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侖翅子樹(學名:Pterospermum menglunense Hsue)是梧桐科翅子樹屬植物,喬木,高12米,嫩枝被灰白色短綿毛。葉厚紙質,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4.5-12.5厘米,寬1.5-4.8厘米。花單生於小枝上部的葉腋,白色;小苞片長錐尖狀,全緣,長6毫米。蒴果長橢圓形,長約8厘米,頂端急尖,基部變窄並與果柄連線,果柄長1-2厘米;種子連翅長約3.5厘米。花期4月。
分布於中國雲南南部西雙版納勐侖。生長於石灰岩山地疏林中。
勐侖翅子樹為中國特有種,分布區極小,為熱帶石灰岩山季雨林建群樹種。對研究熱帶植物區系、保存種質和熱帶石灰岩山地造林都有較大的價值。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主要價值,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喬木,高12米,嫩枝被灰白色短綿毛。葉厚紙質,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4.5-12.5厘米,寬1.5-4.8厘米,頂端長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斜圓形,上面無毛或略被稀疏的短柔毛,下面密被淡黃褐色星狀茸毛;葉柄長3-5毫米。
花單生於小枝上部的葉腋,白色;小苞片長錐尖狀,全緣,長6毫米;花梗長約5毫米;萼片5枚,條形,長3.5-3.8厘米,寬2.5毫米,外面密被黃褐色星狀茸毛,內面無毛;花瓣5片,倒卵形,白色,長3厘米,寬8毫米,頂端鈍並具小的短尖突,基部漸狹成瓣柄、兩面均無毛;雌雄蕊柄長8毫米,無毛;退化雄蕊5枚,長1厘米,無毛,雄蕊每3枚集合成群並與退化雄蕊互生,比退化雄蕊略短;子房卵形,密被淡黃褐色茸毛,長約4毫米。蒴果長橢圓形,長約8厘米,頂端急尖,基部變窄並與果柄連線,果柄長1-2厘米;種子連翅長約3.5厘米。花期4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雲南南部西雙版納勐侖。生長於石灰岩山地疏林中。分布區屬東南亞熱帶石灰岩山季雨林,熱帶氣候明顯,年平均溫21-22℃,極端最高溫38-40℃,極端最低溫3-8℃,年降雨量1500-2400毫米,11月至翌年2月溫暖多霧,霧量每日達0.1-0.5毫米,乾、濕季節明顯,3-4月為乾熱季,氣溫較高,雨量少,但月平均濕度不低於80%,5-10月為濕熱季,氣候濕熱,85%雨量集中在此期間降落。土壤主要為淋溶性碳酸鹽土,pH值6.5-7.2,基質為二疊紀石灰岩。為產地石灰岩山地植被較突出的中上層喬木,具翅的種子易於傳播。與其伴生的樹種有油朴、四數木、輪葉戟等。
繁殖方法
種子採集地位於勐侖鎮補遠江(又名南斑河、羅梭江)江邊,北緯22°55′22.67″、東經101°19′58.94″,海拔600米。種子斜卵形,連翅長約3.5厘米。由於種子具翅,在採集地連片群落林周邊十幾米範圍內均有散落,部分已長成幼苗。採種後帶回室內乾燥儲存,待翌年苗床播種。播種時先將苗床用高錳酸鉀稀釋液消毒,後把種子均勻播入以細沙作為栽培介質苗床上,覆蓋1-2厘米細沙。霧狀保濕噴淋,3-4天噴一次多菌靈。待苗長至8-15厘米移植於營養袋,並搭建鬱閉度50%-60%遮陰棚,保持濕潤。苗株高達30厘米以上時可拆除遮陰棚。
主要價值
勐侖翅子樹為中國特有種,分布區極小,為熱帶石灰岩山季雨林建群樹種。對研究熱帶植物區系、保存種質和熱帶石灰岩山地造林都有較大的價值。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1998年 ver 2.3——極危(CR)。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瀕危。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植物部分)2004年——瀕危。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一批)1999年8月4日——Ⅱ級。
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第一冊)1991年9月——瀕危。
保護措施:在其產區已建有自然保護區,應加強保護。建議產區有關單位進行引種繁殖試驗,並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