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霖(1556-1614),字元澤,號用齋,北直隸任丘縣(今河北任丘)人。萬曆八年(1580)進士,歷任安陽縣令、吏部主事、郎中、太常少卿。其後巡撫浙東、西,加右副都御史,升工部右侍郎。福王建洛陽王府時,多有所要求,劉元霖執奏,力言不可,遂止。進工部尚書。時國家物力凋蔽,而屢興大工,貪污盛行。劉元霖任事公明,節省經費,工部“衙門官蠹一清”。萬曆四十二年三月初九日卒於官,年五十九。贈太子太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元霖
- 出生地:北直隸任丘縣
- 出生日期:1556
- 逝世日期:1614
簡介,生平,
簡介
生平
劉元霖,其先古北口外小興州人,五世祖劉興於明永店糊膠樂中遷任丘陳王莊。
元霖幼年瑞敏,稍長有偉度,善文詞。萬曆七年(公元1579年)、八年(公元1580年)兩科進士,初授安陽令。當地民俗野蠻好鬥,不易治理。元霖到任後,施政簡易平恕,乃大治。期滿晉升為吏部銓選曹官。上任後,他虛心納言,不恥下問,“澄綱清紀”,明斷是非,潔身自持。所選用的官員,多為當時在德才方面深負名望者,“紳士翕然歸之”。在任八年後升清卿,督“四夷館”。不久,晉升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受命巡撫浙江。浙江嚴重的災害是海汛,而兵餉及課賦,織造之役更甚。劉元霖尚未到任,歷年積累的難題和姦狡蛀蟲早在那裡“凜凜待命”了。他到任後,“持大體不責纖細”,抓住肅吏治振頹風為要政,使吏民有所感動而發奮。初見成效又出現兵餉供應不足的問題,劉元霖感嘆道:“民如空虛之鍋,兵若挑吃揀喝的驕貴之子。怎么能以空鍋養驕子呢!”於是淘汰冗兵,核實名額,取消虛報冒領之弊,使兵餉減額十萬五千多兩,減輕笑榜了辨遙宙記百姓的負擔,軍餉也不再虧空,又在沿海一帶加強軍務,以防東倭侵擾。他說:“不備不虞不可以為帥,戰備不加強我不能一日安寢食也。”兵部發來部隊將帥調防的公文,以天津將調浙江,以浙將調薊。劉元霖認為:“將不習兵,功於何有?”於是上請兵部,指出兩次追趕倭寇轉徙逃亡,都是浙將統兵以赴。接著他又提出“倭變修兵務六事”,並繪製沿海城垣木寨官兵旋碑估企閉守圖,提交兵部參考,兵部接受了他的建議。
他任浙江巡撫八年,“上籌國計,下恤民生”,節省費用百餘萬兩。父亡,元霖“持服歸哀毀骨”,以未得見父面含恨不已,立志侍奉老母,不想進京赴職,在母兄竭力勸說催促之下才進京上任。
任職後即掌管部務,不久,晉升工部尚書。在任時,他裁汰奸黨“益額靡料”的不良風氣,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萬曆皇帝第三子朱常洵晉封福王,在洛陽大修官邸,派人到川、湖、貴等省採購木料,棵嘗滲大事鋪張。經劉元霖固執奏請,皇帝出面阻攔才作罷。
劉元霖為官清正,從政節儉,居官三十年,萬曆挨只霸四十三年(公元1616年)因病卒於官,年59歲。朝廷贈太子太厚和海保,賜祭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