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伯格對位法》是2019年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阿諾德·勛伯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勛伯格對位法
- 作者:(美)阿諾德·勛伯格
- 譯者:周強
- 出版時間:2019年1月1日
- 出版社: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292 頁
- ISBN:9787562189824
- 原作品:(美)阿諾德·勛伯格著
- 定價:68.00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對位藝術的探秘之鑰
- 叢書:俄耳甫斯音樂譯叢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勛伯格對位法:對位藝術的探秘之鑰》始作於1936年,作為勛伯格對位法系統理論的第一卷,在總體上遵循了J.J. Fux《通向帕那斯姆(通向天國之路)》Gradus ad Parnassum有關五種分類對位訓練形式,而勛伯格以許多有效而重要的方法遠遠超過了分類對位的套用。全書分為三大部分——二聲部、三聲部、四聲部,每一部分都以大調式與小調式涉及了分類對位的訓練,即,一對一、一對二、一對四、一對延留與切分、一對混合節奏,並將嚴格對位風格的旋律寫作、和聲、節奏時值、終止式、聲部進行的規則,各種和弦外音運用及其規則的變化,以及模仿對位與變體、調域的概念、中介調域和相關轉調練習等,與作曲訓練十分緊密的內容分布在三個部分之中。勛伯格在每章節最後以評註的形式對大量正面與反面的習題譜例予以討論和批評,而且習題中往往包含多種備選方案,這作為一種習作導向,有助於學生自行檢查、自我批評並改善他們自己的習題,對培養學生的作曲思維與技能大有裨益,是一本有別於法國、美國、前蘇聯體系,並融合了勛伯格多聲部寫作思維與經驗的對位法著作。
作者簡介
阿諾德·勛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美籍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音樂理論家,改變音樂史進程的偉大人物之一。生乾猶太人家庭,早年學過提琴演奏,但未接受系統的專業音樂教育,依靠自學成為了音樂創作和音樂理論界的一代宗師.,他於20世紀20年代創立了“十二音”作曲體系.突破了已有千餘年歷史的調式與調性和聲傳統,對西方音樂史影響深遠。作品有歌劇、交響詩、康塔塔、室內樂、鋼琴曲、聲樂套曲等.,先後在普魯士藝術學院和洛杉磯加州大學擔任作曲教授,撰寫過多部音樂理論著作:除《對位法》外,另有《作曲的基本原理》《和聲學》《和聲的結構功能》《風格與觀念》等。作為新維也納樂派的領袖,勛伯格是無調性音樂風格和表現主義創作思潮早的代表人物,並被公認為20世紀思想深刻、技法獨創、音樂修養全面、影響力也深廣的作曲家之一。
倫納德·施泰因(Leonard Stein,1916-2004):美國音樂學家、鋼琴家、指揮家。早年隨布索尼弟子學習鋼琴,隨勛伯格學習作曲和音樂理論。曾擔任過勛伯格的助教(1939-1942)和私人助理(1942-1951)。編訂過四部勛伯格的理論著作,對勛伯格音樂和思想的推廣有重大貢獻。1965年以《論“十二音”及序列鋼琴音樂的表演》一文獲南加州大學音樂藝術博士學位。先後在洛杉磯城市學院、波莫納學院、南加州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聖地亞哥分校)、多明戈斯山加州州立大學任教,擔任過南加州大學“勛伯格研究中心”音樂指導(1975-1991)。其教學論著得到了斯特拉文斯基、克拉夫特、布列茲等人的推崇,並對拉蒙特·揚(La Monte Young)等簡約主義作曲家有影響。1991年獲授斐陶斐榮譽學會終身成就獎。
周強(1981-):男,浙江衢州人。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博士。本科曾求學於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隨林華教授專攻復調音樂;研究生階段就讀於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獲復調專業碩士、博士學位,導師為張韻璇教授。2017年9月進入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工作,研究音樂織體學,合作導師為楊勇教授。曾先後師從賈達群、權吉浩、[烏]克拉索托夫(A.Krasotov)、[法]德普拉斯(S.Delplace)學習作曲。2011、2013年赴巴黎學習,研究法國、比利時高等音樂院校傳統作曲理論的教學模式與現代音樂的課程體系。創作有20多部不同風格體裁的音樂作品,主持和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近10項,出版專著、發表學術論文總計15部。博士後研究課題獲2018年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63批面上二等資助。長期講授作曲技術理論專業課程,擔任北京語言大學藝術團交響樂隊及合唱團指揮、北京北方交響樂團客席指揮。
