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山柑,山柑科槌果藤屬植物。中國特有物種。產雲南省勐海(模式產地)、勐臘;生於海拔450—1000米的河邊次生森林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勐海山柑
- 拉丁學名:Capparis fohaiensis B. S. Sun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衛矛目
- 科:山柑科
- 屬:槌果藤屬
形態特徵,分布生境,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木質藤本植物;小枝粗壯,近圓柱形,無毛,乾後紅褐色,髓部紅褐色,常有半透明紅色脂狀物質浸出;刺長1—3毫米,外彎,有時無刺。葉橢圓形,長13—19厘米,寬8—11厘米,厚革質,乾後暗紅色,略有光澤,兩面無毛,頂端圓形,有小凸尖頭,常反折或微凹,基部心形,略不對稱;中脈表面凹人,背面凸起,側脈5—8對,兩面微凸,網狀脈兩面可見,網眼疏鬆;葉柄粗壯,長1—1.2厘米,直徑2—2.5毫米,近圓柱形。
花序短總狀或傘房狀,腋生或(及)再組成圓錐花序(?);總花梗長4—7.5厘米,無毛;序軸短,被銹色絨毛;花蕾球形,紅色(據採集人);花梗長2—3厘米,粗壯,被毛與序軸相同,果期時無毛,顯著增粗;萼片長約18毫米,外輪厚革質,內凹成半球形,外面密被紅色短絨毛,內面毛色淺紅,內輪闊橢圓形,近扁平,質地較薄,被毛淡紅褐色;花瓣膜質,近相等,兩面無毛;雄蕊約110;花葯長圓形,長約4毫米;子房卵球形,無毛,長約3毫米,1室,胎座(3-)4,胚珠多數;花柱及柱頭不分明;雌蕊柄果時長3—5厘米,木化增粗,直徑4—10毫米,無毛。
果橢圓形,長9-13厘米,直徑5—7.5厘米,表面平滑或略粗糙,頂端有很短而粗壯的尖頭,乾後常近暗紅色,果皮厚6—10毫米,淺紅色;種子多數,埋於果肉中,長約2厘米,直徑約1.2厘米,種皮平滑,暗紅色。花期6月,果期10—11月。
分布生境
生境:河邊林下,攀援於林緣樹上,山谷溪邊。
海拔下限:450米,海拔上限:1000米。
基本信息
門中文名 | 被子植物門 |
門英文名 | Angiospermae |
綱中文名 | 雙子葉植物綱 |
綱英文名 | Dicotyledoneae |
目中文名 | 衛矛目 |
目英文名 | Celastrales |
科中文名 | 山柑科 |
科拉丁名 | Capparaceae |
屬中文名 | 槌果藤屬 |
屬拉丁名 | Capparis |
種中文名 | 勐海山柑 |
種拉丁名 | Capparis fohaiensis B. S. Sun |
生境 | 生境: 河邊林下, 攀援於林緣樹上, 山谷溪邊 |
海拔下限 | 450 |
海拔上限 | 1000 |
是否中國特有 | 是 |
是否引種栽培 | 非人工引種栽培 |
國內分布 | 雲南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