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北京仁山武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 總部地點:北京
- 成立時間:1993年
- 公司性質: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簡介,公司架構,發展模式,核心思想,榮譽獎項,媒體關注,發展歷程,
公司簡介
北京仁山武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在湖南省仁山青少年武術俱樂部,湖南省仁山文武影視學校的基礎上建立的一所融武術培訓、競賽交流、體育用品經營為一體的綜合性武術文化發展機構。
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來,由董事長游罡華首創的“仁山武術教育模式”開闢了武術進校園的先河,培養了一大批文武雙全的人才,其中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高等學府培養了百餘名高材生,為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培養了1500人。
公司架構
董事長:游罡華
發展模式
仁山武術教育發展模式實際上就是按照組合、整合、融合的“三合”思維運作的。
所謂“組合”,即北京仁山武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湖南省仁山青少年武術俱樂部、各優秀學校,這三者相組合。仁山武術公司負責運營,仁山青少年武術俱樂部負責在學校武術教育,各個學校有優質的生源和訓練場地,這三個單位的組合,公司有運作模式,俱樂部有培訓資質,學校有場地和學生的優勢。
所謂“整合”,就是不同主體之間的合作方式,它不改變每個主體的獨立性和平等關係,按照優勢互利、優勢對接的原則,把資源整合在一起。仁山武術致力於走進校園,利用學校的場地和設施,利用俱樂部的專業教練員資源,以及在訓練和經驗方面的優勢,全面普及武術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所謂“融合”,主要是政府政策、學生家長呼聲、學校教學方針與仁山武術教學理念的融合。近年來,仁山青少年武術俱樂部不斷創新改革,在各校中開展不同特色的武術教學活動,通過吸引學業優秀的學生習武,培養文武雙全的學員,然後帶動武術在中國小校園的推廣,弘揚中華武術文化。
核心思想
“有形教育,無形激發”仁山武術教育發展模式實際上就是按照組合、整合、融合的“三合”思維運作的。經過近20年的探索,公司逐步總結出“仁山武術教育模式”,具體方法是:吸納中華武術思想精髓,融合眾多武術門派的教學方法和現代武術教育的科學理論,又結合當代青少年的成長特點和規律,以人為本,因材施教,與時俱進,對特定的人群設計特定的教學方案,達到教學之間完美結合,這種沒有門派之見、學術之爭的教學設計,達到以點帶面,以有形為無形的教育目的。實現從“招進來”向“師駐點”的模式轉變;從“雙差生”向“優秀生”的對象轉變;從“要我練”向“我要練”的思想轉變;從“一堂課”向“一秒鐘”的效果轉變;從“找出路”向“綜合型”的發展轉變。它的形態自由,沒有門派約束與限制,廣納眾長,收發自如;它融合了中西技法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發展規律;教給習武者的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思想與生活哲學,是對武術教育現代化的一種實踐。
榮譽獎項
董事長游罡華也被評為“中國優秀武術教育家”,校長游亮東評為“中國民辦學校優秀校長”。在參加國家、省、市級武術比賽中共獲金牌88枚,銀牌79枚,銅牌76枚,特別是2002年在湖南省“九運會”中榮獲五金四銀兩銅的優異成績,並奪得團體總分第一名,2003年、2004年連續兩年又穩居全省第一。
媒體關注
新華網《“武術進校園”在湖南——社會資源急先鋒》
新華網《“武術進校園”在湖南——我為武術狂》
新華網《“武術進校園”在湖南----“全民皆武”路在何方》
人民日報《為武術進校園叫好》
中國經濟網《記現代化武術教育的一朵奇葩——仁山教育品牌》
中國體育報《中央媒體赴湘採訪“武術進校園”》
中國體育報《赴湖南看功夫婷評議——武術進校園傳遞正能量》
中國體育報《“武術進校園”注重文武雙全》
中國教育報《如何讓武術真正走進校園?》
湖南新聞網《湖南“武術進校園”引關注》
湖南日報《武術如何紮根校園》
湖南日報《一次意外引發的武術熱》
湖南日報《推動校園武術熱架起中外“彩虹橋”》
湖南日報《千年底蘊與百年名校的交融》
湖南日報《武術是一種無聲的國際語言》
湖南日報《人人練就“武之魂”》
湖南日報《“小輪子”推動“大輪子”來自湖南省仁山青少年武術俱樂部的報導》
湖南日報《探索推廣校園武術活動中央媒體記者在湘進行集中採訪》
湖南日報《做完廣播操再做武術操》
湖南體育《中央媒體將赴湘集體採訪“武術進校園”活動》
湖南體育《湖南“武術進校園”活動引中央媒體關注》
湖南體育《中央媒體赴湘觀摩採訪“武術進校園”活動圓滿結束》
湖南日報《游罡華:對中國武術現代化的戰略思考》
湖南日報《將武術種子撒播校園》
湖南日報《高材生青睞武術》
發展歷程
1993年,湖南省益陽市仁山文武影視學校成立。
2003年起,仁山武術開始試點進校園
2008年3月,湖南省仁山青少年武術俱樂部經湖南省體育局批准成立。
2010年,北京仁山武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首都北京成立
2014年5月,湖南省仁山青少年武術俱樂部被批准為中國武術培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