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生僻字,多音字(有三個讀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劗
- 部首:“刂”部
- 拼音:cuán jiǎn zuān
- 總筆劃:21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筆順】312135312135251113422
【王碼86/98】TFQJ
【鄭碼】MBLK
【倉頡碼】HCLN
【四角】22800
【unicode】22800
● 劗
zuān ㄗㄨㄢˉ
◎ 同“剪”。【子集下】【刀字部】 劗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在丸切《集韻》徂丸切,𠀤音巑。《玉篇》鬀發也。減也,切也。
又《唐韻》借官切《集韻》祖官切,𠀤音鑽。吳人謂髠發為劗。
又《正韻》子踐切,音剪。《前漢·嚴助傳》劗發文身之民也。《注》晉灼曰:淮南子云:越人劗發。劗與翦同。
又《讀書通》通作攅。《韓非子·用人篇》隨繩而𣂪,因攅而縫。
又通作鑽。《左思·魏都賦》鏤膚鑽發。
又《唐韻》借官切《集韻》祖官切,𠀤音鑽。吳人謂髠發為劗。
又《正韻》子踐切,音剪。《前漢·嚴助傳》劗發文身之民也。《注》晉灼曰:淮南子云:越人劗發。劗與翦同。
又《讀書通》通作攅。《韓非子·用人篇》隨繩而𣂪,因攅而縫。
又通作鑽。《左思·魏都賦》鏤膚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