圖書目錄
編者語
第一部分 二聲部單對位:大調的五種分類[對位]
第一章 第一分類:為一個被稱為“固定旋律”[cantusfimus,CF]的給定聲部增加一個上方或下方聲部。
本書的固定旋律均為全音符
規則與建議:音程及其協和與不協和聲部與譜號
旋律的聲部進行
聲部的獨立性
調性的建立
關於第一分類的建議與指導
第一分類譜例1-9評註
第二章 第二分類:二分音符在高或低聲部與固定旋律的結合建議與指導
第一種約定俗成的公式:經過音
第二分類的終止
第二分類譜例10-18評註
第三章 第三分類:在固定旋律的上方或下方增加一個四分音符聲部建議與指導
第二種約定俗成的公式:駢枝音強拍上的經過音
第三分類的終止三拍子的使用:3/4、3/2和6/4
第三分類譜例19-26評註
第四章 第四分類:在固定旋律的上方或下方增加的二分音符切分與延留建議與指導
第三種約定俗成的公式:延留音
第四分類譜例28和29評註
第五章 第五分類:混合時值與固定旋律的結合建議與指導:節奏
第四種約定俗成的公式:裝飾解決
第五分類譜例30和31評註
第六章 小調
小調的來歷
四種轉折點與中和一解決的進行
小調譜例32-39評註
第七章 第一種寫作套用:無固定旋律的終止式
終止式與調性的表達
如何寫作不帶固定旋律[的對位]
譜例40終止式評註
第八章 第二種寫作套用:不同調域的終止式及轉調
調域與轉調
調域的關係
關係調的轉調
大調轉至關係小調(下中音調),小調轉至關係大調(中音調)
關係大小調轉調譜例41和42評註
帶有一個給定聲部的轉調
帶有給定聲部的轉調譜例43評註
轉至其他調域
轉至其他調域的譜例44-51評註
第二部分 三聲部單對位
第一章 第一分類:固定旋律與兩個全音符聲部的結合
總論:三聲部中的協和與不協和
三聲部中的隱伏平行進行
第一分類的建議與指導
第一分類譜例52和53評註
第二章 第二分類:兩個聲部與固定旋律結合(全音符和二分音符或兩個聲部均為二分音符)
建議與指導
第二分類譜例54和55評註
兩個二分音符聲部
兩個二分音符聲部譜例56和57評註
第三章 第三分類:四分音符聲部與固定旋律結合,
剩下第三聲部可用全音符或二分音符
建議與指導
第三分類譜例58-61評註
第四章 第四分類:為固定旋律添加帶切分音的二分音符聲部,剩下第三聲部可用全音符、二分音符或四分音符
建議與指導
三聲部延留音
第四分類譜例62和63評註
切分音符聲部與二分音符或四分音符聲部的結合
延留音作為七和弦及其轉位
其他類型的延留音
延留音聲部和四分音符聲部的結合,譜例64和65評註
第五章 第五分類:一個或兩個混合時值聲部
與固定旋律的結合
建議與指導
第五分類譜例66-88評註
第六章 第三種寫作套用:無固定旋律的終止式
總論
關於處理附加聲部的建議
附加聲部譜例69-71評註
不帶給定聲部的終止式
不帶給定聲部的終止式譜例72和73評註
第七章 第四種寫作套用:不同調域的終止;轉調
建議與指導
轉至關係調域譜例74和75評註
不帶給定聲部的轉調
不帶給定聲部的轉調譜例76評註
第八章 第五種寫作套用:經過性調域
建議與指導
經過調域譜例77和78評註
一個譜例中有兩個或更多經過性調域
有兩個或更多經過性調域的譜例79和80評註
替代音與完滿終止式
第九章 第六種寫作套用:二聲部和三聲部模仿
總論:模仿的類型
帶終止的二聲部模仿
倒影模仿、擴大模仿和縮小模仿
三聲部模仿
第十章 第七種寫作套用:二聲部、三聲部卡農
總論
卡農譜例88-90評註
第三部分 四聲部單對位
第一章 第一分類:固定旋律與全音符寫成的各聲部相結合建議與指導
第一分類譜例92和93評註
第二章 第二分類:一個或兩個二分音符聲部與固定旋律的結合建議與指導
第二分類譜例94和95評註
第三章 第三分類:固定旋律與四分音符聲部的結合建議與指導
第三分類譜例96和97評註
第四章 第四分類:切分音聲部與固定旋律的結合,剩餘的兩個聲部為全音符、二分音符或四分音符建議與指導
第四分類譜例98-100評註第五章 第五分類:為固定旋律增加一個或多個混合時值
聲部,可採用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或切分音建議與指導
第五分類譜例101評註
第六章 附加聲部:為給定的二聲部或三聲部譜例增加一個或兩個聲部建議與指導
譜例102至107附加聲部評註
第七章 第八種寫作套用:終止式、轉調和不帶附加聲部的經過性調域建議與指導
四聲部終止式與轉調譜例108和:109評註
第八章 第九種寫作套用:四聲部模仿建議與指導
四聲部模仿譜例110和111評註
附錄A:勛伯格為此書所作的兩篇序言
附錄B:勛伯格在對位法課題上的後續寫作計畫
術語表
譯後記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