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多次與韓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與地區的高教部門與相關學術團體進行學術交流。自幼從外祖父閻澍銘先生學儒習書,後師從中國書畫大師
徐北汀教授力攻篆書。部分書作散刊於諸多書報雜誌與高校若干內刊。曾獲“神州書法金杯獎”。多為國內外有關高校、政府、圖書館、醫院、工廠、商場、飯店、書刊及有關國際會議中心等題寫匾、額、題、字;多次應邀參加省級高教和地方性的書法大展,廣贊之
“篆書聖手”。其傳略及部分書作,被收入《世界華人藝術家名人錄》、《中國書畫藝術家長卷》和中國教育部中央教科院編撰的《科教興國之路(藝術篇)》、中國科協主編的《中流砥柱(藝術部分)》、《和諧西部》與《京奧藝典》等國家級或地方級的大型文獻。劉教授篆書所孜孜以求的是“極富山水國畫藝境”的形式意味,即多以藝術誇張的筆墨,來極力顯現著以水墨、點畫與線條等美術元素協和而成的“形象大于思想”的形體意味。單從間架結體來審視,“劉篆”多採用上擒下縱、上合下開、上聚下散、上密下舒、上重下輕、上繁下簡、上實下虛、上濕下乾、上徐下疾、上濃下淡、上屈下伸、上黑下白等外在化的形式特徵,來自然而然地蘊蓄著“繪畫靈動感” 的“參差而統一”、“異式而中和”、“對比而平衡”的諸多意味。這“諸多意味”相依相存、相約相剋、相輔相成,進而無限地釋發著“令人各以其情而自得”的禪韻美感。
(《藝術與繁榮》雜誌92期 責編:鄭好)
劉體篆
《龍之光》雜誌08(總)14期按:本文為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藝術教研室主任、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院傳統藝術研究員畢可鷹教授所撰,旨在從繼承與革新的時代高度,對獨步古今的“劉體篆”,就其美學成就、創作思想、藝術道路、風骨特質、個性技法等進行了總結、評論和推介;現予刊發,以備學界與藝界交流。
我的20餘年的書藝摯友劉玉學教授,學識淵博,氣質高雅,國學功底深厚,專長於書畫與儒學。他作為有關高校的學科帶頭人,多年教研於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等高校的“書畫美學”、“中國傳統文化學”、“寫作學”等學科,其科研、教學與藝術成果斐然,歷獲“人文名師”等稱號及諸多獎項獎勵。
劉教授自幼從外祖父閆澍銘先生學儒習書,後師從中國書畫大師
徐北汀教授力攻書畫,數十年來,甘守寂寞,筆耕不息。其篆作多刊發於諸種書報、雜誌、大典、文獻,又多現於國內外高校、市府、圖書館、商場、工廠、醫院、會議中心等企事業單位的題、字、匾、額,廣贊之“篆書聖手”之作。近幾年來,劉教授又應邀為國家級或部分級的多部有關“大典”或“文獻”,提供刊載諸多篆書力作,並應邀為國家主要領導人及部分老領導創作篆書,深受好評。
劉體篆的藝術造詣可謂多方面。在此,可借用“籠天地,挫萬物,自成面目”的論斷予以評述。
