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政郡,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置,屬夏州,為夏州治所。治所在岩綠縣(今陝西靖邊縣北白城子,即赫連氏統萬城),西魏文帝大統十二年(546)改為弘化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化政郡
- 地理位置:今陝西靖邊縣北白城子
- 所處時代:北魏(487年)~西魏(546年)
化政郡,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置,屬夏州,為夏州治所。治所在岩綠縣(今陝西靖邊縣北白城子,即赫連氏統萬城),西魏文帝大統十二年(546)改為弘化郡。
弘化郡,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第一次置 西魏改化政郡置,治岩綠縣(今陝西靖邊縣東北白城子)。隋開皇三年(583年)廢。第二次置 隋大業三年(607年)改慶州置,治合水縣(今甘肅慶城縣)。轄境相當今甘肅省合水、慶陽、華池、環縣及...
西魏文帝大統十二年(546),化政郡改稱弘化郡,縣置仍循北魏舊制。北周初,撤革融縣,轄地併入弘化郡岩綠縣(治所在今橫山縣)。保定三年(563),增設銀州(治所在今橫山黨岔)開光郡、開光縣(治所同在今榆陽區安崖蘆家鋪)...
北境屬夏州化政郡。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今區境屬西魏夏州化政郡。 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西魏被北周取代,今區境屬北周夏州弘化郡。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境內屬其管轄。文帝開皇七年(587年),置...
西魏大統十二年(公元546年),增設長州及大安郡,同時把化政郡改稱弘化郡。廢帝元年(公元552年),撒銷朔方郡,另設綏州及安寧、安政、撫寧三郡。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增設銀州及中鄉郡。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因避...
在今準格爾旗黃河沿岸一帶建立朔州,在今鄂托克前旗一帶建立西安郡。以統萬鎮為中心設夏州,夏州下轄化政郡,該郡下轄革融縣、岩綠縣;熙部下轄山鹿縣、新囶縣;金明郡下轄永豐縣、啟寧縣、廣洛縣;代名郡下轄呼酋縣、渠搜縣;靈州轄今...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統萬鎮為夏州,境屬化政郡岩綠縣(治所今旗境內)。 西魏時期,屬夏州弘化郡(治所今烏審旗境內)。 北周時期,屬夏州歸真郡。 隋朝時期,置朔方郡岩綠縣(治所今旗納林河鄉境內)。 唐朝時期,置夏州(治所舊...
東晉、十六國,先後屬前秦、後趙、後秦上郡。晉安帝義熙三年(407),匈奴貴族赫連勃勃破鮮卑、薛乾等部,稱天王建大夏(十六國之一,或稱五胡夏,定都統萬城),歸夏。南北朝,屬北魏夏州(治所統萬城)化政郡岩綠縣(址原統萬城,...
太和十一年(487),本境屬化政郡革融縣。神龜元年(518),本境屬大斌縣(在今子洲)。西魏廢帝元年(552)改屬安政郡撫寧縣。北周保定三年(563)正月,在乞銀城設定銀州,本境長期隸屬銀州。因此,後人又稱米脂為古銀州。隋代,...
太和十一年(487年),改置夏州,縣域分屬化政郡、闡熙郡,其西部屬山鹿縣。 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東部設寧朔縣(治所在今楊橋畔),屬弘化郡轄。 隋 開皇元年(581年),撤弘化郡復設夏州。 開皇三年(583年),改夏州為朔方郡,撤山鹿...
北魏始光四年(427年),今區境復魏。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北魏置夏州,今區歸北魏統轄。北境屬夏州化政郡。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今區境屬西魏夏州化政郡。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西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