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遠

劉吉遠,盤山縣高升鎮七棵村農民。從2002年開始養鵝,2003年正式投資500萬元建立種鵝養殖廠,2005年又進一步投資1400萬元擴建種鵝廠。辦廠十二年來發展迅速,成績顯著。種鵝廠存欄良種鵝6萬套,可每年向社會供鵝雛300萬隻,帶動6000多農戶養鵝致富,每年可創社會效益3600多萬元,是實實在在的農民科技致富的領路人

2015年“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獲得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吉遠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在盤山縣高升鎮
  • 職業:企業家
主要事跡,主要榮譽,

主要事跡

事跡綜述
盤錦吉遠種鵝廠座落在盤山縣高升鎮七棵村,占地510畝。從2002年開始養鵝,2003年正式投資500萬元建立種鵝養殖廠,2005年又進一步投資1400萬元擴建種鵝廠。辦廠十二年來發展迅速,成績顯著,先後被評為市級科普示範先進單位、科技致富大王、守契約重信用單位、盤錦市農業龍頭企業、遼寧省現代農業示範基地、遼寧省重點種畜禽場、遼寧省肉用種鵝繁育基地……短短十二年中竟獲如此多的殊榮,因為這裡凝聚了做為這個企業的董事長、市人大代表、市勞模、遼寧省民營企業家劉吉遠的辛苦甘勞。
改造荒沙500畝創建他的夢想王國
劉吉遠有一句口頭禪"這裡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這幾十年在外面掙點錢就是想回家為鄉親父老做點事。"每當人們問起他為什麼放棄油田掙錢的買賣,回家鄉養鵝時,他總是這樣說。高升鎮七棵村西頭有一個荒沙崗子500多畝,高低不平。由於全是細流沙,乾旱無比,颳起風來路人不能睜眼,不僅種不了莊稼,連草都不長。但這個不起眼的地方引起了劉吉遠的注意。2003年他在這塊地上打了11眼井,建了幾十棟養鵝大棚,栽上樹、種上草,旱了就抽水澆灌,後來又在上面施入了大量鵝糞。經過十二年的努力,現以成為種鵝鳴叫,綠樹成林,盤錦地區農民發展鵝業生產的根據地。同時,鵝業生產又是農村農民致富的一項新的熱點。面對這種情況,在盤錦吉遠種鵝養殖廠的倡導支持下,2003年3月份就成立了盤山縣高升種鵝養殖協會。利用這個平台發布有關養鵝的各種信息、交流養鵝的技術,請業務人員給養鵝戶舉辦養鵝技術培訓班,協助農民銷售鵝雛、育肥鵝、鵝絨等鵝產品,圍繞著養鵝生產的方方面面,全方位給農民服務。2006年春,由於受2005年冬季全省禽流感疫情的影響,許多會員和養鵝戶舉棋不定,不敢訂雛養鵝。劉吉遠就親自到上海、南京、杭州等大的鵝產品銷費市場考察、發現禽流感過後禽產品需求正在復甦,上海市場的白條鵝已從禽流感時期的底谷階段6000元/噸漲至9500元/噸。回來後立即更換種鵝飼料,延長光照,促使種鵝產蛋,並開機孵化,及時地給當地農民養鵝解決了雛源。如今盤山縣高升種鵝養殖協會,在盤錦吉遠種鵝養殖廠的帶動下,正在不斷地總結經驗,加大工作力度,增加服務項目和資金的投入,協會已成為盤錦市農民養鵝致富可靠的民間組織。
刻苦鑽研鋪就科技創新路
養鵝是近幾年才被人們重視的一個農村產業,也是農村一項新興的致富門路,起初,劉吉遠雖然不懂養鵝技術,但是他做事有一股鑽勁,2002年,他在蔬菜大棚試養了2000隻,買了大量技術書籍刻苦鑽研,並虛心請教對禽類飼養有專長的技術專家,幾經努力,他初步掌握了種鵝的飼養管理、疾病防治、飼料配方等各種業務。隨著事業的發展,2004年,劉吉遠又與瀋陽農業大學畜牧獸醫學院簽定了技術依託契約,以便更好地解決種鵝飼養和科研項目進行當中的各種難題。在農大教授專家的指導下,在劉吉遠和企業所有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十二年來,這個企業共投入資金1996萬元,打了一眼深井和11眼澆灌井,改造荒沙,植樹造林380畝,建種鵝廠區130畝,總建築工程12360m2,引進三個優良品種鵝,成功地飼養擴繁了台灣"長榮"肉用種鵝,並使這個品種的種鵝年產蛋量從50枚/只提高到70—80枚/只。在科學研究上完成了市科技局下達的項目"家禽新品種引進繁育及養殖技術開發"。同時,劉吉遠通過大量的科學實驗,又成功完成了種鵝副粘病毒、禽流感、小鵝瘟等重大疫病的防治工作;研製了一整套種鵝商品鵝各階段的飼料配方;種鵝一年二季的正常產蛋和反季節產蛋方法;種蛋孵化的關鍵技術——澆水降溫;種鵝及商品鵝的活體拔毛以及鵝的人工授精、肥肝生產、無公害飼養等各項科學實驗,使他真正成為了科技路上的帶頭人。

主要榮譽

在2015年4月28日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被授予為“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