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莊遺址(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莊遺址(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莊遺址,位於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陳化店鎮劉莊村,面積約150萬平方米,是新石器時代遺址。

劉莊遺址,南北長約1千米,遺址內涵屬新石器時代早期裴李崗文化,文化層厚0.70~1米,約8000餘年歷史。遺址內發現一個面約18萬平方米的古墓群,從出土的陶罐、陶奩、貝幣、銅壺等器物看,其年代跨度較大,是西周至漢代的古墓群。劉莊遺址出土遺物有石磨盤,呈鞋底形、梯形、牛舌形等,有的有足,有的無足,有的厚達10厘米以上,有的僅2厘米。劉莊遺址,是裴李崗文化的典型代表,對研究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以及裴李崗文化在中原的分布情況,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2013年5月,劉莊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莊遺址
  • 地理位置: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陳化店鎮劉莊村
  • 所處時代:新石器時代
  • 占地面積:約 1500000 m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0278-1-278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1975年,文物普查期間,劉莊遺址出土了石磨盤、石磨棒等裴李崗文化器物。
劉莊遺址
劉莊遺址俯瞰圖

遺址特點

劉莊遺址,位於鄙陵縣城區西南12.5千米、陳化店鎮二道河以南的一個土崗上,有些區域明顯高出地面,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寬約1000米,總面積約150萬平方米。劉莊遺址出土有石磨盤、石磨棒,都是裴李崗文化器物的典型代表。裴李崗文化是中原地區已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生產工具以磨製石器為主,其中以鋸齒刃石鐮、長條形扁平的雙弧刃石鏟和鞋底形的四足石磨盤最典型。是漢族先民在黃河流域創造的古老文化,也是華夏文明的重要來源。劉莊遺址文化層厚0.70~1米,是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遺址,約8000餘年歷史。
劉莊遺址
劉莊遺址
劉莊遺址,發現一個面積約18萬平方米的古墓群,從出土的陶罐、陶奩、貝幣、銅壺等器物看,其年代跨度較大,是西周至漢代的古墓群。
劉莊遺址
劉莊遺址
劉莊遺址證明,早在約8000年前,先民已在鄙陵定居,從事以原始農業、手工業和家畜飼養業為主的氏族經濟生產活動。

文物遺存

綜述
劉莊遺址出土遺物有石磨盤,呈鞋底形、梯形、牛舌形等,有的有足,有的無足,有的厚達10厘米以上,有的僅2厘米。還出土了兩端弧形刃石鏟和小石斧。出土陶器為紅陶,多為背水壺殘片。
石磨盤
石磨盤,現存鄢陵縣文化館。1975年,在劉莊遺址出土,屬裴李崗文化遺存。麥黃色砂磺石,盤前寬後,呈鞋底狀,有4足,長56厘米,高6厘米,厚2米,足高4厘米,前寬27厘米,後寬24厘米。為距今約8000年左右的原始人加工穀物的石器。
劉莊遺址
石磨盤
石磨棒
石磨棒,麥黃色砂磺石,棒呈稜柱形,長39厘米,直徑4厘米。為距今約8000年左右的原始人加工穀物的石器。
瓷壇
瓷壇,現存鄢陵縣文化館。1982年,在劉莊遺址出土。該壇為敞口,短頸,溜肩,鼓腹,平底。白地黑花,頸肩勾曲線紋和帶紋,腹部畫水草蟲鳥圖。為宋代文化遺存。

研究價值

劉莊遺址,是裴李崗文化的典型代表,對研究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以及裴李崗文化在中原的分布情況,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劉莊遺址
劉莊遺址遠景圖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劉莊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劉莊遺址位於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陳化店鎮劉莊村。
劉莊村

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劉莊遺址,路程約15千米,用時約24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