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王亂匪辨

《勤王亂匪辨》是康有為所著作品,出自於《康有為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勤王亂匪辨
  • 作者:康有為
  • 作品出處:康有為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頃者京師破亡,聖輿出狩,東三省蹂躪,萬國紛紛調兵,蓋人人皆憂分亡矣。推原罪匙格想首,莫不知那拉之廢皇上,而端、慶、剛、榮諸賊有以亂政召侮也。《詩》云:赫赫宗周,褒姒滅之。蓋得罪宗廟社霸葛祖稷之賊,開塗炭人民之禍,所謂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者也。
中外各報,莫不明知之矣。皇夜兵上愛民如子,天下擁戴之,萬國願扶立之。此中外各報所詳知之矣。而今者空言議和,而武曌之臨朝如故,舊黨之柄政如故。是欲望皇上之復權、中國之保全,猶南轅而北轍、緣木而求魚也。然則方今之時,將願保全中國免為分亡之計,保全種族免為牛馬之憂,非用兵以為皇上不能復權,非用兵勤王必不能復權皇上而除諸舊黨也。
今天下人人之公言,人人之公心,殆未有不發憤者矣。若願以空言從事,既不假乎兵力,並不用乎勤王,不須周勃、張柬之之孤忠,不須晉、鄭之夾輔,不須徐敬業之發憤。然徒仰屋論說,我固日望皇上之復權,日望中國之保全也。此必不可得之數也。
夫以國土分亡、種族滅絕之創巨痛深,稍有知者,言念及此,能不愴惻?能不發憤?此真我四萬萬人破家捨身,同救君國之時也。痛殲賊黨,以為酷刪駝協皇上復權之計也。然將欲為保中國、救皇上之事,必當殲賊黨、去淫後。若殲賊黨槳提喇、去淫後,必當合大群,布密策,捨棄身命,破家捐財,布德善謀而後能為之。其或避懦畏葸,則雖有愛國之心,而不能達,其或勇猛忠義,則亦孤掌而難於獨鳴也。故天下士,多有發憤扼腕而悲君國者,而卒皆空言,而未嘗一見諸實事,是亦同於發憤亡國而已。
假如有人,舍家捐軀,發憤以救君國者,此非所謂絕世忠烈之士、而為我同胞四萬萬人所馨香而叩祝者耶?倘非賊黨,必無喪心昧良而攻毀之者。今大通之起,其檄文所布,豈非所謂保聖上復權者耶?豈非勤王之軍耶?唐才常之死,其自書所謂唐某救上不成而死,此非捐軀破家以救君國、絕世忠烈之士耶?張之洞等為那拉氏死黨元祝舟,甘從廢上之舉,以為保身家富貴之計。既騎虎難下,於是日暮途遠,不惜倒行而逆施之。渠之捕拿帝黨,蓋為那拉、端、榮諸人效忠,而務以廢皇上亡中國者,固不足責矣。若各報者,向來主持清議,思救中國,能辨帝黨、後黨之是非者也。今以唐才常等勤王之義,布謀甚深,聚黨之眾至十數萬,若不泄漏,其事可成,皇上可救,中國可全矣。今以救君之忠如彼,死事之烈如此,一舉不成,而各報乃從諸賊黨之稱,號之為匪,名之為亂,千篇同詞。淆惑視聽,變亂白黑。嗚呼!天下既無捨身救國之烈士,既有其人,舉國從而攻之,空口則自稱有愛國救主之心,攻之實事,則皆類於附賊黨逆而甘為廢上亡國之舉。首尾異議,清濁自反,何其異哉!
夫考報中旁見側出之言,豈不知唐才常等之誠為勤王乎?考其同事被殺之人,則皆出諸舉人、秀才之列,或皆出洋學生。林錫奎者,則張之洞侄婿之胞兄,而親家林觀察之子也。傅慈祥者,武昌親養之武備學生也。今拿辦之黨人,所謂中國之自立會長者,則前曾文正保奏使美之欽差大臣、而張之洞檄調之江蘇候補道容閎也。其他會中人為提鎮道府郎員大員,皆督撫子弟,翰林進士清班,及張之洞、劉坤一之僚屬將弁無算。試問此等豈為亂之人?唐才常等果何術以召之?豈皆非熱心救國,欲救上除賊以救國者乎?試考自古亂黨,自古亂匪,果有如此之士大夫否乎?此又不待辨而知其非也。況康有為凝付己潤首倡變法,助皇上之維新,親受密詔,開保皇之會,日以救上為事者乎?
徐敬業雖敗,古今無有不讚嘆其忠義者,無有隨武后而稱為亂匪者。今何以於徐敬業則稱之,於唐才常則攻之?於復權皇上保全中國,則日以空言望之,而於為復權皇上保全中國之實事,則以亂匪攻之?此真大惑而不解者也!
