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信息交換與網路安全實驗室隸屬於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旨在深入研究現代信息科學與網路安全領域中關鍵問題的共性及根本成因,探索系統化解決多源異構信息交換問題與網路安全問題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架構和新套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大學信息交換與網路安全實驗室
- 所屬地區:北京
北京大學信息交換與網路安全實驗室隸屬於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旨在深入研究現代信息科學與網路安全領域中關鍵問題的共性及根本成因,探索系統化解決多源異構信息交換問題與網路安全問題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架構和新套用。
北京大學信息交換與網路安全實驗室隸屬於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旨在深入研究現代信息科學與網路安全領域中關鍵問題的共性及根本成因,探索系統化解決多源異構信息交換問題與網路安全問題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架構和新套用。創辦...
北京大學網路與信息安全實驗室(中關村開放實驗室)依託北大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信息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是北大承擔網路與信息安全前沿技術研究、科研成果轉化的核心力量。科研成就 北京大學網路與信息安全實驗室擁有一支70餘人的科研團隊。實驗室主任鄒維研究員,是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先進技術研究院信息安全...
劉晶晶 趙雯雯 耿引弟 白昱陽 陳秋心 胡 璇 張 雋 瞿學鴻 科研中心 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創意產業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網際網路發展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數字媒體實驗室 北京大學信息交換與網路安全實驗室 北京大學輿情管理與產業情報聯合實驗室 北京大學新意互動網際網路戰略實驗室 ...
北京大學國家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研究院 北京大學國家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研究院是北京大學下屬的研究院,由中植集團和北京大學合作建立。
北京大學網路空間安全研究院 北京大學網路空間安全研究院是一個組織機構。
同時,計算機學院還包含有“視頻與視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實驗室,以及多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涵蓋了國內計算機專業最全面的研究方向。在計算機理論、系統軟體與軟體工程、知識工程、程式設計語言、信息安全、計算機圖形學、人機互動與虛擬現實、資料庫與信息系統、計算機網路、計算語言學、...
計算中心下設網路室、管理信息系統室、運行室、微機教學實驗室和辦公室。1993年學校在管理信息系統室的基礎上成立了北京大學管理信息中心,1995年學校在網路室的基礎上成立了北京大學網路中心,均掛靠在計算中心,計算中心是計算中心、網路中心和管理信息中心三位一體的教學輔助單位。承擔職責 2009年,計算中心承擔的主要...
北京八分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由阮安邦先生創辦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在深入研究可信計算技術的基礎上,開發出八分量持續免疫系統、八分量可信數據服務平台等多個系列產品,在銀行、公安和產業鏈等各種場景,獲得了廣泛套用。不僅在國內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建立聯合實驗室,還在國際上與牛津大學共建了金融大數據與數字...
設有通信與信息系統和密碼學兩個國家重點學科(均為國務院批准的首批碩士點、博士點)和3個國家特色專業。在近十年的連續三輪教育部學科評估中,“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均位列全國第二名。建有綜合業務網理論及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無線網路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學院情況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是中國...
研究室參加建設的科研基地包括:軟體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網路與軟體安全保障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大數據研究院、上海2025大數據研究中心、北京大學IBM大數據分析技術研究中心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現代服務研究中心、嵌入式系統研究中心、數位化技術研究室、信息系統研究室基礎之上組建成立。研究中心的主題...
1956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員、石家莊農業現代化研究所所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我國地理水文研究領域的倡導者與開拓者。發展了地理方向的水文和水資源學,在水循環、產流模式、水文實驗、農業水文、森林水文、全球變化的環境水文等方面均有建樹,將水文學的地球物理、工程方向與農田...
1997.1-2000.5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博士學位,研究方向:寬頻交換理論及晶片設計;1986.9-1989.7清華大學碩士;1981.9-1986.7清華大學 學士;工作經歷 2003.12-今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學院教授,博導,先進網路技術實驗室主任,深圳市雲計算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通信系統及積體電路教學研究;2002.5-2003.11 ...
那么,在不宜進行網路布線的場館該如何聯網呢?在教室、實驗室等場合如何突破網路節點限制,現多人同時上網呢?這些傳統有線校園網的“網路盲點”問題,與師生員工“隨時隨地獲取信息”的新需求之間的矛盾如今將可以通過無線網路技術輕鬆解決。概述 無線網路技術的概述 無線網路技術涵蓋的範圍很廣,既包括允許用戶建立遠...
Living Lab(生活實驗室、體驗實驗區)、Fab Lab(個人製造實驗室、創客)、AIP(“三驗”套用創新園區)、Wiki(維基模式)、Prosumer(產消者)、Crowdsourcing(眾包)等典型創新2.0模式不斷湧現,推動了創新2.0時代智慧城市新形態。 網際網路+智慧城市 上海市浦東新區經信委副主任張愛平認為創新2.0時代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徵是“...
