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常綠
小喬木,高約3—3.5米。枝條粗壯斜生,幼枝被濃密柔毛,並有微小針刺。葉互生;葉柄的葉翼倒心臟形;有毛,主脈及葉翼邊緣尤多;葉片長橢圓形,長8—13厘米,寬3—6厘米,先端渾圓或微凹入,基部圓鈍,邊緣淺波狀,兩面主脈上均有柔毛;葉質肥厚柔軟。花極香,單生或腋生花序;萼4淺裂;花瓣白色,矩圓形;雄蕊20—25;子房圓形,花柱柱狀,柱頭極大。果實圓形或略扁,一般高10—15厘米,寬11—13厘米,檸檬黃色,油室大而明顯,幼果密被白色絨毛;果頂圓鈍,頂端內凹,果蒂四周略有棱起;果皮不易剝離,厚約2厘米;瓤囊16瓣,中心柱充實,果肉淺黃色,汁胞長大似紡錘形,味被酸。種子80粒以上,扁圓形,合點淺紫色。花期3月。果期8—9月。
藥用價值
化橘紅作藥用相傳發現於南朝·宋時,自古以來就有“南方人參”之稱和“一片值一金”的說法。
明朝
李時珍《
本草綱目》中記載:“橘紅佳品,其瓤內有紅白之分,利氣、化痰、止咳功倍於它藥…其功效愈陳愈良。”
清朝《本草綱目拾遺》載:“橘紅治痰症,消油膩、消食、醒酒、寬中、解蟹毒。”光緒十四年彭以孫著的《化州志》載曰,“化州橘紅,治痰如神,每片真者值一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0年版):“化橘紅辛、苦、溫、歸肺脾經,具散寒、燥濕、利氣、消痰功能,用於風寒咳嗽,喉癢痰多、食積傷酒、嘔惡痞悶。”
現代醫學證明,化橘紅主要成份“二氫黃酮”與“柚皮苷”(C27H32O14)含量極高,而且還含“類素互呔”等有效成分,不僅止咳化痰的功效神奇,更為可貴的是對人體心腦血管健康、美容、解毒的功能神奇突顯,保健醫療效果獨佳。歷代本草多有記載,同時也被歷代醫家認可和推崇。
區分鑑別
橘紅與化橘紅的區別:
一是性狀和有效成份。
(1)橘紅:形狀呈不規則長條或不整齊薄片狀,表面黃棕或橙紅色,有光澤,密布油點,氣味芳香,味微苦而後覺麻舌。主要有效成份含橙皮甙。
(2)化橘紅:形狀多呈對摺的五角、六角或七角星形,外皮黃或黃綠色,密布毛茸,有皺紋及小凹點,氣微香,味道苦。主要含柚皮甙。
二是功能。兩者味皆苦、辛,性溫。但橘紅理氣寬中,燥濕化痰,用於緩解咳嗽痰多及食積不化等症而無熱象者;化橘紅化痰理氣,
健脾消食,用於緩解胸中痰滯,咳嗽氣喘等症。
產地環境
化橘紅具有的品質特色取決於化州市內特定的土壤條件和氣候環境。化州市位於廣東省西部,東經110°20'~110°45',北緯21°29'~22°13',全市面積2324.5平方公里,為近海低丘陵山區,其中山地占51%,丘陵占39%,谷地和平原10%。該市東北有雲開山脈作屏障,西有天堂嶂以擋烈金之氣,南面相臨南海,中有滔滔羅江貫穿南北,有效地調節著全市的氣候。
化州市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熱量豐富,平均氣溫21℃,全年光照達2500小時以上,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900毫米,土地肥沃,原始植被屬自然生態群落亞熱帶山地磚紅壤,發育於石、砂頁岩。化州市種植化橘紅的土壤屬偏酸性赤紅土壤,pH在5.5-6.5之間,土壤結構良好,有機質≥2%,富含礞脫石、Mn、Mg、Fe、Ti等微量元素,山地土壤淋溶作用較為強烈,地理環境條件優越。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加上悠久種植形成的科學栽培技術,使化橘紅具有藥物有效成分高、止咳化痰等獨特的功效。對化橘紅的品質特色,前人也認為除了它本身的藥物成分和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外,更主要是化州市部分地區的土質所致,故州志記載:“化州城內寶山及署內有礞石土質”“礞石能化痰,橘紅得礞石之氣,故化痰力更勝。”因此,化橘紅的品質,功效都強於異地產的任何橘紅。
歷史淵源
化橘紅的藥用價值據說是北宋時,著名史學家
范祖禹首先發現的,他是四川華陽人,他精通史事,曾協同司馬光撰修《
資治通鑑》。後因為官剛直不阿,冒死直諫,得罪奸臣,被貶為武安軍節度副使,並流放賓、水、河三州。元符元年(1098年)被貶化州。由於長途跋涉,加之被貶心情鬱悶,途中患了嚴重咳嗽症,整日氣喘咳嗽不止,他到化州後,住州署蘇澤堂。一天早上梳洗完畢,習慣把泡好茶用完,便到署內空地漫步散心,不知為何,他覺得這天身體特別舒坦,半個月後,咳嗽基本痊癒,用餐亦覺胃口大開,他感到奇怪,便問隨從李賓,得知州署有一石龍井,這段時間,李賓從這口井取水泡茶的。於是范公親自到井邊考察,只見井中飄浮著許多小白花,取井水細加品味,頓覺有股奇異芳香。抬頭看,只見井旁有兩棵似橙似柚的樹正盛開著白花。他想,井中白花是樹上掉下的,李賓用井水泡茶,致使我身體好轉的,於是他從井中取回水,又摘了些小花泡茶品飲。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他的氣喘、咳嗽症全好了。為了更清楚了解這種樹的名稱、功用,范公訪問了州地鄉民,查閱不少有關南方植物類書籍和對此樹作了仔細研究,終於弄清了這是化州橘紅樹。而後,范公又將橘紅花、果送給一些咳嗽、水土不適的人泡茶服用,收到了化痰止咳,健胃行氣功效,而流傳民間。
