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樂恆

劉樂恆

劉樂恆,男,廣東東莞人,博士,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樂恆
  • 畢業院校香港科技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哲學
  • 籍貫:廣東東莞
  • 任職院校武漢大學
人物經歷,研究領域,開設課程,學術編著,出版圖書,主要論文,科研項目,社會兼職,獲獎情況,

人物經歷

暨南大學中文系(基地班)學士(2003)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中國哲學博士(2010)
曾訪問多倫多大學東亞系(2010);並在美國西肯塔基大學講授中國哲學英文課程(2013)
武漢大學“中國哲學心性問題的現代性闡釋”青年團隊負責人(2016-)
《儒家文化研究》學刊編委(2017-)

研究領域

1、現代新儒學
2、中國哲學心性論
3、中國哲學與中國哲學史

開設課程

1、中國哲學史(上、下)(哲基班、人文班)
2、現代中國哲學(哲基班、哲院碩博班)
3、四書研讀(國學本科班、哲基班、全校公選課)
4、國學通論(國學本科班)
5、書法篆刻(國學本科班)
6、宋明理學原著選讀(哲學碩博班;與文碧方教授合上)
7、中國哲學原著選讀(哲學碩士班;與吳根友、秦平教授合上)
8、中國哲學方法論(哲學碩博班;與儲昭華、連凡教授合上)
9、二十世紀中國哲學思潮(哲學碩博班)註:主講現代新儒家哲學
10、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哲學碩博班)註:主講現代新儒家的文化哲學

學術編著

1、《現代新儒家易學思想研究》,商務印書館,2018年。
2、《大家精要·馬一浮》,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
3、《中國哲學心性問題的現代性闡釋》(主編),嶽麓書社,2017年。
4、《馬一浮六藝論新詮》,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5、《伊川理學新論》,嶽麓書社,2014年。

出版圖書

  • 沒有更多了
作者名稱:劉樂恆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
《馬一浮》講述我國現代著名思想家、詩人、書法家馬一浮的生平以及學術成就。著重闡述他的現代新儒學成就——六藝論,從六藝作為意義機制、判教系統,六藝互攝論,六藝論的當代價值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展示出其發揮孔子仁學義蘊,試圖解決近現代社會意義迷失的危機,安頓人們身心性命的學術初心。 劉樂恆,198...

主要論文

1、《“內聖轉外王”:儒家政治哲學的新視野》(2.5萬字),《齊魯學刊》,2018年8月(待刊)。
2、《感通·生生·性情——唐君毅心學觀重探》(2.8萬字),《陽明學研究》,第3期,2018年。
3、《“超越”、“能夠”與“應當”——唐君毅早年對於心性本體的體證》(2.3萬字),《東方宗教》,2018年。
4、《王陽明“良知”說的感通之維》,《人文論叢》,2017年,第2期。
5、《“感通”與“形上”——唐君毅〈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對於心性之維的揭示》(2萬字),載《中國哲學心性問題的現代性闡釋》,嶽麓書社,2017年。
6、《道德主體性是現代新儒學核心論題》,《社會科學報》,2017年6月20日,第2版。
7、《“感通形上學”——晚年唐君毅對心性問題的論證》,《宜賓學院學報》,2017年,第2期。
8、《心·感·觀——論馬一浮與唐君毅人文思想的相承性》(3萬字),《眾里尋他千百度——中國哲學的理念與方法新論》,上海書店出版社,2017年版。
9、《馬一浮與唐君毅人文思想的對比與會通——兼論現代新儒學的分系問題》,《二十一世紀當代儒學論文集Ⅱ:儒學的全球化與在地化》(台灣),2016年。
10、《當代儒學復興之路及其三個誤區》,澎湃新聞“思想市場”欄目,2016年4月28日。
11、《〈老子〉道論背景下“慈”的思想》,上海師範大學《東方宗教》,2016年。
12、《論馬一浮的中西哲學觀》,《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2016年。
13、《唐君毅與牟宗三對伊川理學的理解與闡釋》,《宜賓學院學報》,2015年第3期。
14、《論馬一浮的詩學觀及其佛教維度》,《人文論叢》,2015年第1輯。
15、《六經開啟出來的意義機制與生活世界——馬一浮六藝論疏解》(3萬字),《二十一世紀當代儒學論文I:儒學之國際展望》(台灣),2015年。
16、翻譯:Mutual Concealment Between Relatives Revisited: A Response to Liao Mingchun and Liang Tao,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46(3): 67–95, 2015。作者:郭齊勇、張志強;第一譯者:劉樂恆;第二譯者:王林偉。
17、《中西文化的對話與融通——訪比利時魯汶大學戴卡琳教授》(第二作者,與肖航合撰),《哲學動態》,2014年3月。
18、《論張載哲學中的“感通”問題》,《人文論叢》,2014年卷。
19、《〈程氏易傳〉論道與政的關係》,《政治思想史》,2014年第4期。
20、《唐君毅感通思想概述》,《宜賓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
21、《唐君毅易學思想中的“感通”問題》,《周易研究》,2014年第3期。
22、《復性與創性——疏解馬一浮與熊十力關於〈周易〉思想的辯論及其意義》,《哲學與文化》(台灣),2014年11月。
23、《論孟子的“外推”思想》,《哲學與文化》(台灣),2013年第6期,第163-178頁。
24、《馬一浮六藝互攝論析論——以詩教和易教為中心》(2.6萬字),《漢學研究》(台灣),2013年第4期。
25、《程頤性理說新詮——兼對牟宗三之程頤研究的省察》,《現代哲學》,2013年2月。
26、《孟、莊養心工夫的對比與融合》,《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3年1月。
27、《一個本源而本真的意義機制——馬一浮六藝論新詮》,《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9月。
28、《叢林制度與儒家禮制》,載《佛教與管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29、《從“變化氣質”到“刊落習氣”——闡釋馬一浮融攝儒佛的現代新儒學工夫論》,《人文論叢》2011年卷。
30、《簡易視域中的朱陸之辨——論馬一浮對宋明理學兩大系的融通與判析》,《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
31、《意義的本真、變異與衍生樣式——馬一浮六藝判教論新詮》,《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
32、《〈物不遷正量論〉辨析》(2.7萬字),《漢學研究》(台灣),2010年。
33、《馬一浮論老子與道教》,《當代儒學研究》(台灣),2009年。
34、《馬一浮與現代新儒家》,《浙江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
35、《〈易外別傳〉初探》,《弘道》(香港),2005年6月。

科研項目

在研:教育部項目“陽明心學的歷史淵源及其近代轉型”子課題“現代新儒家對陽明學的繼承與開拓”

社會兼職

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趙法生教授主持之中華家教家禮微信群《論語》講座(2016年至今)

獲獎情況

第五屆“劉靜窗先生現代新儒學研究青年教師獎”,武漢大學哲學學院,2014年3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