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成鳥(繁殖羽):眼先、前額基部黑色,有一白色條帶橫於額前。耳羽黑色或黑褐色,白色的眉紋延伸至眼後。完整的白色頸圈與頦、喉的白色相連。胸前的黑色或黑褐色胸帶較寬,且一直環繞至頸後。翼下覆羽與腋羽白色(飛行時明顯)。頭頂、肩羽、翼上覆羽、三級飛羽灰褐色,背部至尾上覆羽亦為灰褐色。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黑褐色,飛羽羽乾和羽根(翮)白色,大覆羽羽端白色,形成較大的白色翼斑。尾羽黑褐色,外側的尾羽白色。胸帶以下、腹部、兩脅、尾下概白色。
成鳥(非繁殖羽):與繁殖羽相似,惟有黑色部分轉為暗褐色。
亞成體:如同非繁殖期的成鳥,上體的羽緣多黃色,形成閃亮的鱗片狀斑紋。
虹膜暗褐色;黃色的眼圈狹細而黯淡。嘴黑色,基部2/3為橙黃色(繁殖期),或者基部只有一點橙黃顏色(非繁殖期)。脛節、跗蹠和趾為鮮亮的橙黃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57-77g,♀60-81g;體長♂184-232mm,♀185-242mm;嘴峰♂19-22mm,♀19-23mm;翅♂130-146mm,♀136-146mm;尾♂72-87mm,♀74-185mm;跗蹠♂30-33mm,♀31-34mm。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小島、海岸灘涂、江河、湖泊、水庫、河口、內陸河流、農田、湖泊灘地、沼澤草甸和草地等。
生活習性
遷徙
部分夏候鳥,部分冬候鳥。長江以北多為夏候鳥,長江以南多為冬候鳥。春季遷到東北繁殖地的時間最早在三月上旬,秋季以9月上旬開始南遷。
習性
單獨或成小群活動。常見由3-5隻結成小群活動,時兒急走幾步,時兒停下來在泥灘
覓食,而後又急走幾步,邊走邊鳴叫。性情機警,不易接近。
食性
主要以龍虱、步行甲等昆蟲和幼蟲為食,也吃甲殼動物、蚯蚓等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植物嫩芽和雜草種子。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
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亞塞拜然,巴林,白俄羅斯,比利時,貝寧,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波札那,英屬印度洋領地,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蒲隆地,喀麥隆,加拿大,維德角,中歐南非共和國,查德,葛摩,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克羅地亞,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地,埃及,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法羅群島,芬蘭,法國,加彭,甘比亞,德國,加納,直布羅陀,希臘,格陵蘭,關島,幾內亞,幾內亞比索,匈牙利,冰島,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約旦,哈薩克斯坦,肯亞,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黎巴嫩,賴比瑞亞,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馬達加斯加,馬拉威,馬爾地夫,馬里,馬爾他,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馬約特島,黑山,摩洛哥,莫三比克,納米比亞,荷蘭尼日,奈及利亞,北馬里亞納群島,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勒斯坦,波蘭,葡萄牙,卡達,留尼旺島,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盧安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塞席爾,獅子山,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馬里,南非,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斯瓦爾巴島和揚馬延島,史瓦濟蘭,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多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美國,西撒哈拉,葉門,尚比亞,辛巴威。
游鳥:澳大利亞,孟加拉國,巴貝多,汶萊,中國,日本,韓國,賴索托,列支敦斯登,馬來西亞,蒙古,緬甸,紐西蘭,菲律賓,聖赫倫那,新加坡,泰國,特里尼達和多巴哥。
中國分布
東北、北京、河北、廣東(淇澳島)、廣西(沿海紅樹林地區)、西藏、青海(格爾木);偶然飛抵香港(深圳灣)、台灣(宜蘭蘭陽溪口、台北關渡、台中大肚溪口、台南四草等)(迷鳥)。
繁殖方式
繁殖於北半球北部,在亞洲東部烏蘇里江流域及中國北部和日本等地繁殖,繁殖期5~7月。營巢于海岸、湖泊、河流等水域岸邊沙石地上或河漫灘上灘沙石間的凹地。雌雄成對繁殖。到達繁殖地後即開始求偶成對,有的在遷徙途中即已成對。每窩產卵3~4枚,每天產卵1枚,亦有一天產1枚的。卵的形狀為梨形,長徑3.0~3.9厘米,短徑2.3~2.8厘米。孵化期23~27天,由雌雄親鳥共同孵卵。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拉丁學名
|
---|
1.
| 劍鴴指名亞種
| Charadrius hiaticula hiaticula
|
2.
| | Charadrius hiaticula tundrae
|
保護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