而原諸報之心,豈不明於是義哉。而所以仍稱之為匪者,有二故焉。其一漢、滬諸報恐被黨禍,故畏而不敢稱之。雖有漸言旁見,而不得不從官樣文書而亂言之。其一則絕無誠心,但每日剪報錄刻,未加校改而亦亂匪之。於是以諸報救君國、別是非之盛心,遂忽成為黨逆賊、攻忠義之異事。撰報者不出於此,其作始甚小,而流波甚大,則以顛倒是非而敗天下忠義士之心,絕人救君國之念,則其禍又烈於洪水猛獸矣。
敝報則頗知是非,頗持清議,極不欲視聽淆惑以失人心。然反視前期之報,亦間有匪字未盡刪去者。計各報亦與我同也。此事皇上之興廢在此,中國之存亡在此,萬代之是非在此。仆既不敢喪心昧良而顛倒是非,尤願同志諸報秉筆者,同憤忠義,同慎校錄,勿以成敗論事,勿亂是非而誤天下。積陰翳天,終不能久,必有豁然開朗之一日。我報主筆公論,今有當世,後有千秋,萬目睽睽,視我得失。若今以忠義為亂匪,則我諸報累年之激昂忠憤、圖救君國者,豈非自相反謬耶!嗚呼!盜憎主人,使我諸報甘從賊黨,甘亡中國,則以唐才常等為亂匪可也。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康有為出生於封建官僚家庭,光緒五年(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文化。光緒十四年(1888年),康有為再一次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藉機第一次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受阻未上達。光緒十七年(1891年)後在廣州設立萬木草堂,收徒講學。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馬關條約》簽訂,聯合1300多名舉人上萬言書,即“公車上書”。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開始進行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自稱持有皇帝的衣帶詔,組織保皇會,鼓吹開明專制,反對革命。辛亥革命後,作為保皇黨領袖,他反對共和制,一直謀劃溥儀復位。民國六年(1917年),康有為和張勛發動復辟,擁立溥儀登基,不久即在當時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的討伐下宣告失敗。康有為晚年始終宣稱忠於清朝,溥儀被馮玉祥逐出紫禁城後,他曾親往天津,到溥儀居住的靜園覲見探望。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於青島。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但後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他也是書法家,北京大學教授陳玉龍曾評價:“縱觀20世紀中國書壇,真正憑深厚書法功力勝出,達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數康有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幾人。”
徐敬業雖敗,古今無有不讚嘆其忠義者,無有隨武后而稱為亂匪者。今何以於徐敬業則稱之,於唐才常則攻之?於復權皇上保全中國,則日以空言望之,而於為復權皇上保全中國之實事,則以亂匪攻之?此真大惑而不解者也!
而原諸報之心,豈不明於是義哉。而所以仍稱之為匪者,有二故焉。其一漢、滬諸報恐被黨禍,故畏而不敢稱之。雖有漸言旁見,而不得不從官樣文書而亂言之。其一則絕無誠心,但每日剪報錄刻,未加校改而亦亂匪之。於是以諸報救君國、別是非之盛心,遂忽成為黨逆賊、攻忠義之異事。撰報者不出於此,其作始甚小,而流波甚大,則以顛倒是非而敗天下忠義士之心,絕人救君國之念,則其禍又烈於洪水猛獸矣。
敝報則頗知是非,頗持清議,極不欲視聽淆惑以失人心。然反視前期之報,亦間有匪字未盡刪去者。計各報亦與我同也。此事皇上之興廢在此,中國之存亡在此,萬代之是非在此。仆既不敢喪心昧良而顛倒是非,尤願同志諸報秉筆者,同憤忠義,同慎校錄,勿以成敗論事,勿亂是非而誤天下。積陰翳天,終不能久,必有豁然開朗之一日。我報主筆公論,今有當世,後有千秋,萬目睽睽,視我得失。若今以忠義為亂匪,則我諸報累年之激昂忠憤、圖救君國者,豈非自相反謬耶!嗚呼!盜憎主人,使我諸報甘從賊黨,甘亡中國,則以唐才常等為亂匪可也。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康有為出生於封建官僚家庭,光緒五年(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文化。光緒十四年(1888年),康有為再一次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藉機第一次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受阻未上達。光緒十七年(1891年)後在廣州設立萬木草堂,收徒講學。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馬關條約》簽訂,聯合1300多名舉人上萬言書,即“公車上書”。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開始進行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自稱持有皇帝的衣帶詔,組織保皇會,鼓吹開明專制,反對革命。辛亥革命後,作為保皇黨領袖,他反對共和制,一直謀劃溥儀復位。民國六年(1917年),康有為和張勛發動復辟,擁立溥儀登基,不久即在當時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的討伐下宣告失敗。康有為晚年始終宣稱忠於清朝,溥儀被馮玉祥逐出紫禁城後,他曾親往天津,到溥儀居住的靜園覲見探望。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於青島。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但後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他也是書法家,北京大學教授陳玉龍曾評價:“縱觀20世紀中國書壇,真正憑深厚書法功力勝出,達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數康有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幾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