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克球狀體是在1940年代被天文學家巴特·博克首度發現的,在1947年的一篇論文中,博克和E.F. Reilly假設這些雲氣很像是昆蟲的
繭,會經歷
重力崩塌後形成新的
恆星,也就是
恆星或
星團的誕生。這個假說很難在觀測上獲得證實,因為內部散發出來的
可見光被濃密的黑暗雲氣遮蔽掉而難以看見。1990年,分析在近
紅外線的觀測才證實了恆星在博克球狀體內誕生。進一步的觀測顯露出博克球狀體內嵌有熱源,有些是哈比—哈羅天體,和向外噴流的
分子氣體。
微米波
發射線的研究,也提供了落入的氣體吸積成
原恆星的證據。
博克球狀體依然是積極研究的主題,是在自然的
宇宙中所知最冷的對象(大約為8
K),她們的結構和
密度仍有許多神秘之處。能運用的方法,是依靠近紅外線
消光導出的柱密度和未來的恆星計數,以進一步的探測這些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