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評

劉智評,男,新加坡劉氏基金會主席,曾任新加坡豐永大公會會長、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會長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智評
  • 出生日期:1948年
人物經歷,主要貢獻,社會公益,個人生活,

人物經歷

1948年,劉智評出生在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他剛剛滿月,父親就告別家鄉南來新加坡謀生,在同鄉開的當店做火頭將軍(廚師)。
1956年,劉智評跟隨母親來新加坡與父親團聚,插班進入一間鄉村學校——華廈國小讀書。
1986年,劉智評獨自出來創業,創辦了順發金莊,做金首飾生意。
1990年代,他和三位朋友一起投資咖啡店,獲利頗豐。後來又自己單做,買賣產業,積累了財富。

主要貢獻

1983年,在父親的帶動下,劉智評加入客屬劉氏公會。自此,他開始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先後加入了茶陽(大埔)會館(1986年)、劉氏總會(1995年)、南洋客屬總會(1998年)、豐永大公會(1999年)、宗鄉總會(2013年)等,並在這些宗鄉社團服務,時間長達二三十年。在此期間,他擔任多個公會的重要職位,將大量時間和精力都奉獻給了這些社團。
服務社團三十多年,劉智評為這些社團的發展出錢出力,也帶領著這些社團經歷了因社會環境改變社團轉型的過程。1998年,他加入南洋客屬總會擔任財政,當時客總的經濟窘迫,他多次個人先墊付運作經費,幫忙客總度過難關。2007年,時任客總副會長的他積極捐款支持會長何僑生對客總會所大廈進行翻新,翻新後的會所租金收入大幅提升,改善了客總的財務狀況,經濟的穩定也促進了客總會務的發展。2004年,客屬劉氏公會位於芽籠24巷的會所遭遇大火,身為會長的他帶頭捐款5萬新幣,籌款20多萬重修了會所。
2008年,茶陽(大埔)會館慶祝成立150周年,劉智評擔任慶典籌委會主席,先後奔赴中國四省邀請客家表演團來新加坡參與慶典活動,先後舉辦了“客音客韻客家情”文娛之夜、愛心畫展、愛心書法展、“客家美食香滿城”美食節、“客家丰采” 照片展等一系列客家文化活動項目,聯歡晚宴邀請李顯龍總理擔任主賓。還配合會慶出版三本新書——《大埔民居》、《永遠說不完的課題——客家文化論集》和《小荷尖尖》。同年,豐永大公會(管理豐順、永定和大埔三邑人的墳山祠堂的機構)計畫發展三邑祠地段。此計畫歷時8年,於2015年建成。

社會公益

2015年,劉智評成立劉氏基金會(Lew Foundation),將自己的部分產業收益投入這個基金,專門用作慈善事業。截止2020年1月,他以劉氏基金會的名義先後捐給安德烈護理中心400萬(2016年)、全國腎臟基金會(NKF)200萬(2018年)、衛理福利服務(MWS)療養院—油池200萬(2018年)、同濟醫院50萬(2019年)等多筆大額善款,捐給其他一些機構比如老人院、醫院、社區等的善款更是不勝枚舉,受益對象不分種族與宗教。此外,他還在祖籍地大埔縣捐款300萬人民幣修路、修橋、建醫院、幼稚園等。
2019年,大埔縣教育發展基金會積極籌措資金,開展獎教獎學助學活動,劉智評先生捐款200萬元。
2023年5月18日,愛心企業到縣福利院開展慰問活動,嘉棣公益互助會劉智評先生向福利院捐贈了愛心資金、大米等總計20000元。

個人生活

劉智評,8歲跟隨母親從中國南來新加坡投奔父親,13歲踏入社會歷練,38歲開創自己的事業。作為家裡的長子,劉智評很小就承擔起照顧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的責任,洗衣、做飯、做家務。國小畢業後,他考入海星中學,但因家裡負擔重,唯讀了一年就輟學回家。當時,父親已經開始和叔伯輩親戚一起出來創業,盤下半間店做金飾生意。輟學後的他先是和母親擺了兩年地攤,1963年開始跟著父親在金店做事。劉智評育有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