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道·劍魂是浙江諸暨 [引用日期2014-12-19] 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劍道劍魂
- 出版社:浙江諸暨出版社
- 作者:余龍江
- 引用日期:2014-12-19
劍,古之聖品。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被稱作“百刃之君”、“百兵之帥”。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皇侯將相,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劍為榮,充分彰顯武者的氣節,文人的風骨。古人不僅以劍抒懷作詩詠嘆,更佩帶操練。李白終生以劍匣相伴,十五歲在峨嵋學劍,自稱“我家青乾劍,操割有餘聞”。杜甫從二十歲開始挾劍浪跡天涯,表達自己“拔劍欲與龍虎鬥”的氣概。更有賈島的《劍客》:“十年磨一劍,霜雪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龔自珍《漫感》中道“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可見作者理想與現實難以交融的無奈。這些文人墨客雖然際遇有異,但無一例外長劍在身,詩劍相融,求索於滾滾紅塵。他們以劍樹身、明志、衛道,展現了劍文化的最高境界。在道教傳說中,劍能辟邪。由於冶煉技術所限,鑄造一把劍的難度較大,故寶劍成為了一種神化了的聖物。正如歐陽修《寶劍》所云:“此劍在腰間,百妖夜收形。奸凶與諂媚,膽破骨亦驚。”在我國的風水中,劍是最獨到的破解“陰,煞,病,勞”的寶物。在《當代風水》一書中寫道:“劍為王佩,取其勢,劍為凶氣取其凌,劍為青剛取其金,劍為器祖取其智。”但這鎮宅寶劍怎么擺放比較好呢?根據《王寶仙評宅》中說法:“劍於臥取意鎮宅,劍於廳取意招財,劍於廚取意無役”,可見古人對劍的特殊感情。劍在中國的歷史可追溯到商周,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被賦予極高的地位,所謂“王者劍”、“君子器”。劍貫穿了幾乎整箇中國歷史——君王賞賜、壯士互贈、姻緣定情、彪炳信義;也貫穿了古代文藝史——魚腸劍刺殺吳王僚、鴛鴦劍斷送尤三姐、林衝風雪夜仰天長嘆“何日裡重揮三尺劍”……歷史上名劍很多,能稱得上“天下第一劍”的當屬越王勾踐劍,這不僅因為那段可歌可泣的吳越歷史,更因為劍本身精絕於世的鑄造工藝,也一度成了難以破解的千古之謎。而青銅劍的鑄造與鋼劍鐵劍的鍛打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春秋戰國,越國的青銅鑄造已經比較成熟,與中原地區以禮器為主的作風不同,越國青銅鑄造以兵器為主,對比中原地勢開闊習慣戰車長矛,江南水陸交錯,短兵器應時而生。我國古代第一部手工藝專著《考工記》,在“桃氏為劍”一節中,詳細記載了青銅劍的製作方法:“臘廣二寸又半寸,兩從半之;以其臘廣之莖,圍長倍之;叄分其臘廣,去一以為首而圍之;身長五其莖長,重九鋝,謂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長四其莖之,重七鋝,謂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長三其莖長,重五鋝,謂之下制,下士服之。”這為當時社會什麼身份的人士佩多少重量、長度的劍有了嚴格的等級區分。隨著劍發展的歷程,人們不斷賦予劍更多的文化內涵,甚至成了文化的代表,正義的化身。《大戴禮·劍之銘》中說:“帶之以為服,動必行德,行德則興,倍德則崩。”可見只有仁者、德者、有道者才配擁有真正的寶劍。從劍的光芒中,我們仿佛又看到了江湖:兵刃碰撞,人馬嘶鳴的古戰場上,君王揮劍所指處,將帥提劍奮出。煙雨江南,吳越之地,自古便是劍氣縱橫之所在,以眾多的書香劍氣、文人墨客而享譽神州大地。血與火的鑄就,情與義的凝聚,使劍早已成為了一種精神象徵。劍的正義凜然與風雅氣度,讓我們陶醉於這片不朽的詩意之中。兩千多年來,句踐的“膽劍”精神,一直是激勵越地後人圖強奮進的精神支柱。從陸游的憂國憂民,秋瑾的俠肝義膽,到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無不打著“膽劍”的深深烙印。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當劍隨著主人們以及越國淹沒於歷史的荒煙古道,塵封於無盡的曠野之中後,依然劍魂不散、劍氣不絕。兩千多年後,歷經無數次金與火的冶煉,無數次血與淚的洗禮,終於練成了一道以越王句踐劍為代表、以“臥薪嘗膽”為核心的劍魂,我們留下了一筆沉澱千年的思想和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