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服模式(persuasion pattern)是勸說的標準形式。霍夫蘭德及其領導的耶魯學派把勸說、服從看作信息傳遞的過程,重點分析通過各種傳媒改變人的態度過程中的傳播者、傳播過程、接受者及傳播情境四個方面。傳播者的個人特性:專家身份,指傳播者所受的教育、專業訓練和從事的社會職業,具有的專業身份;社會身份,指傳播者的社會地位、社會名望、知名度、年齡、經驗等;吸引力,指傳播者的人格特徵、儀表、體態以及言談舉止;相似性,指傳播者的身份、職業、態度與被勸說者相似、相近;可信賴性,傳播者被他人相信的程度。對勸說服從效果有極大影響。
傳播的信息呈現方式:單向、雙向傳播中,傳播者介紹自己肯定的觀點時,是否介紹自己觀點的不足、缺點或對立觀點的長處;首因效應、近因效應,信息呈現次序產生的不同心理效果;信息傳播的不同手段,如書信、交談、廣播、電視等及其組合方式。對勸服效果有一定影響。被說服者的狀況:原有態度及其特點;人格特點,如依賴性、自尊心等;信息加工方式,即頭腦中怎樣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有助於或妨礙勸說的進行。不同情境,如信息繁多、一致性不同,他人在場或其他信息同時呈現,信息重複等。也會影響勸說效果。綜合考慮這四個方面,可以達到傳播的最終目的,即使被勸說者接受所傳播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