮活的素材。
(5)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發揮主渠道的作用,健康課要增加心理健康的教學內容,發揮心理諮詢室的作用。前者面對整體教育,體現普遍規律,後者面對個別指導,體現特殊疏導,兩個渠道有機結合。
5.嚴格財務制度,強化財產管理,為學校的發展提供物質保證。
(1)認真、嚴格落實學校的財務管理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實“三重一大”制度,確保有限資金的有效使用。
(2)建立自查、年審制度,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解決在校內。
(3)努力增收節支,反對鋪張浪費,節水、節電,節約開支。
(4)挖掘一切潛力,開闢多種渠道,爭取市區財政部門和市區教委的支持,擴大辦學規模,改善辦學條件,最佳化辦學環境。
6.安全是實現學校工作目標的基本保證
(1)主要領導親自抓,層級管理,分兵把守,群防群治,增強責任意識,層層簽定責任書。
(2)實施責任追究制度,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負總責,保衛幹部負主要責任,處室主任、教研組長、年級組長負具體責任,誰的問題誰負直接責任。
(3)建立監察、排查制度,建立突發事件的緊急預案,以防止或減少直接損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