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動物流行病學調查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中的技術支撐作用越來越突顯,但在具體動物流行病學調查工作中,採樣點到底如何選擇、樣本量到底要多大、隨機抽樣和分層抽樣等抽樣方法如何運用等,截至2020年,沒有統一規範,導致不同實驗室檢測結果不一致,不同單位流行病學調查結論有時偏差較大,致使流行病學調查結論缺乏科學性、權威性,作用得不到應有的發揮。因此,制定《動物流行病學抽樣技術規範》十分必要。
編制進程
《動物流行病學抽樣技術規範》2018年提出,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關於下達2018年第一批安徽省地方標準制修訂計畫的函》(皖質函〔2018〕326號),項目計畫號(2018-01-136),批准正式立項。地方標準《動物流行病學抽樣技術規範》(DB34/T 3931-2021)由安徽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提出,由安徽省農業農村廳歸口。
該標準立項後,由安徽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等單位成立了標準制定小組,召集參與起草人員討論研究,確定了計畫、方法和步驟,再結合實際流行病學調查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進行多次調整、修改,整理出一整套針對性強、操作規範的動物流行病學抽樣技術。2019年5月完成初稿,在廣泛徵集基層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及各相關單位專家意見、建議後,於2020年5月完成第二稿,再結合實際工作中出現的一些規範性問題進行適當修改,最終於2020年8月形成徵求意見稿,並且申請掛網公開徵求意見。
2021年6月8日,地方標準《動物流行病學抽樣技術規範》(DB34/T 3931-2021)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21年7月8日,地方標準《動物流行病學抽樣技術規範》(DB34/T 3931-2021)實施。
制定依據
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安徽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
安徽省動物衛生監督所、合肥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望江縣畜牧獸醫局。
主要起草人:金曉宇、楊慶琳、洪功飛、張士卿、夏龍蓀、趙家喜、徐鳳雲、劉朝陽、陳曦、劉華、占松鶴、何長生、朱良強、劉一平。
標準目次
前言 | |
---|
1 範圍 | |
---|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 |
---|
3 術語和定義 | |
---|
4 抽樣方案設計 | |
---|
5 抽樣方法 | |
---|
6 樣本量計算 | |
---|
附錄A(資料性)估計比例的樣本量計算公式 | |
---|
附錄B(資料性)估計比例的抽樣數量表 | |
---|
附錄C(資料性)證明無疫或發現疫病的樣本量計算公式 | |
---|
附錄D(資料性)證明無疫的抽樣數量表 | |
---|
附錄E(資料性)比較比例的樣本量計算 | |
---|
附錄F(資料性)比較兩樣本比例所需樣本含量 | |
---|
附錄G(資料性)以風險為基礎的樣本量計算 | |
---|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地方標準《動物流行病學抽樣技術規範》(DB34/T 3931-2021)規定了動物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的抽樣方案設計、抽樣方法、樣本量計算等。該標準適用於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監測、檢疫等有關動物防疫活動中的抽樣。
實施建議
一是高度重視。有關領導要親自抓,全面動員,認真組織實施。二是加強協作。各級獸醫行政主管部門、疫控機構、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等有關部門,要密切協作,加強交流與溝通,共同抓好本技術規範的宣傳貫徹。三是層層培訓。安徽省里舉辦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技術培訓班,要將該標準作為重要內容加以培訓學習;市、縣(市、區)再層層培訓,確保該標準在疫病防控和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中得到有效貫徹落實。四是指導套用。該標準頒布後立即施行,組織有關專家深入養殖場、屠宰場、集貿市場等場所,與基層同行在實際工作中一起開展調查,讓基層調查人員對抽樣方法、樣本量計算等技術方法做到熟練套用,帶動基層人員在工作實踐中貫徹落實。
意義價值
地方標準《動物流行病學抽樣技術規範》(DB34/T 3931-2021)的制定,為安徽省動物流行病學調查工作中採樣點的選擇、樣本量的計算、隨機抽樣和分層抽樣等抽樣方法的科學運用等,提供統一、規範的依據,使不同實驗室檢測結果、不同疫控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的結論不會出現系統性、根本性的較大偏差,可以提高流行病學調查結論的科學性、權威性,充分發揮流行病學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為政府和主管部門防控決策提供更加科學可靠的依據,為動物疫病防控、養殖業健康發展、畜產品質量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