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營養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

動物營養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一般指本詞條

動物營養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是依託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設立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動物營養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
  • 簡要概況:動物營養學國家重點實
  • 學術團體:實驗室在張子儀院士
  • 項目成果:實驗室九五以來取得獲獎成果18
  • 主任:王加啟 
簡要概況,學術團體,項目成果,學術影響,研究方向,

簡要概況

動物營養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在農業部動物營養學重點開放實驗室基礎上立項建設的,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和中國農業大學強強聯合共建。在農業部歷屆重點實驗室評估中均取得優異成績,並被農業部推薦參加2001年度國家生命科學領域重點實驗室評估,取得優良成績。

學術團體

實驗室在張子儀院士,馮仰廉教授為首的學術帶頭人的帶動下,在硬體建設、組織管理、承擔項目、發表論文、成果獲獎、人才培養和開放運行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績。特別是以文杰研究員、李德發教授、羅緒剛研究員、王加啟研究員、咼於明教授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學術骨幹已在國內外同行中享有盛譽。實驗室現有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1個,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2人,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專家4人,有2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4人獲國家百千萬工程人才,4人獲農業部神農計畫人才,高層次人才數量雲集,梯隊結構合理。

項目成果

實驗室九五以來取得獲獎成果18項,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部級一、二等獎成果8項。
實驗室近五期來承擔各類科研課題285項,其中國家973計畫項目1項,國家863計畫課題10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24項,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畫和國家重大專項課題22項,獲科研經費1.36億元。特別是由實驗室依託單位聯合申報的國家重大基礎性研究計畫(973計畫)項目“畜禽肉品質性狀形成的營養代謝及調控機理”於2004年度獲國家科技部批准立項,體現了動物營養科學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地位,是我國動物營養學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學術影響

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基礎條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國家科技部、發改委、各有關部門、中央院所和綜合性大學的高度重視。國家在建設資金、儀器設備更新和運轉經費上對實驗室給予長期、持續支持。迄今在農業科研領域已批准建立國家重點實驗室有8個。動物營養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立項建設是繼973項目後我國動物營養學科乃至農業科技發展中更有重要意義的一件大事。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包括:營養需要與代謝調控、飼料安全與生物學效價評定、營養與環境、營養與免疫、分子營養5個方面。
營養需要與代謝調控:套用動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組織學等方法,揭示動物體內養分的消化、吸收、轉化的途徑,影響因素及調控機制;研究動物維持、生長、繁殖、生產和畜產品形成等生命活動的生理、生物化學和組織學機制以及對養分的需求規律和需要量;結合品種和環境等,研究中國主要畜禽的營養需要量模型和飼養標準。
飼料安全和生物學效價評定:研究揭示飼料中抗營養因子和毒素的分子組成、功能結構和作用機制,抗營養因子和毒素的滅活或調控途徑;飼料生物安全的影響因素及評價的生物學基礎;轉基因飼料安全性評定;飼料養分、新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的作用機制、生物學效價和評定方法等,為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資源的安全、高效開發利用提供理論和方法。
營養與環境:研究揭示動物遺傳—營養—環境間的互作及其對動物健康、養分轉化效率及動物產品質量的影響規律;研究動物應激成因、監測和動物福利標準依據;動物個體、群體精確飼養和數字畜牧業關鍵技術;我國不同生態區域種植業-畜牧業-環境間可持續發展的最佳化生產模式;畜牧業環境公害成因及其控制理論和方法。
營養與免疫:研究營養物質對畜禽免疫機能的影響機制;微生物生態與動物免疫力的關係;免疫應激對動物代謝生理的影響;環境與動物健康的互作;探討通過最佳化營養提高動物健康和免疫力的技術途徑。
分子營養:以分子生物學技術在微觀層面上創新動物營養學研究方法,重點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揭示營養物質在動物體內的代謝機理、功能和規律,並用分子技術評價動物的營養需要量和飼料的營養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