晉代著名藝理家陸機在其《文賦》中指出:“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就書畫領域而言,這可理解為:一個有造詣的書畫家,須以“以少總多,情貌無遣”(劉勰語)的筆墨造型,來充分表現其美學、藝術、文化、人生、品格、性情等多種生活積累所形成的獨特而高遠的“存在性境域”。從這種意義來講,繪畫難,學書更難。因此,古人又總結說:“學畫三年,學書十載”。這八個字所包含的甘苦,凡在書藝領域“下過苦功夫”並獲得特定成就的人,必各深有體驗。縱觀中國洋洋大觀的書法史,真正的“籠天地”而“開宗立派”並“挫萬物”而“自成面目”的書法家,不過數十人而已。為此,不仿追溯一下中國書史的足跡。上古時期,書畫同源,繼而形成篆書。篆書是漢字發展的第一階段,因為它還沒有脫離“物象圖形”,且“用筆結字”也較單一,筆畫多表現為“去直就曲”。秦始皇一統華夏後,大力推行“書同文”的政策,命承相李斯等人整理文字、統一書寫,並以國家法令的強制措施,頒行篆書,遂形成“秦篆”,即與“大篆”相對應的“小篆”。漢唐以來,由於“致用性”很強的隸書、楷書、行書與草書的日盛,篆書遂日漸退出了“國文聖字”的領域,僅在篆刻、碑額、字畫等“裝飾性套用”中占有一席“審美”之地,故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篆書名家極少。秦相李斯之後,僅有唐代李陽冰,清代
鄧石如、
趙之謙等人的篆作,堪與其他書體的大師名家相比。這就是說,中國書史上的篆書名家巨匠極其稀少,可喻之“鳳毛麟角”。爾今,劉玉學教授,以其深厚的國學功底、滄桑的人生積累、獨具的審美思維、紮實的書畫實踐、長年的嘔心瀝血,時代的遠見卓識,選定了篆藝作為主攻方向,獨步古今,另闢蹊徑,筆研不息,終於廣獲當今“篆書聖手”之譽。這不得不令人感配。
宋代書法大家黃庭堅指出:“自成一家始逼真”。縱觀劉教授的篆藝歷程,人們可清楚地發現,劉體篆既有嚴格的傳統繼承,又有鮮活的時代創新。
就傳統繼承而論,數十年來,劉教授孜孜不倦地廣讀古帖,專心致志地臨摹名帖,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集中精力,重點研習、借鑑、汲納了古代篆藝名作《中山王鼎》、《蔡侯鼎》、《曾侯乙鐘》和清儒
鄧石如、
趙之謙的篆藝筆墨、結構、章法與神韻。經過長期苦心研習與書藝踐行,終於形成了“自成一家”與“自成面目”的劉體篆風骨特色。
梁朝文論家鐘嶸在其《詩品》中指出:“不學古人,法無一可;竟似古人,何處著我;字字古有,言言古無;吐故吸新,其庶幾乎”,又指出“老手頹唐,才人膽大”,意即有才華的藝術家,必須敢於“去老求新”。從“與時俱新”而論,劉體篆的創新特色可概為三:
其一,用筆求新。劉體篆用筆施墨,一反傳統的消瘦與刻板之態,強化了起筆大器、腕力雄健、筆勢挺拔、虎頭蛇尾、大處落墨、小處虛駐、逆入平出、中鋒蓄勢、萬毫齊力、點畫端穩、線條大度、水墨傳神、筆筆嚴謹。這就強勁而有力地顯現了劉體篆在筆、畫、點、線“造型”上的藝術辨證力。這其中,多涵養著“用筆”的粗細、濃淡、黑白、虛實、長短、
曲直、藏露、強弱、剛柔、斷續、
方園、潤澀、枯榮、肥瘦、乾濕、巧拙、屈伸、徐疾、整散等多姿、多態、多勢、多象的藝術對照。尤其是筆末或字尾的飛白、淡收、淺出或虛駐,剛柔相濟,極有美感韻味,足以給人留下“形象再造”的藝術空間。
其二,結構求新。劉體篆的結字構形,多由上緊下松、上重下輕、上繁下簡、上整下散、上擒下縱、上合下開、上穩下險、上正下奇的架構取勢而成。這就形成多視覺的“背相取勢”之美與多層面的“疏密相間”之妙。與之相應的是,劉體篆的構字之妙,還在於大力追求著“陰陽協和”的藝術效應,即字字結體均有模糊處,即“陰筆”;亦有清純處,即“陽筆”。具體來看,起筆、交筆、接筆或密筆之處,多呈水陰或晦朦之狀,或如潑墨,或似霧染;而主筆前段、行筆中段、筆線之末或字尾之處,多呈清晰或爽朗之狀,或如青鬆勁竹,或似奇峰懸川。“陰筆”,有助於誘發觀者的想像、聯想與幻想,從而形成各具“境域”的形象思維,進而激發人們對篆書意境的再創造、再補充或再延伸;而“陽筆”,則有助於突出篆字各自的主導性特徵,從而形成觀者對篆字“語境”的定勢思維,進而強化其主旨。“陰筆”與“陽筆”巧構而合,足以生動而巧妙地拓展篆字的境界,極大地釋發中國傳統美學在篆書中的辯證能量。依此可見,劉體篆的結構求新,在創意賦形過程中,不僅嚴格地遵循了中國傳統的“六書”規範,而且又根據現代審美抒情的需求,對篆書的“結體構形”進行了大膽的突破與探索,為古老的篆書注入了極富現代美學“意味”的新奇而靈動的藝術生命。
