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該鄉1945年解放,1956年實現農業合作化,1958年由李家庵、散岔、頭馬營、化北屯、北屯、寧化、蒯屯關、虸蚄廟、壩門口等九個管理區聯合成立化北屯人民鄉,鄉駐地化北屯村,時所轄寧化公社全境。1962年12月分為化北屯、寧化兩個公社。1984年1月改為化北屯、寧化鄉人民政府。1987年,全鄉總面積110平方千米,人口6714人,居民均為漢族,轄有14個生產大隊,34個自然村。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298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54元。境內西北部山區,由管涔山系的紅梁岩,鐵蘆溝山,貓道岩組成,山巒重疊,地形複雜,溝谷交錯。自然地貌可概括為“一川二河五條溝”:一川即汾河川,經大場、頭馬營、化北屯、北屯、山寨、蒯屯關、寧化、南屯、壩門口10個行政村總長15千米。二河指汾河、洪河從境內穿過。洪河從趙家溝入流,經牛心會等六村,匯入汾河。汾河水南下鄰縣靜樂,流經本社境內5千米,冬春水縮,夏秋水漲,遇旱似溪,暴雨涌濤。正常年可澆地2500餘畝。五溝即崔家溝、散岔、小廖溝、支家溝和後黑豆溝。本鄉氣候溫和、平均氣溫6.2℃,最高氣溫33.6℃,最低氣溫26.9℃。平均降水量440mn,平均風速3.2m∕s。晝夜溫差大,全年無霜期120天左右。現轄51個村民委員會,總戶數4332戶。2000年10月合併寧化鄉稱化北屯鄉人民政府後,總面積159平方千米,耕地面積4879公頃,總戶數3141戶,總人口12363人,非農業人口300人,行政村數54個。其中農村總戶數3596戶,農村人口13328人。
地理概況
寧武縣轄鄉。1958年屬化北屯公社,1984年建鄉。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城43公里。面積110平方公里,人口0.7萬。至靜樂公路過境。轄張家半溝、化北屯、鐵蘆溝、丁家溝、李家山、支家溝、峁上、菜地溝、梁家山、梁家溝、大北溝、劉家屯、孫家溝、水南溝、下小廖溝、上小廖溝、郝家溝、陳家莊、劉家背、西羊溝、張家莊、後黑豆溝、前黑豆溝、大廖溝、大寨、大場、陳家半溝、崔家溝、正兆溝、李家庵、散岔、北屯、山寨、頭子營34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採煤、制磚。農業以種植
莜麥、土豆、豌豆、胡麻為主。林業主要有
黃松、
落葉松。
化北屯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8013 |
男 | 4652 |
女 | 3361 |
家庭戶戶數 | 2003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7433 |
家庭戶男 | 4088 |
家庭戶女 | 3345 |
0-14歲(總) | 2022 |
0-14歲男 | 1048 |
0-14歲女 | 974 |
15-64歲(總) | 5423 |
15-64歲男 | 3317 |
15-64歲女 | 2106 |
65歲及以上(總) | 568 |
65歲及以上男 | 287 |
65歲及以上女 | 281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6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