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福(如榔村黨支部書記)

劉昌福(如榔村黨支部書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昌福,59歲,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龍溪鄉如榔村黨支部書記。2002年,當選重慶市人大代表,2005年被評為“重慶市勞動模範”,2007年獲“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0年來,他帶領村民在大山懸崖絕壁上鑿出公路,修建學校,引來水電、發展產業,把一個邊遠貧窮的落後山村變成了和諧新農村,村民走上了文明致富之路。他成為重慶市惟一來自邊遠山區和民族地區的黨的十七大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昌福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重慶
  • 出生日期:1955年
  • 職業:村黨支部書記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

人物生平

十多年來,帶年近六旬的劉昌福領村民引電入村、開鑿公路、修建學校、發展產業,讓如榔村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主要成就

如榔村全村1000多人,世居在海拔1200多米的高寒山區。村子三面是懸崖,只有3條羊腸小道通往外面。進入21世紀,這裡還有九成村民沒到過縣城。化肥弄不進來,穀子賣不出去,直到上世紀90年代,如榔村年人均純收入還只有可憐的200多元。姑娘們都嫁到外頭去了,如榔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光棍村”。1997年以前,如榔村的夜晚還是漆黑一片。縣供電部門曾多次來村里勘測,終因電線桿無法抬上山,解決用電問題屢屢擱淺。“咱如榔村窮,但只要大伙兒擰成一股繩,引電入村不能算是天大的難事!”劉昌福四處籌措了5萬元,購齊電線等材料。村民們被他的決心打動了,決定用繩子把電線桿子拽上山來。16個大漢一組,一天抬一根上山。一年後,如榔人終於結束了用煤油燈的歷史。
全村通電後,劉昌福又領著村民趕修村國小。他們將水泥、河沙、鋼筋背上山,又把在外面租的一輛拖拉機拆散了背進村里,再組裝起來拉石頭。幾個月後,140多名學生第一次坐進了能擋風遮雨的教室。到2006年,村里已有5名學生考上了大學。走出大山,是幾代如榔人的夢想。難題又擺在了劉昌福的面前,但他毫不含糊:“拽”也要“拽”出一條致富路來。劉昌福跑到鄉里、縣城去爭取,可有些幹部不敢明確表態支持。還有熟悉當地地形的人警告他說,要修這條路,至少得準備20口棺材。面對壓力和質疑,劉昌福沒有退縮。在審慎研究方案的基礎上,1999年正月初一,他領著400多村民進山修路。用鋤頭、鐵錘、鋼釺和自製的炸藥,如榔人硬是在峭壁上辟出一條路來。有整整5公里路,是村民們用繩子吊在半空,一錘一錘鑿出來的。2000年3月5日,這條被村民稱為“通天大道”的公路終於建成了!
為了尋找更多的致富門路,經劉昌福和村黨支部一班人積極爭取,縣林業局扶持如榔村建起了優質板栗、核桃等林果基地。劉昌福還帶頭從外地引進良種山羊和種豬發展畜牧業,使全村養殖生豬和山羊達到4000多頭(只)。到2006年,如榔村年人均純收入接近2000元,家用電器入戶率超過80%,八成村民喝上了自來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