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納國旗

加納國旗

加納共和國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紅、黃、綠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黃色部分中間是一顆黑色五角星。紅色象徵為了國家獨立而犧牲烈士的鮮血;黃色象徵國家豐富的礦藏和資源;也代表加納原來的國名“黃金海岸”;綠色象徵森林和農業;黑色五角星象徵非洲自由的北極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加納國旗
  • 外文名:Ghana
  • 國際郵編:999064
  • 國際區號: 233
國家信息,國徽,國家政要,自然地理,首都,政治,經濟,外交,與中國關係,

國家信息

與北京時差: -8
域名後輟: GH
獨立日:3月6日(1957年)
國慶日:3月6日(1957年)

國徽

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被一個鑲金邊的綠色聖喬治十字分為四部分:左上角為藍地上交叉著金色官杖和出席儀典時用的金劍,象徵地方政府;右上角的藍色波紋象徵海洋,城堡象徵國家行政機構;左下角為一棵可可樹,右下角是一個礦井,均象徵國家的財富。綠十字中心是一隻金色獅子,象徵加納和大英國協之間的聯繫。盾徽上端有一顆鑲金邊的黑色五角星,寓意同國旗;兩側各有一隻展翅的雄鷹,其脖子上繫著國旗三色的帶子並各掛一顆黑五角星;底部的金色綬帶上用英文寫著“自由和正義”。

國家政要

總統約翰·庫福爾,2004年12月再次當選。

自然地理

面積23.9萬多平方公里。位於非洲西部、幾內亞灣北岸,西鄰象牙海岸,北接布吉納法索,東毗多哥,南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562公里。地形南北長、東西窄。全境大部地區為平原,東部有阿克瓦皮姆山脈,南部有夸胡高原,北部有甘巴加陡崖。最高峰傑博博山海拔876米。最大河流為沃爾特河,在加境內長1100公里,下游築有阿科松博水壩,在境內形成巨大的沃爾特水庫,面積達8482平方公里。沿海平原和西南部阿桑蒂高原屬熱帶雨林氣候,沃爾特河谷和北部高原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
人口:1890萬(1997年),全國主要有四大部族:阿肯族占全國人口44%,莫萊-達戈姆巴族占16%,埃維埃占13%,加—阿丹格貝族占9.7%。各族均有自己的語言,官方語言為英語。居民中42.8%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38.2%信奉拜物教,12%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

阿克拉(Accra)
簡史:古加納王國建立於公元3-4世紀,10—11世紀時達到鼎盛時期。13世紀時,加納王國受到新興的馬里王國的入侵,居民逐漸南移到現在的加納境內定居。從15世紀開始,加納便淪為殖民地,成為歐洲列強不斷爭奪的一塊“肥肉”。1471年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加納海岸,隨後,荷、英、法等國殖民者接踵而來。他們不僅劫掠這裡的黃金,還有象牙,並把這裡作為販賣黑奴的據點。1897年全境淪為英殖民地,稱“黃金海岸”。1947年加納第一個政治組織黃金海岸統一大會黨成立,要求自治。1946年6月夸米·恩克魯瑪領導成立人民大會黨,堅持爭取民族的鬥爭。1957年3月6日黃金海岸宣布獨立,改名為加納。1960年7月1日宣布成立加納共和國,仍留在大英國協內,恩克魯瑪出任總統。後來幾經政變。1981年12月31日羅林斯空軍上尉再次發動政變,成立臨時全國保衛委員會,羅林斯擔任主席。1991年,軍政權開始“還政於民”進程。1992年底舉行總統和議會選舉。1993年1月7日成立第四共和國,由軍政步入憲治。

政治

1992年4月26日由全民公決通過新憲法。憲法規定,加納是一個民主國家,致力於實現自由和公正,尊重基本人權、自由和尊嚴;議會需在通過法案並得到總統同意後方可行使制憲權;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任期四年,連選連任不得超過兩任;內閣由總統任命,議會批准;司法機關獨立於立法和行政權,有解釋、執行和強制執行法律的權利。

經濟

加納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產資源有:黃金、鑽石、鋁礬土、錳等,此外還有石灰石、鐵礦、紅柱石、石英砂和高嶺土等。
農業是加納的經濟基礎,全國百分之六十五以上勞動力從事農業。可可在加納的經濟地位比黃金還重要,有“綠色黃金”之稱,因以盛產可可而得“可可之鄉”的美譽,多年來占據出口創匯排行榜之首。可可產量曾居世界第一,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可可是加納產的。加納也因此形成了以礦產品、可可和木材為三大支柱的經濟結構。

外交

奉行不結盟政策,謀求與所有尊重加納主權、獨立和利益的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係,反帝、反殖,主張裁軍和維護世界和平,重視南南合作,要求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

與中國關係

1960年7月5日,加納同中國建交。1966年加納軍政府單方面與中國斷交。1972年兩國復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