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屬宜春縣信義鄉。
1949年之前,屬宜春縣信義下鄉、宜春鎮等,後分屬信義鄉、新建公社、宜春鎮、渥江公社、春台鄉、秀江街道等。
1986年5月,分別從春台鄉和秀江街道、靈泉街道劃出部分村和居民委員會組成化成街道。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6年5月,轄33居民委員會。
1996年12月,合併為新建、黃頗、灘下、化成共4居民委員會。
1997年7月,增設新苑居民委員會。
2003年4月,
官園街道林橋村劃入並改設為林橋居民委員會。
2005年1月,黃頗、灘下、林橋居民委員會劃入
鳳凰街道;原宜春市森林公園管理處的袁河村、化成岩社區、江西軸承廠居民區劃入化成街道,並新設袁河、化成岩和江軸3社區居民委員會。
2011年末,轄有化成、新建、新苑、化成岩、袁河、江軸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下設32個居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化成街道轄6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化成社區化成路4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自然資源
2011年,化成街道有耕地面積430畝,林地面積1651畝。
人口
截至2010年末,東外街道總人口為30764人。
截至2011年末,化成街道轄區總人口3.85萬人,其中常住人口30350人。另有流動人口8150人。總人口中,男性17325人,占45%;女性21175人,占55%;14歲以下8593人,占22.32%;15~64歲27104人,占70.40%;65歲以上2803人,占7.28%。總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0.27‰,人口死亡率5.87‰,人口自然增長率4.4‰。
經濟
綜述
2011年,化成街道財政總收入976萬元,比上年增長31%。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690萬元,增值稅146萬元,企業所得稅140萬元。
農業
2011年,化成街道以種植蔬菜為主。農業總產值全年達到1280萬元。蔬菜種植面積430畝,主要品種有白菜、辣椒、大蒜、茄子、黃瓜、紅薯等,總產量約526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38萬頭,家禽年飼養量2.84萬羽。畜牧業總產值75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9%。
工業
化成街道以食品加工、建築材料、電子產品、機械製造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3.82億元。
商貿
截至2011年末,化成街道有商業網點356個。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4272萬元,比上年增加25%。
金融業
2011年,化成街道轄區內有多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化成街道有幼稚園3所,國小3所,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3所;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化成街道有街道文化站1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6個,各類圖書室6個,藏書30餘萬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化成社區的腰鼓隊、秧歌隊和化成岩社區的舞龍燈及“宜春三寶”之一的脫胎漆器製作。
醫療衛生
醫療衛生2011年末,化成街道有醫療衛生機構2個,門診部(所)15個;病床160張,每千人擁有床位4.5張。專業衛生人員360人,其中執業醫師32人,執業助理醫師96人註冊護士12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860人,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化成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47戶,人數1224人,醫療救助15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04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50戶,人數380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05人。社區服務設施6個,社區服務站6個,街道便民服務中心1個。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1724人,參保率75%新增就業人員680人,有252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54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56人,全年共幫助8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1人就業。
交通
化成街道境內有宜春北路等道路過境。
歷史文化
化成街道因境內名勝化成岩而得名。
化成街道民間藝術有化成社區的腰鼓隊、秧歌隊和化成岩社區的舞龍燈及“宜春三寶”之一的脫胎漆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