到明末清初,橘紅藥用效果傳入宮廷列為御用藥物,其時,橘紅從開花到結果,官府派兵守護,親信親點果數,逐一編號,且有脫落,須拿到官府註銷。然後每年收穫季節按例上貢朝廷。這就是化橘紅成為貢品的歷史記載。
生產情況
2016年,化州市已建成河西、官橋、林塵、平定等化橘紅專業鎮9個,1000畝以上高標準生產示範基地5個。化橘紅種植面積從2012的3萬多畝發展到2016年的7萬多畝,種植化橘紅的民眾達20多萬人。有加工化橘紅產品的大小企業65家,其中藥字號4家,食字號10家,生產的化橘紅產品系列品種20多個,產值超4億多元。
截至2017年,化州全市已建成化橘紅專業鎮9個,千畝以上高標準生產示範區5個,種源復壯育苗基地25個,總種植面積達7萬多畝;從事化橘紅種植、加工、銷售的企業達250多家,年產值20多億元。
產品榮譽
2006年,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化州橘紅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09年,化州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中國化橘紅之鄉”稱號。
2012年,化州化橘紅中藥文化獲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2年,化橘紅被收入了《美國藥典》。
2015年,“化橘紅”、“化州橘紅”的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批准註冊。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化橘紅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廣東省化州市人民政府《關於要求劃定化橘紅產地範圍的函》(化府函[2006]25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廣東省化州市河西街道、石灣街道、新安鎮、官橋鎮、中垌鎮、麗崗鎮、林塵鎮、江湖鎮、合江鎮、那務鎮、平定鎮、文樓鎮、播揚鎮、寶圩鎮14個鎮、街道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Tomentosa’。
二、立地條件
選擇陽光、水源充足,坡度在25°以下,土壤為含礞石的赤紅壤,土層深厚,pH值在4.5至6.0之間,土壤結構良好,有機質≥2%。
三、栽培
1. 育苗:採取壓條育苗、嫁接育苗及實生育苗。壓條育苗選擇化州柚母樹的健壯枝條進行壓條培育,壓條時間為2月至4月和7月至8月。
2. 種植密度:春季或秋季栽植,種植規格為每公頃330株以下。
3. 幼齡樹管理: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早生快長,進行幼樹整形時,除整形所必要修剪的枝條外,一般只疏剪交叉重疊枝、病蟲枝、短截生長旺盛徒長枝和直立霸王枝。
4. 結果樹管理:
(1)施肥管理:每生產100千克鮮果需純氮2.4千克至7.0千克,五氧化二磷1.2千克至3.0千克,氧化鉀3.0千克至5.6千克,全年施肥分花前肥、壯果肥、促梢肥。
(2)花果疏理:花果疏理包括控梢促花、疏花、疏果三方面。
(3)防治病蟲害:以加強栽培管理、冬季清園及生物防治為主。
四、採收
在幼果時採收。採收時間在5月初至6月中旬。
五、加工
1. 化橘紅珠(胎果)的加工:將化橘紅鮮果(幼果)經沸水湯漂後烘乾或直接高溫烘乾,烘乾溫度為80℃至90℃(下同)。
2. 化橘紅片(皮)的加工:化橘紅鮮果經沸水湯漂或高溫烘斷青變軟,再用切刀在化橘紅果頂端開刀,往下行半徑切至3/4收刀,共切5刀或7刀,削去果內瓤,烘乾。
經加工處理的產品包裝銷售或貯存。
六、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果皮表面黃綠色或青褐色,密布茸毛,有小油室,氣味芳香,味苦、微辛;
2. 理化指標:總黃酮含量≥5.50%,柚皮苷含量≥5.00%,野漆樹苷含量≥0.20%,揮髮油含量≥0.50%。
專用標誌使用
化橘紅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化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