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轉連
- 別名:劉昌發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湖南
- 出生日期:1912年9月11日
- 逝世日期:1992年10月28日
個人生平,個人榮譽,先進事跡,
個人生平
劉轉連:(1912-1992),男,漢族,1912年生,原名劉昌發,湖南省茶陵縣石陂村人。農民家庭出身。讀過4年多私塾,後放牛、耕田。
1931年2月任湘東南獨立師第3團副排長。
1932年8月任副連長。
1933年1月任紅8軍第22師第54團第4連連長。11月入瑞金紅軍大學學習。畢業後任湘贛第17師第49團營長。
1934年8月任第49團參謀長,參加湘贛革命根據地各次反“圍剿”作戰及西征。9月任紅6軍團第17師第49團團長。
1935年11月至1936年2月任紅6軍團第17師參謀長,1936年兼第17師第51團團長。率部參加長征。
1936年2月至7月任紅6軍團第17師師長。7月至10月任紅二方面軍第6軍模範師師長。率部參加開闢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鬥爭和反“圍剿”作戰。
到達陝北後,1937年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二期學習。
全國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9月起擔任八路軍第120師第359旅第717團團長。
1940年11月起擔任八路軍第120師兼晉西北軍區第359旅第718團團長。
1944年起擔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第359旅參謀長。參與領導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參加粉碎日、偽軍的“掃蕩”和“圍剿”,鞏固和發展晉西北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後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
1945年4月至6月作為陝甘寧邊區代表團成員出席中共七大。5月至8月任八路軍獨立第2游擊支隊司令員,奉命率隊南下。進至河南新安時,正值日本投降,旋即奉命轉赴東北。
1945年10月至1946年1月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359旅旅長。
1946年1月至5月任東北民主聯軍第359旅旅長。同年3月任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1旅旅長、哈北軍分區司令員。
1946年8月至1947年1月任中共合江省委委員、合江軍區副司令員。同年10月任佳木斯衛戍司令部副司令員。
1946年10月至1947年1月任合江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
1947年1月至5月任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1師師長。5月任中共松江省委委員。5月至6月任松江軍區副司令員。5月至8月任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2師副師長。9月至12月任東北民主聯軍第10縱隊第29師師長。
1948年11月至1949年4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第140師師長。
1949年4月至9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48軍副軍長、黨委常委。參加北滿剿匪、解放哈爾濱戰鬥、四平保衛戰、“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東北1947年夏秋冬季攻勢作戰和臨江、遼瀋、平津等戰役。
1949年8月至9月任中共贛南、贛西南地委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至1950年4月任江西贛西南軍區第二副司令員、黨委常委,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軍第二副軍長、黨委常委,
1950年4月至1951年3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兵團第48軍軍長兼贛西南軍區司令員、黨委副書記(至1952年4月)。1949年11月後任中共贛西南區委委員。
1951年7月至1952年8月任中共北江地委常委。
1952年4月至1954年11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41軍軍長兼粵東軍區司令員,1952年6月至11月任黨委副書記。
1954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副校長。
1957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戰役系,同年10月至1959年10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第3兵團副司令員。
