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什庫教堂(北京北堂)

西什庫教堂

北京北堂一般指本詞條

西什庫教堂,原稱救世主堂,又稱北堂,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什庫大街33號。原址在中海西岸紫光閣以西,建成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因地處蠶池口,故俗稱蠶池口教堂。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遷至西什庫,1985年恢復開堂。曾經長期作為天主教北京教區的主教座堂,是北京較大、較古老的教堂之一。

西什庫教堂建築面積約2200平方米,主體建築為一座三層哥德式建築,頂端共由11座尖塔構成,建築平面呈十字形。堂正門兩旁,有中國式建築碑亭兩座,亭內分別立清光緒十四年(1889年)天主教堂遷建諭旨碑和滿漢文天主堂碑。

1984年5月24日,西什庫教堂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西什庫教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什庫教堂
  • 地理位置:北京市西城區西什庫大街33號
  • 所處時代:清朝
  • 保護級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批准編號:6-878-5-005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大堂,碑亭,主教府,歷史文化,四大天主堂,活動,文物價值,文物保護,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路線,

歷史沿革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法國耶穌傳教士在西安門內蠶池口修建救世主堂。
西什庫教堂
1871年約翰·湯姆遜拍攝的蠶池口教堂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救世主堂擴建並開堂。
清道光七年(1827年),救世主堂被清政府拆除,並沒收全部教產。
清同治元年(1862年),救世主堂建育嬰堂(仁慈堂孤兒院)。
清同治四年(1866年),救世主堂在原址復建。
清光緒四年(1878年),救世主堂建印書館、圖書館。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 ,慈禧太后以救世主堂臨近三海在鐘樓頂可窺見御園為由,令拆除遷建。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清政府撥銀擇西什庫地8.09萬平方米建西什庫教堂。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西什庫教堂建成。同年,義和團焚燒西什庫教堂。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西什庫重修,並加高。
1958年,“獻堂獻廟”運動中,西什庫教堂被上繳國家,教堂收藏的教會藏書和文獻,被運出教堂移交北京圖書館收藏。
1985年,西什庫教堂重修,退還北京天主教會。同年12月24日,舉行開堂聖典,恢復宗教活動。
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西什庫教堂全面修繕。
2018年8月11日,西什庫教堂重新恢復使用。

建築格局

西什庫教堂建築面積約2200平方米,主體建築為一座三層哥德式建築,頂端共由11座尖塔構成,建築平面呈十字形。堂前有月台,三面有漢白玉石欄桿,堂正面上鑲漢白玉石一方,鐫刻著耶穌善牧聖像。堂正門兩旁,有中國式建築碑亭兩座,亭內分別立清光緒十四年(1889年)天主教堂遷建諭旨碑和滿漢文天主堂碑。南側建有唱經樓。現由北京市天主教愛國會使用。

主要建築

大堂

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狀,建築面積約2200平方米,高16.5米,鐘樓塔尖高約31米。堂內有明柱三十六根,柱頂俱鏤菘菜葉形,柱高4丈9尺。大堂北側有正祭台和配台,後為苦難堂,苦難堂西牆上鑲有樊國梁墓碑。大堂正門內建有唱經樓。
西什庫教堂
西什庫教堂主教座堂

碑亭

西什庫教堂正門兩旁,有中國式建築碑亭兩座,亭內分別立清光緒十四年(1889年)天主教堂遷建諭旨碑和滿漢文天主堂碑。
西什庫教堂
西什庫教堂碑亭

主教府

主教府,即西什庫教堂西跨院,占地面積10544平方米,建築面積6556平方米。建築風格為近現代中式建築,是由四進大院組成的建築群。
西什庫教堂(北京北堂)
主教府

歷史文化

四大天主堂

北京四大天主教教堂分別是北堂(西什庫教堂)、南堂(宣武門教堂)、西堂(西直門教堂)和東堂(王府井教堂)。西什庫教堂曾經長期作為天主教北京教區的主教座堂,是北京較大、較古老的教堂之一。

活動

1918年11月13日,西什庫教堂舉辦慶祝一戰勝利的活動,時任北洋政府外交總長陸徵祥、參議院院長梁士詒等人與各國公使參會。

文物價值

西什庫教堂曾經長期作為天主教北京教區的主教座堂,是北京較大、較古老的教堂之一。

文物保護

1984年5月24日,西什庫教堂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5月25日,西什庫教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西什庫教堂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什庫大街33號。
西什庫天主教堂

交通路線

北京市內乘坐14、42、55、68、128、612路公車,在北京三十九中學站下車前往。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距離西什庫教堂約3.3千米,駕車約13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