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慶(北宋武將)

劉延慶(1068—1127),北宋保全軍(今陝西志丹)人。北宋武將,出身將家。與西夏作戰,以功累遷鄜延路總管、馬軍副都指揮使。宣和間,從童貫鎮壓方臘起義。宣和四年(公元1122),以宣撫都統制參加燕山之役,督兵十萬屯於盧溝(今北京西南)南,不戰自潰,盡失熙寧、元豐以來軍儲,貶筠州安置。旋復起用,靖康之變時,部兵守京城,城破遁走,被追騎所殺。其子劉光世,遇敵便跑,沒有戰功,被稱長腿將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延慶
  • 出生地:陝西志丹
  • 出生日期:1068
  • 逝世日期:1127
  • 性別:男
簡介,史籍記載,小說角色,

簡介

北宋宣和四年(1122),他以宣撫都統制之職,統兵十萬北攻打遼國。行軍中,紀律渙散,部伍不整。行至良鄉(今北京市西南良鄉鎮),遇遼軍南下阻擊。兩軍交戰,宋軍大敗,劉延慶關閉營壘不敢再戰。部將郭藥師建議,乘虛襲取燕城,延慶即派部將高世宣與藥師率部前往,命第三子劉光世率部為後援。郭藥師等攻入燕城,與遼軍巷戰。因劉光世不按時趕到,郭、高二將失援,郭藥師敗退,高世宣戰死。劉延慶退軍屯於蘆溝河之南。遼軍以計虛張聲勢,劉延慶恐慌燒營南奔,士卒自相踐踏死者百餘里,使宋朝廷自宋神宗時所積蓄的軍資喪失殆盡。劉延慶退守雄州(今河北雄縣),朝廷以他喪師之罪,貶至筠州(今江西高安縣)安置。不久,起復為鎮海軍節度使。靖康元年(1126),金兵大舉攻宋都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劉延慶奉命守城。城破,他率兵萬餘逃走。逃到龜兒寺,被追騎所殺。

史籍記載

劉延慶,保全軍人。世為將家,雄豪有勇,與西伐,立戰功,積官至相州觀察使、龍神衛都指揮使、鄜延路總管。遷泰寧軍節度觀察留後,改承宣使。破夏人成德軍,擒其酋賞屈,降王子益麻黨征。拜保信軍節度使、馬軍副都指揮使。從童貫平方臘,節度河陽三城。又從北伐,以宣撫都統制督兵十萬,渡白溝。
延慶行軍無紀律,郭藥師扣馬諫曰:“今大軍拔隊行而不設備,若敵人置伏邀擊,首尾不相應,則望塵決潰矣。”不聽。至良鄉,遼將蕭乾帥眾來,延慶與戰,敗績,遂閉壘不出。郭藥師曰:“乾兵不過萬人,今悉力拒伐,燕山必虛,願得奇兵五千,倍道襲取,令公之子三將軍簡師為後繼。”延慶許之,遣大將高世宣與藥師先行,即入燕城,乾舉精甲三千巷戰。三將軍者,光世也。
渝約不至,藥師失援敗走,世宣死之。延慶營於盧溝南,乾分兵斷餉道,擒護糧將王淵,得漢軍二人,蔽其目,留帳中,夜半偽相語曰:“聞漢軍十萬壓吾境,吾師三倍,敵之有餘。當分左右翼,以精兵沖其中,左右翼為應,殲之無遺。”陰逸其一人歸報。明旦,延慶見火起,以為敵至,燒營而奔,相蹂踐死者百餘里。自熙、豐以來,所儲軍實殆盡。退保雄州,燕人作賦及歌誚之。朝議延慶喪師,不可不行法,坐貶率府率,安置筠州。契丹知中國不能用兵,由是輕宋。
未幾,復為鎮海軍節度使靖康之難,延慶分部守京城,城陷,引秦兵萬人奪開遠門以出,至龜兒寺,被追騎所殺。
(《宋史》卷三百五十七·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小說角色

劉延慶,陝西路保全軍人。出身將門,十餘歲從軍。因為武藝出眾,在紹聖年間選調為班直侍衛。後入朱仙講武學堂。卒業之後,升為御武校尉。紹聖五年入拱聖軍任指揮使。
宋遼戰爭中,追隨姚兕參與深州攻防戰,在護樵時與遼軍發生戰鬥。據傳此戰中為遼兵所追,左支右絀,後得田宗鎧與荊離救助,方得回城。遼軍攻城時,負責防守西城,一度軟弱動搖,後為同僚所激發,試圖墜城阻止遼人焚燒城門,未能成功。
在《新宋》中,劉延慶延續了其膽小,投機的性格。但受時代影響,作戰時尚能遵守軍令,不棄袍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