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甫翼

劉甫翼,1887年出生,畢業於蘭州法政學校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甫翼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徽縣水陽鄉劉溝村人
  • 出生日期:1887
  • 逝世日期:1950
  • 畢業院校:蘭州法政學校 
個人履歷,人物生平,成就及榮譽,個人其它信息,

個人履歷

民國11年(1922),劉衛石自法政學校畢業,在老師的舉薦下來天水被隴南鎮守使孔繁錦留用,並去上海等地進行實業考察,購回造幣機,改造了原天水造幣廠的舊設備。不久,他自天水回到家鄉。徽縣盛產棉花,但棉農以手工脫棉籽非常困難,他苦心鑽研多次試驗,終於研製成了馬拉式軋花機,結束了徽縣棉農手工剝棉籽的歷史。此後又在家鄉與能工巧匠王滿(王福榮)合夥搞雕刻謀生計。他以大河的五花石為原料,雕刻出人物花卉、飛禽走獸、印章等各種工藝品,並配製出色澤厚重的印泥,使其產品銷往西安等地, 深受用戶好評。後來劉衛石憑手藝在西安度日,改制了一盞座式汽燈送給陝西綏靖公署主任楊虎城將軍,深得楊將軍歡心。
民國24年(1935)初,劉衛石赴南京謀生。臨走時在成縣購得一銅器,經考證為漢朝馬援將軍所用之酒爵,於是與上海德克虜伯工廠換得一部小型萬能工具機,運回南京研製環轉三動式電風扇。經反覆試驗,同年秋試製成功。民國24年(1935)10月8日,中華民國實業部以工字13584號發了專利證,南京《拓荒》雜誌將設計原理、樣機、劉衛石照片全部登載,一時轟動金陵。很快上海華生電器公司買去了專利。不久,他又試製成功羊毛旋剪機,專利權被俄商買去。劉衛石在南京的發明創造,並沒引起國民政府的重視。為了度日餬口,他在南京以雕刻金石銘章和工藝品接濟生活。
抗日戰爭爆發後,南京淪陷。1937年底他回到蘭州仍以手藝維持生活。當時後方戰略物資汽油奇缺,汽車多以酒精代替汽油使用。經苦心研製,劉衛石試製成了酒精機,將圖紙買給了徽縣泥陽酒精廠使徽縣酒精產量大增。此後,又在蘭州先後開辦水泥廠、鐵廠。抗戰後期至解放前夕,他與友人在酒泉開辦造紙廠,所產白紙和彩色紙深受用戶歡迎。

人物生平

劉甫翼一生在生活非常困難經費奇缺的情況下苦心從事發明創造,被當時報界譽為東方的愛迪生。其發明創造有環轉三動式電風扇、屋頂吊式電風扇、斜皮活軸式軋棉機、水動力軋棉機、馬力聯動式彈棉機、椿樹脂印刷油墨、新式印墨機、簡便播種機、新式瓦斯燈、錠子抽紡式紡紗機、河面水力發電機、速裁絨毯機、手搖編毛機、賽跑終點自動報時機、汽車行程除塵機、聯動水力麵粉機、羊毛旋剪機。其發表在《拓荒》雜誌上現能查到的論文有《松在工業上之用途》、《創造衛石環轉三動式電風扇圖說》、《創造汽車行程除塵機圖說》等。

成就及榮譽

劉衛石不僅在發明創造上成果豐碩,且多才多藝,擅長書法、雕刻、繪畫、寫作、考古、醫學、彈琴等。其雕刻的銘章和工藝品很有名氣,往往解除了其生活中的困厄。他給國民黨監察院長於佑任贈了一枚銘章,深得於先生讚賞。他尤擅長微雕,為國民黨陝西省主席邵力子雕刻一枚三寸石印章,在印章上微雕蘇軾《赤壁賦》全文,並飾以梅花,邵展視時四座驚嘆,視為珍品。後來還在一雙象牙筷子上精刻諸葛亮前後《出師表》,以放大鏡觀看,字型娟秀,刀筆雄健,京滬雕刻家無不叫絕。

個人其它信息

1950年秋,卒於酒泉家中,終年63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