1959年10月至1962年6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旅大警備區司令員。
1961年6月至1962年9月任警備區黨委第二書記。
1962年6月至1970年3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副司令員。
1962年9月至1967年3月任瀋陽軍區黨委常委。
1975年8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副司令員。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顧問。
1992年10月28日在廣州逝世。
著有革命回憶錄集《長征紅旗飄》
個人榮譽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是中共七大正式代表,中共十四大特邀代表。1982年、1987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先進事跡
遭遇降職不氣不餒立戰功
1945年6月,以三五九旅等部隊組成的八路軍南下二支隊在司令員劉轉連、政治委員晏福生率領下,離開延安,南 下抗日。部隊就要出發了,告別延安,告別黨中央,告別南泥灣這片火熱的土地,劉轉連的心情激動不已,他很想再見見毛主席,親聆主席的教誨和指示。這個願望很快實現了,毛主席親切約見了他和蘇進副旅長。談話中,主席講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前景、國際國內形勢以及組織南下部隊抗日的重大意義,對三五九旅的功績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也強調了部隊南下應注意的戰略戰術問題、政策問題、團結問題等等。毛澤東滿面春風,侃侃而談。不知不覺談了一上午,毛主席還興致勃勃地和他共進了午餐。在黨中央、毛主席的親自部署下,這支英雄的部隊,橫穿晉西北,翻越呂梁山,邊打邊走,渡過汾河,跨越黃河,很快進入河南省地界。
9月中旬,他們欣聞日本侵略者無條件投降的訊息。此時,正在南下途中的劉轉連線到上級命令,要他們停止南下,立即北上,向東北挺進。劉轉連率部輾轉穿行於敵偽的夾縫裡,人不卸甲,馬不停蹄,連續行軍近2個月,於初冬季節抵達瀋陽,部隊恢復三五九旅番號,劉轉連任三五九旅旅長,部隊擴充到7000多人。三五九直打到黑龍江,從南滿、東滿打到北滿,一路勢如破竹,1946年4月解放哈爾濱。之後,又相繼解放了安東(今黑龍江省密山市)、虎林、寶清、林口、雞西、富錦、勃利等北滿十幾個縣。三五九旅部隊所到之處,敵匪無不聞風喪膽,望風而逃。他們和兄弟部隊一道,將號稱“四大旗桿”的謝文東、李華堂、張雨新和孫榮久等土匪頭子一一擒獲或擊斃。
1947年1月,三五九旅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一師,劉轉連任獨一師師長。獨立第一師自始至終參加了三下江南的戰役行動,打了不少漂亮仗,但是,在葦子溝戰鬥中卻沒有打好。劉轉連這位身經百戰的勇將,這一次卻走了“麥城”。
1947年春,劉轉連奉命率獨一師部隊過松花江,向德惠方向前進,準備攻打從德惠出來增援靠山屯的敵人,以保證五師攻打靠山屯的戰鬥。他們拂曉渡過松花江,在向德惠開進途中,於當日下午接到命令,要他們立即調頭向西,於次日拂曉前到達指定地點靠山屯西北集結待命。於是,獨立一師部隊就前鋒變後衛,後衛改前鋒,又由東向西挺進。當晚,靠山屯守敵被殲。第二天拂曉,劉轉連率先頭部隊趕到靠山屯指定地點,後面大部隊和電台還沒有趕到,就由打靠山屯的五師轉來東總的電報,命令獨立一師立即南下截擊由農安出來增援靠山屯回竄的敵人。劉轉連和李信副政委沒等後繼部隊趕到,便立即出發,帶領一個營的先頭部隊,急行軍一天多,趕在回竄之敵的前鋒部隊之前。由於他們只有1個營,主力部隊在後面還沒上來,而敵人是一個師(八十七師)。他們雖然進行了激烈的戰鬥,消滅了一部分敵人,敵人主力部隊卻利用夜暗由向東改為向南跑掉了。
到了嘴邊的食物沒有吃上,眼看敵人一個師從眼皮底下溜掉,據說林彪當時氣憤之極,怒道:“師長應該槍斃!”然而,劉轉連也有說不出的委屈,他帶著先頭部隊一個營上去了,別的師領導帶著師主力在後面支鍋造飯,躲避敵機,致使師主力姍姍來遲而失掉戰機。但這話他怎么能講出口啊,無論如何,未能完成阻殲任務,作為師長的劉轉連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受到了嚴厲的批評,由獨立一師師長降職為獨立三師副師長。本來,由紅六軍團改編的三五九旅到東北後,擴編時至少應該考慮擴為一個縱隊(軍級單位),而實際上只改編成一個師。八路軍的一個旅,是紅軍隊伍壓縮後的大旅,當年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林彪到東北後不成了“東總”司令員嗎。據劉轉連後來在廣州休息時向家人回憶,在部隊發展問題上,林彪是有親有疏的,在東北時,三五九旅部隊發展受到限制,可能與此有關。他這個紅軍時期的師長、八路軍的旅長,到東北解放戰爭結束時,還是個師長。
劉轉連到獨立三師上任時,該師師長曹里懷就已經調走了。1個多月後,任副師長的劉轉連指揮獨立三師打北吉林外圍戰鬥,全殲國民黨第六十軍一個團,俘虜敵團長及其以下720餘人,受到東北民主聯軍劉亞樓參謀長的表揚,隨即任命他為獨立三師師長。劉轉連率領獨立三師又在韭菜坨子附近打了幾仗,連戰連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