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天白

包天白(1901—1986年),名貞孚,字天白,號曼郎,福建上杭縣人,民國時期上海名醫,州醫藥專門學校首屆畢業生,曾執教於上海中醫專門學校、中國醫學院,並任上海市國醫公會執委。曾任上海中國醫學院院長秘書、上海新中國醫學院教務長。1976年,受聘為台北中醫學院教授,並任系主任。同時,協助創建醫學院,任副院長。中國港澳台地區乃至日本的不少名家,皆出其門下。

基本介紹

  • 全名:包天白
  • :天白
  • :曼郎
  • 出生日期:1901年
  • 逝世日期:1986年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軼事典故,親屬成員,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包天白幼即隨父包識生學醫,子承父業。1918年,包天白從江蘇公學中學部畢業後,進入神州醫藥專門學校學習,成為該校首屆畢業生。畢業後,曾執教於上海中醫專門學校、中國醫學院,並任上海市國醫公會執委。1930年1月,任上海中國醫學院院長秘書。1936年,一代名醫朱南山出資創辦上海新中國醫學院,包天白任首期教務長,主講《傷寒論》《金匱要略》等課。他教課認真,對傷寒原條,特別是六經提綱,十分熟悉和重視,學生印象極為深刻,在以後診治病人時,常因而形成六經辯證的首選理念。
當時,包括中醫學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極大的衝擊。為了傳統醫學的傳承與發展,中醫教育從以師帶徒、家傳世襲的方式,逐漸轉向了以學校式教育為主、師徒授受方式互為補充的新模式。中醫界為謀求中醫教育的改進和創新,將規範課程設定、統一教材編寫等作為中醫教育重點,編寫了許多教材。這段時期,包天白除了參編其父親的《包氏醫宗》外,還先後參與中國醫學院的證象學、傷寒、瘟病、生理學、解剖學、病理學等14門課程講義和新中國醫學院醫經、內經、醫學史、通論等25門課程的編寫,為推動中醫學教育事業,培養造就中醫後繼人才不遺餘力,作出了重大貢獻。
1938—1939年間,包天白在上海創辦“新中醫研究社”,其夫人朱志成(上海人,擅長婦科)也在該校擔任藥物學教師。1943年,他們夫婦一起復轉執教於上海中國醫學院。
在滬期間,他們一邊教學、一邊行醫。臨證時,包天白擅用經方卻不泥於常法,常以“法外法”治療疑難雜症,藥簡效宏,立起沉疴。當年,上海神州中醫院遇到一個特別怪的病例。這個病人耳朵一聽到聲音就會有回音,醫治多年無效。包天白聽聞後,另闢蹊徑。他找了一本藥書,對病人說:“把這本書從頭到尾認真讀一遍,讀到哪種藥耳朵沒有回音,你就告訴我。”病人將信將疑,捧起藥書從頭開始一字不漏大聲讀起來,讀到其中一味藥名時,耳朵竟然沒有回音。病人興奮地告訴包天白。包天白就以此味藥為君藥辨證施治,不久即愈。
1946年,包天白挈眷回到家鄉,居於上杭縣城,一度在稔田和省立中學(今上杭一中)任教,空暇懸壺救世,並採集民間秘方和青草藥方。解放初期,舉家移居香港,創辦“香港中醫專科學校”,為港、澳、台培養中醫人才。1950年,在國民黨元老陳立夫的力邀下赴台灣,繼續行醫濟世。1976年,受聘為台北中醫學院教授,並任系主任。同時,協助創建醫學院,任副院長。中國港澳台地區乃至日本的不少名家,皆出其門下。
1986年,晚年猶有還鄉之志的包天白,不顧家人反對,義無反顧踏上返鄉旅途,經香港時因心臟病猝發去世。

個人作品

包天白“學力深、經驗富”,一生勤於學術,著作頗豐,有《基本診斷》《湯頭歌訣》《家用醫方五百條》《實用醫方集成》《最新考正經脈經穴掛圖》等存世。他的文學功底亦深,曾任上海《工商新聞》主筆、華社出版部主任,以曼郎筆名發表諸多作品,有古體詩詞作品《天白詩詞選》刊存於世,上杭琴崗詩社曾節選收入《琴崗詩詞》。

軼事典故

在上杭縣有一個以名門姓氏為名的小自然村——包屋。包屋雖然只有幾十戶人家,但歷來崇文重教,英才輩出,名人名家代不乏人。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耕心堂”包育華、包識生、包天白祖孫三人。他們謹記“勤耕心田、多多種德”祖訓,子承父缽、接續相傳,一生懸壺濟世,以精湛醫術治病救人,受人景仰,流芳後世。包育華“性嗜學、精醫理”,善治奇難雜症,被稱為“神醫”“近世傷寒大家”,與楊士瀛、蘇頌、宋慈、陳修園等一同位列福建歷史上十大名醫;包識生“宗仲景、尚經方”,是民國時期海派名中醫、海派中醫傷寒名家,一生致力於中醫學教育,為近代中醫教育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事跡載入《中醫大辭典·醫史分冊》;包天白“精研醫理、見病知原”,醫德高尚、醫術高超,是民國時期上海百名名醫,與父一道推動中醫學教育事業,培養造就了一大批中醫後繼人才。

親屬成員

祖父:包育華,福建歷史上十大名醫之一
父親:包識生,民國時期海派名中醫、海派中醫傷寒名家
夫人:朱志成,上海人,擅長婦科

人物評價

中醫名家程門雪贊其“秉趨庭之嚴訓,別具手眼,自有會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