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匣亭

劍匣亭

劍匣亭是一個旅遊景點,他位於江西省豐城市。劍匣亭名字的由來可以從字面意思來看,劍是指唐朝大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中記述的“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裡面挖出來的寶劍和劍匣,劍匣亭就是用來放置寶劍的地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530年
  • 位於豐城
  • 屬於:江西省
  • 重建:道光四年(1824年)
地理位置及修繕,地理位置,名字由來,外觀,外觀,正牆,

地理位置及修繕

地理位置

劍匣亭位於豐城市區沙湖東路沙湖公園內,園內小橋流水,樹木蓊鬱,景致很是怡人。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始建,道光四年(1824年)重建,亭內有一石劍匣,相傳為晉朝縣令雷煥掘獄基所得,內盛“龍泉、太阿”雌雄兩寶劍,此乃盛劍之石匣。劍匣亭為八角形,六立石柱,攢尖頂,高約10米,古色風貌,亭內中心放置“石匣”,長1.7米,寬0.5米,高1.2米,中開凹槽形,藏...亭前上額有一青石,鐫刻“劍匣亭”三字橫匾,並立一對石柱,鐫刻有“遺匣猶存懷故土,化龍今且伏何方”對聯。

名字由來

位於江西省豐城市區東部沙湖公園內,以紀念豐城寶劍的典故而建。亭中劍匣系晉代出土時原物,原在榮塘劍池。傳說,劍匣是晉時縣令雷煥掘獄基而得,內有兩把寶劍,劍取匣存。清道光《豐城縣誌·古蹟》載:劍匣,先是在劍池上草莽中,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知縣韓弼於嘉靖四十年(1561)升為南昌知府時,(匣)抬置學宮。又清劉鳴鶴《古劍匣記》云:“原匣存豐邑舊治,在豐水以西,石匣則移存於今治,儒學齋舍前,同齋漆公邊。愛指示石匣舉而置諸亭中,繞以欄。嘉慶十二年(1808)移尊經閣東為亭,覆之旋圮,道光四年(1824)縣丞姚敏德重建。”

外觀

外觀

劍匣亭為八角形,六立石柱,攢尖頂,高約10米,古色風貌,亭內中心放置“石匣”,長1.7米,寬0.5米,高1.2米,中開凹槽形,藏寶劍用。亭前上額有一青石,鐫刻“劍匣亭”三字橫匾,並立一對石柱,鐫刻有“遺匣猶存懷故土,化龍今且伏何方”對聯,寓意含蓄,筆墨勁秀。

正牆

劍匣後面正牆上,嵌有一塊青石板篆刻的亭碑,記載永平元年(291),雷煥為豐城縣令時掘獄基得劍的故事,劍匣由來等內容。亭周圍松柏蒼翠,古樸雅重。關於劍匣由來及移置,清同治《豐城縣誌·雜說》有載:“龍光書院志云:寶劍既掘,匣猷在池。明嘉靖間大旱,里人舊傳掘匣即雨,於是眾禱張雷祠,即起池土,果見一匣,底蓋相合如故,取蓋上岸,忽雷作,風雨聚至,頃刻泥沙擁穴,不敢復取,後蓋徙儒學明倫堂。”建國後,“文化大革命”中,劍匣亭被拆毀,石匣底損尚存。1982年,豐城縣人民政府興建沙湖公園,園中建一劍光亭,1987年,改名為劍匣亭,並將古劍匣移置劍匣亭內,供遊人觀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