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河道規劃設計導則

《北京市河道規劃設計導則》由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印發,提出本市河道建設理念和規劃設計策略,推動實現“體現大國首都特色的安全開放之河、適應北方氣候特點的生態健康之河、傳承古都歷史文脈的文化魅力之河、增進人民生活福祉的宜居活力之河和展現現代城市文明的智慧創新之河”五大目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市河道規劃設計導則
  • 印發時間:2022年3月
發展歷史,內容解讀,

發展歷史

2022年3月,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印發《北京市河道規劃設計導則》。

內容解讀

分區引導轉變規劃設計理念
兩山聚水、五河貫都、三環營城、多枝成網——北京城的歷史水系始建於金,完善於元,經明清刻意經營達到鼎盛,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城市水系。市規自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經歷了安全保障、水質改善等階段,如今本市對於河道和濱水空間的規劃設計思路發生了明顯轉變,由“水岸割裂”轉向“水城共融”,更注重複合功能、整體設計、協同建設和水陸統籌。
《導則》構建了19項規劃設計策略和67條具體設計要點的導引體系,按照不同結構和功能分區管控引導。以功能分區為例,《導則》將全市主要河湖水系劃分為平原建設區、平原非建設區和山區。其中,平原建設區的河道重點加強河道與濱水區域功能聯繫,適量布置公共服務設施,讓濱水公共空間承載更多功能;平原非建設區的河道應通過河流水系、道路廊道、城市綠道等綠廊綠帶相連線,注重野趣和原生態,塑造自然生態型河道;山區河道則應保護天然形成的河道生態本底,控制水土流失、涵養水源。
《導則》還根據河段所在區位、兩側濱河空間功能、河道資源特色,將河道劃分為歷史風貌型河道、公共活力型河道、自然生態型河道和一般型河道四種類型。“可以說,在建設理念的導向上,更突出舒朗通透的首都特色,更注重傳承古都歷史文化,更推崇自然生態永續利用,更強調促進水城共融。”該負責人表示。
打通斷點推動濱水空間開放共享
漫步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沿線綠樹成蔭,夜景絢爛多彩,河道空間與周邊商業業態“無縫銜接”,吸引市民熱情前往。在“政府主導,社會共建”的新模式下,沿線企業積極配合騰退沿線空間,將面向亮馬河一側的空間視線打開,既帶來水綠相融的美景,也為商圈增添人氣和活力。構建全民共享的公共濱水空間,是《導則》提出的重要策略之一。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