市場與網路經濟研究中心 數字金融研究中心 瑞意高等研究所 全球女性領導力研究中心 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 國家發展研究院能源安全與國家發展研究中心 講座會議 CMRC中國經濟觀察 “CCER中國經濟觀察”季度研討會是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簡稱CCER)2005年初啟動的一個長期工作項目。它的目標是利用CCER研究...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教育部高等學校信息安全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編寫的《信息安全類專業指導性專業規範》(第三次徵求意見稿),同時,以網路安全技術技能訓練為目標確定了具有典型性的技能實驗、案例分析、練習測試等項目,較好地處理了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係;力求做到:教學內容任務化,教學方法案例化、實戰化...
本書概念清晰、層次分明、邏輯性強、面向套用、實驗豐富,在強調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還給出了各種網路安全技術和使用方法。每章都附有典型例題和習題,有利於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簡稱網路安全技術,指致力於解決諸如如何有效進行介入控制,以及如何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的技術手段,主要包括物理安全...
《計算機網路安全案例教程》注重實用性,實例豐富典型,實驗內容和案例融合在課程內容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很好地結合起來, 最後一章的“實驗指導及綜合實訓”注重培養實踐操作能力,並作為全書內容的一個綜合實訓。圖書目錄 第1章計算機網路安全概述 1.1信息安全簡介 1.1.1信息安全的發展歷程 1.1.2信息安全的3...
BDWin、中文之星、RichWin等著名中文平台的一手締造者;先後創辦了新天地信息技術研究所、四通利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新浪網、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曾領導新浪成為全球最大中文門戶並在NASDAQ成功上市。2013年創建北京易連憶生科技有限公司(校內外),整合先進技術與優質教育資源,以“助力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為目標,...
《網路安全基礎教程》是2006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艇。內容簡介 在計算機網路發展過程中,網路安全技術是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和研究領域。本書對於網路安全基礎、網路安全技術、作業系統的安全性等進行了較全面的介紹,並以任務驅動的方式,介紹網路安全工具的使用,使學生能夠對...
先後擔任名古屋大學訪問學者,山西財經大學、江南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常熟理工學院、福建理工大學、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晉城學院等多所大學的專職、客座或兼職教授,北京大學博雅方略城市發展與信息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出版社總編顧問,太原高新技術區IT研究院實驗室主任,山西省緊缺人才專家委員會...
目前,由中心研發並投入運行的校級信息化套用系統近百個,包括學校信息門戶、電子身份管理與認證、許可權管理、數據交換等平台系統,以及辦公自動化、網路教學、教務管理、科研管理、學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實驗室管理等多個重要套用系統。計算中心的信息化建設在清華大學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高素質人才以及建設...
參加網際網路大會理事會 方濱興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郵電大學校長方濱興 參加移動商務套用實驗室正式啟動儀式 郭大成書記授予方濱興院士教授證書 方濱興會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阿爾費羅夫 1978年3月,方濱興進入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與套用專業學習 [5]。 1982年1月,方濱興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獲得學士學位,並考上清華大學計算...
先是在北京建立了網路技術實驗室,它是思科全球三個大型實驗室之一,也是亞洲最大的網路技術實驗室;隨後又投資數百萬美元在北京建立技術支持中心,它是思科系統公司全球四大技術支持中心之一;針對中國網路套用的熱點需求,思科公司還先後建立了“最後一公里”接入技術實驗室、IP語音技術實驗室和電 信技術實驗室等。
鄔江興於2017年出版了《網路空間擬態防禦導論》專著,2023年出版了《內生安全賦能網路彈性工程》專著。人才培養 團隊建設 截至2007年11月,鄔江興所帶領的團隊,先後承擔中國國家和軍隊重大、重點課題近百項,其團隊湧現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信息技術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季新生;中國國家科技進步...
蔣俏蕾:《中國青少年的網路沉迷研究:特徵表現、風險因素與干預策略》,人民出版社,2017年。陳昌鳳,蔣俏蕾(主編).《智慧型與科技傳播研究前沿》,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2年.學術兼職 清華大學科技倫理委員會人文社會與工程委員會委員 清華大學計算社會科學與國家治理實驗室“計算傳播與智慧型媒體”主題實驗室副主任 Techno...
鄧中翰,男,漢族,1968年9月5日出生於江蘇南京,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第八屆中國科協副主席 [34],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35-36],數字多媒體晶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星微集團創建人兼首席科學家,微電子學、大規模積體電路設計技術專家。 [1]。 [2] 1992年...
1998年09月 思科系統(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並在北京建立了網路技術實驗室。1998年06月 思科系統公司總裁兼執行長約翰·錢伯斯先生首次以思科CEO身份訪問中國大陸,並在清華大學做主題演講。1994年08月 思科系統公司北京辦事處成立,隨後在上海(1995年9月)、廣州(1996年3月)和成都(1996年5月)設立...
1970年,在長沙工學院和國防科技大學任教,先後聘為講師(1978年)、副教授(1982年)、教授(1986年)、博士生指導教師(1990年)。1979年—1983年,擔任教研室副主任。1983年,擔任教研室主任。1987年—1989年,擔任計算機研究所副總工程師。1989年,擔任計算機研究所總工程師。1994年,擔任研究生院副院長。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