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賦能網路空間防禦》是2017年6月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林、於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動態賦能網路空間防禦
- 作者:楊林、於全
- ISBN:9787115414502
- 頁數:244頁
- 定價:88元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6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小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提出了基於動態賦能的網路空間防禦,這是一種體系化的動態防禦思路,將“變”的思想套用於網路空間防禦體系中,它顛覆了傳統的等級保護思路,這種防禦思路的核心思想是要對網路空間中信息系統的全生命周期需要貫徹的一種動態安全理念,具體是指對網路空間中的信息系統在研製、部署、運行等全生命周期運轉過程中,在完成其功能可用性的同時,使得所有信息系統從自身硬體平台、軟體服務、信息數據、網路通信等各個層次都具備主動或被動,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單獨或者同時變換自身部分或所有和安全相關的特徵屬性,從而提升自身的安全程度,能夠對外呈現出信息系統的一種安全防禦能力。這種動態防禦體系不僅是在前台多種多樣的安全技術手段和方法的疊加和使用,而是把網路空間中人的智力以系統化、體系化的安全能力形式向前台輸出,輸出網路空間中人對安全的關注,這是一種典型的動態賦能思想。
圖書目錄
第 1章 緒論 1
1.1 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與危機 1
1.1.1 信息化的蓬勃發展 1
1.1.2 信息化的美好體驗 2
1.1.3 信息化帶來的危機 3
1.2 無所不能的網路攻擊 9
1.2.1 網路犯罪 9
1.2.2 APT 10
1.3 無法避免的安全漏洞 14
1.3.1 層出不窮的0day漏洞 14
1.3.2 最廠商產品的不安全性 15
1.3.3 SDL無法根除漏洞 18
1.3.4 安全廠商防禦的被動性 20
1.4 先敵變化的動態賦能 22
1.4.1 兵法中的因敵變化 23
1.4.2 不可預測性原則 27
1.4.3 動態賦能的網路空間防禦思想 29
參考文獻 30
第 2章 動態賦能防禦概述 31
2.1 動態賦能的網路空間防禦概述 31
2.1.1 網路空間防禦的基本現狀 31
2.1.2 網路空間動態防禦技術的研究現狀 32
2.1.3 動態賦能網路空間防禦的定義 34
2.2 動態賦能防禦技術 35
2.2.1 軟體動態防禦技術 36
2.2.2 網路動態防禦技術 39
2.2.3 平台動態防禦技術 40
2.2.4 數據動態防禦技術 42
2.2.5 動態賦能防禦技術的本質—時空動態化 43
2.3 動態賦能與賽博殺傷鏈 44
2.3.1 軟體動態防禦與殺傷鏈 44
2.3.2 網路動態防禦與殺傷鏈 45
2.3.3 平台動態防禦與殺傷鏈 46
2.3.4 數據動態防禦與殺傷鏈 46
2.4 動態賦能與動態攻擊面 47
2.4.1 攻擊面 47
2.4.2 攻擊面度量 48
2.4.3 動態攻擊面 50
2.5 本章小結 53
參考文獻 53
第3章 軟體動態防禦 57
3.1 引言 57
3.2 地址空間布局隨機化技術 58
3.2.1 基本情況 58
3.2.2 緩衝區溢出攻擊技術 59
3.2.3 棧空間布局隨機化 63
3.2.4 堆空間布局隨機化 66
3.2.5 動態程式庫地址空間隨機化 67
3.2.6 PEB/TEB地址空間隨機化 70
3.2.7 基本效能與存在的不足 70
3.3 指令集隨機化技術 71
3.3.1 基本情況 71
3.3.2 編譯型語言ISR 72
3.3.3 解釋型語言ISR 76
3.3.4 基本效能與存在的不足 81
3.4 就地代碼隨機化技術 81
3.4.1 基本情況 81
3.4.2 ROP工作機理 82
3.4.3 原子指令替換技術 85
3.4.4 內部基本塊重新排序 87
3.4.5 基本效能與存在的不足 88
