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退休教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義,男,1934年2月生,中共黨員,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退休教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義
  • 國籍中國
人物經歷,所獲榮譽,感人事跡,靠雙手來助人,“托起明天的太陽”,

人物經歷

劉義為了助學扶困,一根木棍,一個編織袋,一身舊衣服,成了他每天必備的裝束。前半生,他是置身於三尺講台的人民教師;後半生,他是幫助貧困家庭的黨員模範。

所獲榮譽

曾榮獲“河北好人”等榮譽。
2023年11月,入選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好人榜”。

感人事跡

靠雙手來助人

  劉義出生在抗戰時期,自幼受家庭薰陶,在心中播下了愛國的種子。新中國成立後,他刻苦努力,靠著救濟金、助學金,一步步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他常說:“是黨給了我一切,少年時家鄉養育了我,青年時國家培養了我,老年時社會保障了我。現在我能做的就是儘自己所能,全心全意回報社會。”“我走下講台時立過誓,餘生要靠雙手來助人。助殘助困,其實都是從助學開始的。”劉義老人說。在大半生教書生涯中,他目睹了許多學生因家貧而輟學的事,這些事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作為一名退休教師,他深知貧困家庭孩子讀書的不易,為了讓他們順利完成學業,老人萌生了靠拾荒來助學的念頭。一根木棍,一個編織袋,一身舊衣服,成了他每天的裝束。劉義不是環衛工,也不是以拾荒為生的人,而是一名想幫助更多人的耄耋老人。他20多年如一日,走街串巷,風雨無阻,撿拾紙箱子、塑膠瓶、酒瓶、易拉罐等廢品,換來的錢全都捐給了需要幫助的人。不能換錢的垃圾,他就清掃後分類放入街頭的垃圾桶。2001年他首次將1000元助學金,捐給了遷西縣上屋村國小。自此,老人一年四季穿著撿來的衣服,每天凌晨出門,不畏嚴寒酷暑,走街串巷,翻拾垃圾。“每彎一次腰,我就覺得能給困難的人多一份幫助。”這是老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20多年來老人靠拾荒攢下的8萬多元,資助了貧困學生和家庭500餘人。每一位了解和見過老人的人,無不對老人的大愛而感慨與動容,大家都稱他為唐山“白方禮”。

“托起明天的太陽”

  除了路南區,劉義老人的幫扶範圍還擴展到灤州市、遷安市、遷西縣、樂亭縣等地。2011年,老人在一次拾荒途中,偶然得知樂亭縣有個聾啞女孩麗麗(化名)生活困難、安裝不起人工耳蝸。於是,他通過熟人打聽到麗麗的家庭住址,特意給麗麗寄去500元錢,此後兩年他又陸續寄去近千元錢。儘管沒見過面,但小女孩記住了這位拾荒爺爺。2014年春節,安裝上人工耳蝸的小女孩專門給老人打來電話:“爺爺,謝謝您!”一句簡單的致謝,讓老人激動不已:“聽說孩子因為耳聾,以前都不會說話,沒想到她現在能和我說‘謝謝’了。”劉義在參加路南區2022年“十大文明標兵”頒獎時激動地說:“我不知道自己的身體還能撿多久,我能撿一天就撿一天,我能攢一份是一份,我要幫助更多貧困的孩子,用我90歲的肩膀托起明天的太陽!”如今,劉義老人年紀大了,身子骨不如以前硬朗,但是,他還是每天都堅持出去拾荒。他堅信,每彎一次腰,就能多掙一分錢,就能給需要幫助的人,帶去多一分的光亮。(責任編輯:高晟寒 趙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