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孫建

劉孫建

劉孫建,男,福建平潭人,1976年12月入伍武警消防部隊,歷任班長、排長、中隊長、大隊長、支隊長(政委)、總隊後勤部長、副總隊長(副師職)、大校警銜。入伍以來曾榮立個人三等功12次。曾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新長征突擊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公安系統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多次受到福建省委、省政府和黨中央、國務院及有關部委領導的親切接見。工作之餘愛好書法,其作品受到書法界和部隊廣大官兵和社會人士廣泛好評,有數百幅作品被政府有關部門、社會單位和書法愛好者收藏,其中《三十六計》長卷、《道德經》開篇詞等作品在全國“孔子杯”百年國學詩文書畫作品展和華東地區愛國主義傳統教育“展、講、演“評選中分別獲得優秀獎和銀獎。系福建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福建軍旅書畫院副院長、福建省福海書畫院副院長、福建省海峽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兼平潭院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孫建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58年
軍旅書法家,書法主張,書法人生,書法作品,

軍旅書法家

劉孫建是福建省軍旅書法家。與書法有著不解之緣的他,對書壇人文典故、名人軼事耳熟能詳。“顛張狂素”醉後草書、意興遄飛、詞成擲筆的瀟灑氣概令他心馳神往。柳公權“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的人書合一讓他感佩不已。“成形結字,得形體不如得筆法,得筆法不如得氣象”等古聖先賢的精闢宏論給了他良好的書法啟蒙。他從唐人歐陽詢取法,從臨摹歐體入手,在深得歐體精、氣、神之後,開始遍習歷代經典名帖,廣泛涉獵行、草、隸、篆諸體。他博採周金漢石、碑刻法帖之長,悉心揣摩王羲之父子、張旭、懷素柳公權蘇軾黃庭堅米芾趙孟頫趙朴初、啟功等古今名家的精品力作,逐步領悟到這些書壇巨擘的運筆精髓。他廣交“一字之師”,廣納“百家之言”,師古不泥古,師心不師跡,兼收並蓄,融會貫通,形成了飄逸沉穩、剛健溫潤、靈動敦厚的藝術風格。他的書法,根基傳統,蒼勁有力,長期軍旅生涯所沉澱下的獨特人生感悟,所砥礪出的硬朗軍人氣派,又為其書法注入了別具一格的“邊塞書風”,使得他的筆端呈現“海納百川、波瀾壯闊、騰挪跌宕、遊刃有餘”的恢弘氣象,流露出“剛柔相濟,陽剛大度、慷慨激昂、韻趣天成”的美學底蘊。
劉孫建

書法主張

劉孫建常集名家言論表達自己的書法主張:“文則數言乃成其意,書則一字已見其心。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落筆須有剛正之骨,浩然之氣。顏常山、柳諫議文章妙今古,忠義貫日月,其書嚴正之氣溢於楷墨。”難能可貴的是,他在數十年的藝術創作以及人生修為中,都始終遵循實踐著這些主張。他的書法內容,取材精當,主題鮮明,立意深遠,格調高雅,體現了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功底和心繫天下的家國情懷。

書法人生

多年來,劉孫建先生醉心書法,在書法殿堂里自由徜徉。書法也使得他的人生更加絢麗多彩,他的國學修養、他的高雅情操、乃至他的領導才能和藝術,都與他的書法造詣息息相關、密不可分。身為部隊領導,他高度重視並極力倡導用書法加強部隊文化建設,通過書法豐富部隊軍營文化生活,陶冶官兵情操,提升官兵文化品味,使書法成為凝聚軍心、鼓舞士氣的有效手段。他從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積極呼籲加強學校書法教育,熱情參與書法教材編寫工作。他大力弘揚中華傳統“孝”文化,與多位知名書畫家在福州聯合創辦“二十四孝書畫作品展”。他情牽貧困學子,慷慨解囊,並多次倡議和舉行義賣書作活動。他重視平台建設,是幾個知名文化團體的重要發起人。他積極參加各項公益活動,竭誠為提高文化軟實力牽橋搭線、添磚加瓦。
劉孫建

書法作品

劉孫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