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示蹤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的糖脂代謝流紊亂機制》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杜世春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動態示蹤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的糖脂代謝流紊亂機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杜世春
- 依託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隨著2型糖尿病發病率的迅猛增高,自發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發病也呈上升趨勢。該病臨床表現與典型1型或2型糖尿病不完全相同,且其糖脂代謝紊亂機制至今尚不明確。我們前期研究表明同位素示蹤技術在代謝性疾病的病理生理機制研究中具有獨特的方法學優勢。本課題擬套用該技術對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體內葡萄糖和脂肪酸流進行示蹤。以期闡明體內葡萄糖流(內源性葡萄糖輸出率、腸道來源血漿葡萄糖出現率和消失率,以及骨骼肌葡萄糖攝取率)和脂肪酸流(脂肪酸分解率,脂肪組織脂肪酸攝取率,酮體的生成和利用)的全程動態變化。同時測定脂肪酸轉移蛋白、脂肪合成酶活性及糖調節激素水平。通過葡萄糖流、脂肪酸流及糖脂代謝相關參數的分析整合,進一步明確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糖脂代謝障礙發生的機理及降糖干預的關鍵靶點。本研究對於指導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最佳化降糖方案,預防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反覆發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和轉化醫學價值。
結題摘要
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的臨床表現與典型1型或2型糖尿病不完全相同,且其糖脂代謝紊亂機制至今尚不明確。本課題套用同位素示蹤技術對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體內葡萄糖和脂肪酸流進行示蹤。以期闡明體內葡萄糖流和脂肪酸流的全程動態變化,進一步明確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糖脂代謝障礙發生的機理及降糖干預的關鍵靶點。本課題研究在糖尿病大鼠中,發現空腹血漿葡萄糖濃度在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組較普通糖尿病組明顯增高(P = 0.036)。葡萄糖負荷後,血糖濃度峰值(P<0.0001)和血糖濃度曲線下面積(AUC)(P = 0.0006)在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中均明顯升高。糖尿病和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組空腹血漿胰島素濃度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 = 0.49)。然而,葡萄糖負荷後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組血漿胰島素濃度明顯減低(P = 0.023)。且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組血漿胰島素濃度高峰出現明顯延遲(120 vs. 90 min)。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組 (P = 0.028)胰島素敏感指數(ISI)較非糖尿病組明顯減低。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組(P = 0.009)胰島素原指數(ΔI30/ΔG30)較非糖尿病組明顯減低。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組的基礎內源性葡萄糖輸出率較普通糖尿病組明顯增高(P = 0.0034)。基礎內源性葡萄糖輸出(EGP)與基礎血漿葡萄糖濃度呈正相關,R2=0.78。在非糖尿病組中,最低餐後EGP 大約出現在餐後90 min 左右,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組最低餐後EGP 大約出現在餐後150 min 左右。酮症傾向2型糖餐後2小時之內EGP 曲線下面積較正常組明顯增高(P = 0.022)。游離脂肪酸出現率(P = 0.03)、血漿β-羥丁酸出現率(P = 0.018)。血漿乙酸出現率(P = 0.022)在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組的出現率明顯高於普通2型糖尿病。脂肪組織脂肪酸攝取率(P = 0.009)在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組的出現率明顯低於普通2型糖尿病。本研究對於指導酮症傾向2型糖尿病最佳化降糖方案,預防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反覆發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和轉化醫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