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崇墓

劉崇墓

劉崇墓位於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城北大關東側段莊西部,發掘於1988年8月,屬東漢中期偏晚,距今近兩千年的歷史。它是近年來我國發現的漢代墓葬中規模最宏大、形制最奇特、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磚石結構墓穴,猶如一座“地下迷宮”,河南僅有,全國罕見。

2013年,劉崇墓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崇墓
  • 所屬年代:東漢
  • 出土地點:河南省淮陽
  • 規模:500平方米
  • 距今年限:2000年
  • 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0609-2-093
發展歷史,文物價值,文物保護,

發展歷史

劉崇是東漢明帝四子陳敬王羨之子,初為安壽亭侯,永寧元年(公元120年)為陳王。這一古墓是1987年淮陽縣紗廠擴建時發現,1988年11月由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發掘的,距今已1800多年,是河南省考古發掘的漢代墓葬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在全國也是罕見的射乎甩。

文物價值

此墓用磚石砌築,墓門朝東,由封土、墓道、墓門、甬道懂獄囑戒、前室、左右耳室、中室、後室和“冂”形迴廊及迴廊上的七個小室等部分構成,東西長28.3米,南北寬18.2米,面積500多槳坑去平方米。從建築材料看,該墓關鍵部位和墓門、停放棺木的後室,均用青石壘砌,尤其是後室的門、門楣等部位,都求囑全悼有減地淺浮雕畫像。其餘大部分建築材料雖系青磚,但都是根據各個部位的需要,燒製成大小不等的楔形,戳印各式花紋圖案。如帽釘紋、幾何紋等青磚。磚的型號達16種之多。
劉崇墓的發現是中原地帶較為奇特的墓葬,此墓有四大寶:墓室奇特、倉樓絕少、銀縷玉衣、精美石雕。該墓雖經多次被盜,但1988年發掘時,仍出土了奔腳府大批珍貴文物,如銀縷玉衣、畫像三層石倉樓、長袖玉舞女、辟邪燈、“安君壽壁磚”、扶幾、銅車馬飾、陶器等,尤其是“安君壽壁”四字墓磚更是少見的珍品。此外,墓中還出土了精美的石雕文物,如石俑、虎形石座、獅形石座雙獸石座、石憑几、石天祿子盤、石雞、石豬等。

文物保護

2013年,國家文物局網站發布了由國務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淮陽劉崇墓等6處文物保護照拔單位榜上有名。此前,周口市已有淮陽平糧台古城遺址、淮陽太昊陵廟、周口關帝廟、太康文廟、扶溝呂潭學校舊址、商水壽聖寺塔、鹿邑太清宮遺址等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乘虹朽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