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加汗巴格鄉位於縣城南部,鄉政府駐地加汗巴格鄉巴扎,距離縣城9千米,北靠墨玉鎮、
托胡拉鄉;東臨喀拉喀什河;南接崑崙山前戈壁;西與
阿克薩拉依鄉為鄰。地域為東經79。41′~79。44′,北緯37。06′~37。15′,東西寬5千米,南北長22千米,總面積為45平方千米。全鄉耕地面積27064畝,人均占有耕地1.19畝。
沿革
加汗巴格鄉清末屬巴拉木蘇明轄境,20世紀30年代前後屬上巴拉木蘇明轄境,40年代屬墨玉第一區大拉西坎村、西不拉村範圍。新中國成立前夕為墨玉大有鄉和育德鄉範圍。新中國成立後至1956年為墩大拉司坎鄉、大拉司坎鄉、艾西克拉鄉、西塔其鄉、艾力西拜西鄉範圍。合作化後屬猛進公社和上游公社轄境。1962年前後屬前進公社和上游公社轄境。1978年後屬阿克薩拉依公社和托胡拉公社轄境。1984年12月社改鄉時,將原阿克薩拉依公社的16個大隊和托胡拉公社的4個大隊劃出,成立加汗巴格鄉,同時建立中共加汗巴格鄉委員會。2006年,轄16個鄉直單位,20個行政村,90個村民小組,6041戶(農業戶5962戶,非農業戶79戶),23371人(女11499人),其中維吾爾族23344人,占總人口99.88%,漢族27人,占總人口的0.12%。
2006年,完成生產總值4475.07萬元,其中第一產業3772.39萬元,占總產值的84.30%;第二產業223.86萬元,占總產值的5.00%:第三產業478.82萬元,占總產值的10.70%。2006年人均收入1376.85元。全鄉糧食播種面積33300畝,單產482.04千克,總產16052噸。其中小麥播種面積9700畝,單產435.67千克,總產4226噸;玉米播種面積8800畝,單產503.41千克,總產4430噸;水稻播種面積14800畝,單產499.73千克,總產7396噸。年末牲畜存欄40160頭(只)。
2006年,農村固定電話用戶89戶。
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77人。有國中1所,在校學生1418人,教師90人;國小12所,在校學生3084人,教師133人。2006年教育基建投資30.39萬元。年末廣播覆蓋率100%,電視人口覆蓋率100%。有圖書室23個,各類圖書2萬本,有文化活動室6個。衛生院1所,擁有醫務人員23人,病床40張。
2006年,安居工程投資267.41萬元,完成建築面積67390平方米。
特色產業:水稻、核桃、大蒜。
林果業
加罕巴格鄉大力實施“退桑栽果”戰略,積極推廣林糧兼作的模式,發展庭院經濟,建成了桃、杏、核桃三個優質林果帶,引進優質品種進行改良嫁接。 2003 年,全鄉林地面積 11555 畝,其中用材林 740 畝,防護林 460 畝,薪炭林 800 畝,經濟林 9555 畝。經濟林中,水果占 5875 畝(葡萄 1500 畝,桃子 2765 畝,杏子 1395 畝,石榴 15 畝,其它 200 畝),核桃 3680 畝。庭院改造 1290 戶, 1032 畝。完成核桃品種改良 800 畝,杏樹品種改良 1395 畝,人均擁有果樹 16 株。 2003 年林果業人均收入 89.9 元。占全鄉人均收入的 9.24%.
畜牧業
畜牧業是加罕巴格鄉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加罕巴格鄉以養殖大戶帶動貧困戶,實行飼草餵養的科學養殖模式,提出了以大畜育肥、良種繁育和家禽養殖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養牛、羊等牲畜和養雞、鴨、鴿、鵝等家禽養殖。 2001 年該鄉利用扶貧資金,從甘肅購買了優質西蒙塔爾牛 60 頭,改進牛的品種;改造和新建棚圈,發展立體式養殖格局,推廣人工冷配技術。 2003 年底,全鄉牲畜存欄 32668 頭(只),人均占有牲畜 1.5 頭(只),比 1984 年翻一番。其中大畜存欄 6856 頭(匹),占畜牧存欄總數的 20.99% ;小畜存欄 25812 只,占畜牧存欄總數的 79.01% 。家禽養殖總數為 69699 只,其中鵝 10570 只,雞 22925 只,鴨 18928 只,鴿子 17276 只。畜牧大戶 39 個,改造、新建棚圈 1001 個,黃牛冷配站 2 個,牛品種改良 1100 頭。 2003 年畜牧業人均收入 131.3 元,占全鄉人均收入的 13.5% 。
農業
1 、基礎農業。 加罕巴格鄉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由於水資源豐富,重點以水稻種植為主,素有“水稻之鄉”美譽, 2000 年,該鄉積極改變種植模式,成功地實行了“稻麥兩熟”工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003 年底,全鄉糧食種植面積 33000 畝,單產 486.31 公斤 ,總產 16048.07 噸,其中水稻種植面積 14800 畝 ( 占全鄉糧食播種面積的 44.8%) ,單產 504.8 公斤 ,總產 7471.04 噸。實施“稻麥兩熟”工程面積 6000 畝,農民增收 480 公斤 / 畝;小麥種植面積 9700 畝 ( 占全鄉糧食播種面積的 29.3%) ,單產 480 公斤 ,總產 4656 噸;玉米(套種)面積 8500 畝 ( 占全鄉糧食播種面積的 25.8%) ,單產 461.2 公斤 ,總產 3920.2 噸。 2 、設施農業。 加罕巴格鄉不斷地改變傳統的單一種植模式,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示範點和基地建設為動力,率先在恰卡爾村發展設施農業,修建蔬菜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和價值含量高的花生、大蒜等經濟作物,吸引了大量的客戶。 2003 年全鄉共有蔬菜大棚 61 座,實現經濟收入 30 多萬元,農民人均增收 13.5 元。
手工業
1 、手工地毯編織 。 手工地毯編織在加罕巴格鄉有著悠久的歷史,地毯以色彩絢麗、圖案古樸、工藝精細而聞名。 2003 年村辦地毯廠 1 家( 6 架地毯),地毯編織戶 1000 戶,地毯架 1020 個,從事織毯人員達 1995 人,占全鄉人數的 9.02% ,純利潤 98 萬元,人均收入 44.3 元。 2 、草帘子編織。 隨著全地區設施農業的發展,蔬菜大棚數日益增多,草帘子需求量越來越多,加罕巴格鄉抓住了這一機遇,發揮自己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草帘子編織業,極大地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2003 年底,全鄉共有草帘子編織戶 740 戶,從事織簾人員達 3590 人,占全鄉人數的 16.2% ,共編織草帘子 22500 個,總收入達 45 萬元,人均增收 20.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