其三,章法求新。劉體篆的精品力作,多根據具體字形“傳情表意”的需要,在謀篇布局上,致力於突破傳統篆書的平板,時有巧思,常有妙想,多有奇趣。如2×4尺橫幅《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其中的“水”字突然橫倒,似流如淌,遂形成作品整體視象的“縱橫輝映”之美;又如2×2尺方幅《江山多嬌》,其中“嬌”字的“女”偏旁予以誇張變形並趣下勢返向上而包圍“喬”旁,遂形成江山“一流”的“向心”之感;再如2×2尺方幅《杏花春雨江南》,其中的“杏”、“雨”、“江”三字,結體小巧,如奴似仆,而“花”、“春”、“南”三字結體誇大,“春”字更大,如君似主,遂突出了作品“春”的主導性意境。上述諸種謀篇布局,有效地擺脫了傳統篆作在章法上的刻板之“苦”,為篆藝溶入了山水國畫的章法美與傳統篆刻的裝飾美。這不禁令人玩味無窮,拍案叫絕。
劉體篆的藝術風骨,雄健壯闊,象雄山巨谷的懸川瀑布,水煙縹緲,氣象萬千,蕩氣動魄;劉體篆的藝術旋律,象
貝多芬的樂章,雄渾跌宕,大氣磅礴,攝人心性。唐代傑出的美學家司空圖在其《二十四詩品》中指出:“積建為雄,真體內充,具備萬物,橫絕太空”。此論所指向、所強調、所突出的是“雄渾為極”的藝術原則。對於書藝而言,有史以來,篆書用筆多消瘦,點畫少鮮活,章法欠靈動,且形成定勢模式,如若有所突破或創新,談之何易。值得稱道的是,在“與時俱進退”的當代,劉體篆無論是用筆施墨,章法結構,還是構思創意,均獨得“雄渾”之境,可謂“籠天地,挫萬物,自成面目”者也。
2008年8月
“劉體篆”
精品載入《鑑藏》等名家藝術書刊
【本刊2011年5月訊】 中國政法大學國學教授、國務院國禮書畫特供藝術家、南華工商學院國貿教授委員會委員長劉玉學先生,應邀將近幾年來所創作的“劉體篆”精品載入《鑑藏》、《世界藝術家》、《中國當代藝術收藏指南》等名家書畫刊物。
《鑑藏》藝術雜誌,為中國外交筆會與世界華人聯合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由中國經濟文化出版社出版,在國內外廣有盛名。該刊在2010年第9期目錄前用四個彩版所刊發的“劉體篆”有《博雅》、《漁樂》、《厚德載物》等13幅力作。《中國當代藝術收藏指南》,為中國文化管理學會主辦,由中國科學藝術出版社出版,旨在“帶來中國藝術品投資收藏市場的繼續升溫”(引自該《收藏指南》前言)。載入該典的“劉體篆”主要有《天道酬勤》、《博學雅教》等4幅精品。《世界藝術家中國專號》,由世界藝術家聯合會與世界華人企業家協會聯合主編出版,該“專號”在目錄前刊有“劉體篆”的力作《和》,另有三個彩版刊有《蘇軾·水調歌頭》、《王維詩名句》、《張志和·秋思》等5幅篆作。
上述出版物,對“劉體篆”的藝術風骨特質均附有指要性的評論,評論指出:“劉篆大力追求的是‘有意味形式’的神韻,書中有畫,書畫合一,‘人們將各以其情而自得’。劉體聖篆,大氣淋漓,氣韻雄渾,自出風骨,書壇獨幟,直追秦相李斯及唐儒李陽冰之篆風。”
(《龍之光》2011年19期記者:劉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