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崇炫,1959年11月出生於浙江嵊州,美國地質學會會士,南方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講座教授。
劉崇炫於1978年考入浙江大學,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學位;1992年赴美國留學;1994年獲得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碩士學位;1998年獲得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學位,之後擔任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2000年至2003年擔任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研究員;2003年至2006年擔任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資深研究員;2006年至2015年擔任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首席科學家;2015年擔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2016年擔任南方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講座教授。
劉崇炫長期從事污染物在地下水和土壤中的遷移、轉化和降解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崇炫
- 出生地:浙江嵊州
- 出生日期:1959年11月
- 畢業院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主要成就:2011年當選為美國地質學會會士
- 學歷:研究生
- 學位:博士
人物經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 學術論著
刊發時間 | 論文名稱 | 期刊名稱 |
---|---|---|
2016年 | Nitrate bioreduction in redox-variable low permeability sediments | 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 |
2015年 | 99Tc(VII) Migration, Reduction, and Redox Rate Scaling in Naturally Reduced Sediments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5年 | Pore-scale process coupling and effective surface reaction rate | Reviews in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
2015年 | Pore- and continuum-scal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subgrid transport heterogeneity on redox reaction rates |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
2015年 | Accelerating the spin-up of the coupled carbon and nitrogen cycle model in CLM4 | Geoscience Model Development |
2015年 | Simulations of ecosystem hydrological processes using a unified multi-scale model | Ecological Modeling |
2014年 | Effect of subgrid heterogeneity on scaling geochemical and biogeochemical reaction rates, a case study of U(VI) desorption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3年 | Scale-Dependent Rates of Uranyl Surface Complexation Reaction in Sediments |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
2013年 | Transport and retention of engineered nanoporous particles in porous media: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 and flow dynamics |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
2011年 | Multi-species diffusion models: A study of uranyl species diffusion | Water Resource Research |
參考資料: |
- 承擔項目
時間 | 項目名稱 | 項目來源 | 承擔角色 |
---|---|---|---|
2020年1月—2023年12月 | 有色金屬礦區地下水污染技術體系 | 國家重點研發計畫 | 參與 |
2020年1月—2023年12月 | 粵港澳大灣區灌溉現場安全利用技術與集成工程示範 | 國家重點研發計畫 | 參與 |
2019年11月—2023年8月 | 創新型水處理先進材料研發與技術集成 | 深圳市人才專項 | 贊助 |
2019年1月—2023年12月 | 過渡帶和界面水文生物地球化學的動力學過程及其對地球關鍵帶物質轉運轉化的影響機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 贊助 |
2019年12月—2022年11月 | 茅洲河水體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集成及示範 | 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究計畫 | 參與 |
2016年1月—2021年12月 | 環境水文地質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 | 第二核心成員 |
2016年1月—2019年12月 | 重力和地表水交通作用對遷移轉化的和影響預測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曲面項目 | 主持 |
2016年9月—2018年8月 | 城市固體排放資源化技術與管理重點實驗室 |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 | 贊助 |
2014年—2017年 | 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區水文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動力學 | DOE | CO-PI |
2011年—2014年 | 納米多孔矽酸鹽顆粒的保留/釋放及其對放射性核素遷移率的影響 | 美國EPA/NSF/DOE聯合研究項目 | 負責人 |
2009年—2013年 | 微環境和過渡區在地下反應性污染物運輸中的作用 | DOE/地下生物地球化學項目 | CO-PI |
2008年—2011年 | 納米多孔矽酸鹽顆粒的保留/釋放及其對放射性核素遷移率的影響 | 美國EPA/NSF/DOE聯合研究項目 | 負責人 |
2006年—2011年 | 控制自然衰減和工程修復的多尺度質量轉移過程:以漢福德 300 個區域鈾羽流為重點的 IFC | DOE/環境修復科學計畫 | 共同主要負責人 |
2006年—2009年 | 微觀質量轉移對鈾反應性和穩定性的影響 | DOE/環境修復科學項目 | 負責人 |
2006年—2009年 | 亞地下環境中的鎝和鐵生物地球化學,重點研究漢福德地區 | DOE/環境修復科學計畫 | 聯合負責人 |
2003年—2006年 | 質量轉移對生物利用度和鈾(VI)生物轉化動力學速率的影響 | 美國能源部 (DOE) | 負責人 |
2003年—2006年 | 受污染地下沉積物中吸附的 90Sr 的礦物學駐留和解吸速率:對未來行為和地下穩定性的影響 | DOE/環境管理科學計畫 | CO-PI |
2002年—2005年 | U(VI)吸附-解吸過程表征及模型升級 | DOE/環境管理科學項目 | CO-PI |
2001年—2004年 | Fe(III) 和硝酸鹽存在下反應性傳輸對 U(VI) 還原的影響:對生物修復/生物屏障固定 U(VI) 的影響 | DOE/自然和加速生物修復研究計畫 | PI |
2001年—2004年 | Fe(II)誘導的異化細菌金屬和放射性核素還原抑制:細胞表面沉澱物的作用和反應性 | DOE/自然與加速生物修復研究計畫 | CO-PI |
2001年—2004年 | Fe(III)還原菌與F(III)氧化物間的相互作用 | DOE/基礎能源科學項目 | CO-PI |
參考資料: |
人才培養
- 講授課程
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授予單位 |
---|---|---|
2004年 | 基礎能源科學研究傑出貢獻獎 | 美國能源部 |
2011年 | 美國地質學學會會士(GSA Fellow) | 美國地質學學會 |
2019年 | 優秀書院導師 | 南方科技大學 |
參考資料來源: |
社會任職
時間 | 擔任職務 |
---|---|
2019年—2023年 | 環境污染過程與基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南開大學)第三屆學術委員會委員 |
2023年 | 中國土壤學會榮譽副理事長 |
- | 深圳市城市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技術與管理重點實驗室主任 |
- | 《地球和空間化學(ACS Earth and Space Chemistry) 》副主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