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茯苓湯(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加味茯苓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杏苑》卷四。具有補中健脾,疏利濕熱之功效。主治水泄注下,日夜無度,小便短少,口渴咽乾,腹中疼痛或變成赤白痢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加味茯苓湯
  • 出處:《杏苑》卷四
  • 功用:補中健脾,疏利濕熱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文獻摘要,

組成

蒼朮二錢(6g),白朮三錢(9g),茯苓—錢(3g),甘草(炙)五分(1.5g),豬苓八分(2.4g),澤瀉一錢(3g),升麻五分(1.5g),肉桂七分(2.1g),柴胡六分(1.8g),黃芩一錢(3g),生草五分(1.5g),川歸一錢(3g),白芍七分(2.1g)。

用法用量

上?咀。水二鐘(400ml),煎一鐘(200ml),溫服。

功用

補中健脾,疏利濕熱。

主治

水泄注下,日夜無度,小便短少,口渴咽乾,腹中疼痛或變成赤白痢疾。

方義

此證中氣不充,脾濕壅遏。法當補中健脾,疏壅濕熱。故用蒼朮、白朮、茯苓、甘草等補中健脾;豬苓、澤瀉利小便,分消水濕;升麻昇陽氣上行,兼助柴胡、黃芩清熱;生草泄火;下多則亡陰,故佐歸、芍以助陰血。

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杏苑生春》:“加味茯苓湯,治水泄注下,日夜無度,小便短少,口渴咽乾,腹中疼痛,或變成赤白痢疾;法當補中健脾,疏壅濕熱。故用蒼朮、白朮、茯苓、甘草等補中健脾,豬苓、澤瀉利小便,分消水濕,升麻昇陽氣上行,兼助柴胡、黃芩消熱,生草泄火,下多則亡陰,故佐歸、芍以助陰血;蒼朮二錢,白朮三錢,茯苓—錢,甘草炙,五分,豬苓八分,澤瀉一錢,升麻五分,肉桂七分,柴胡六分,黃芩一錢,生草五分,川歸一錢,白芍七分;上?咀。水二鐘,煎一鐘,溫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