3.5 軟體多態化技術 88
3.5.1 基本情況 88
3.5.2 支持多階段插樁的可擴展編譯器 90
3.5.3 程式分段和函式重排技術 91
3.5.4 指令填充隨機化技術 91
3.5.5 暫存器隨機化 92
3.5.6 反向堆疊 93
3.5.7 基本效能與存在的不足 93
3.6 多變體執行技術 94
3.6.1 基本情況 94
3.6.2 技術原理 94
3.6.3 基本效能與存在的不足 98
3.7 本章小結 98
參考文獻 99
第4章 網路動態防禦 103
4.1 引言 103
4.2 動態網路地址轉換技術 106
4.2.1 基本情況 106
4.2.2 DyNAT的技術原理 107
4.2.3 DyNAT的工作示例 111
4.2.4 IPv6地址轉換技術 112
4.2.5 基本效能與存在的不足 115
4.3 基於DHCP的網路地址空間隨機化分配技術 116
4.3.1 基本情況 116
4.3.2 網路蠕蟲的傳播原理 116
4.3.3 網路地址空間隨機化抽象模型 117
4.3.4 系統原理和部署實施 118
4.3.5 基本效能與存在的不足 120
4.4 基於同步的端信息跳變防護技術 121
4.4.1 基本情況 121
4.4.2 DoS攻擊原理 122
4.4.3 端信息跳變的技術原理 122
4.4.4 端信息跳變核心技術 125
4.4.5 基本效能與存在的不足 127
4.5 針對DDoS攻擊的覆蓋網路防護技術 128
4.5.1 基本情況 128
4.5.2 覆蓋網路的體系結構 129
4.5.3 DDoS攻擊原理 130
4.5.4 DynaBone技術原理 131
4.5.5 DynaBone的安全策略 134
4.5.6 基本效能與存在的不足 134
4.6 本章小結 135
參考文獻 30
第5章 平台動態防禦 136
5.1 引言 140
5.2 基於可重構計算的平台動態化 141
5.2.1 基本情況 142
5.2.2 技術原理 142
5.2.3 基本效能與存在的不足 151
5.3 基於異構平台的套用熱遷移 152
5.3.1 基本情況 152
5.3.2 技術原理 153
5.3.3 基本效能與存在的不足 160
5.4 Web服務動態多樣化 161
5.4.1 基本情況 161
5.4.2 技術原理 161
5.4.3 基本效能與存在的不足 165
5.5 基於入侵容忍的平台動態化 165
5.5.1 基本情況 166
5.5.2 技術原理 166
5.5.3 基本效能與存在的不足 172
5.6 總結 172
參考文獻 174
第6章 數據動態防禦 177
6.1 數據動態防禦的本質 177
6.2 數據隨機化 179
6.2.1 基本情況 179
6.2.2 技術原理 180
6.2.3 基本效能與存在的不足 183
6.3 N變體數據多樣化 183
6.3.1 基本情況 183
6.3.2 技術原理 184
6.3.3 基本效能與存在的不足 188
6.4 面向容錯的N-Copy數據多樣化 189
6.4.1 基本情況 189
6.4.2 技術原理 190
6.4.3 基本效能與存在的不足 192
6.5 應對Web套用安全的數據多樣化 193
6.5.1 基本情況 193
6.5.2 技術原理 194
6.5.3 基本效能與存在的不足 198
6.6 總結 198
參考文獻 199
第7章 動態防禦的效能評估技術 201
7.1 引言 201
7.2 動態賦能技術防禦效能的整體評估 203
7.2.1 層次分析法 203
7.2.2 模糊綜合評估 205
7.2.3 馬爾科夫鏈評估 207
7.2.4 綜合評估算例 208
7.3 基於漏洞分析的動態賦能技術防禦效能評估 214
7.3.1 漏洞評估思想 214
7.3.2 漏洞分析方法 214
7.3.3 漏洞分類方法 216
7.3.4 漏洞分級方法 218
7.4 基於攻擊面度量的動態目標防禦效能評估 225
7.4.1 針對網路攻防博弈的動態目標防禦效能評估 225
7.4.2 基於隨機Petri網的攻擊面度量方法 226
7.4.3 基於馬爾科夫鏈的攻擊面度量方法 229
7.5 動態目標防禦與系統可用性評估 235
7.5.1 博弈論方法 236
7.5.2 對系統開發、部署、運維的影響 238
7.6 本章小結 240
參考文獻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