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么管區

劉么管區

劉么管區機關駐地位於文安縣城東4公里處,文靜公路南側。轄區總面積82.4平方公里,轄23個行政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劉么管區
  • 地理位置:文安縣城東4公里處,文靜公路南側。
  • 面積:82.4平方公里
地理,人口收入,農業結構調整見成效,民政工作成績卓著,教育事業成績喜人,

地理

(小叩皂、馬莊、孟家務、韓么、豐各莊、趙么、文莊、王曲、賀曲、曲店、劉么、姚么、小京頭、大京頭、董勝莊、前孟、後孟、小趙、大趙、董各莊、陳家務、呂公務、馬武營)。

人口收入

總人口2002年16933人,2003年16820人,耕地總面積67895畝,農業總產值2002年28542萬元,2003年30451萬元,企業增加值2002年10002萬元,2003年13296萬元,工商企業營業收入2002年35575萬元,2003年47803萬元,工商企業總利潤2002年3913萬元,2003年5272萬元,同比增長率2002年12%,2003年達14%,固定資產投資2002年900萬元,2003年700萬元,財政收入2002年401.6萬元,2003年42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02年3250元,2003年3250元。

農業結構調整見成效

劉么管區地處文安大窪,人多地少,經濟欠發達,是典型的農業鄉。如何讓廣大農民民眾儘快致富,始終是管區工委最為矚目的一件大事。兩年間,管區工委選準路子,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大做文章。針對多年乾旱的現狀,充分利用大窪地多的資源優勢,努力引導農民民眾廣泛種植耐乾旱、見效快的經濟作物,如棉花、小甜瓜、小雜糧等,並抓住國家實行退耕還林的有利時機,鼓勵農民民眾植樹造林。這些措施的推行,收到了顯著成效。2002年春季,劉么管區種樹1940畝,種植棉花15000畝、小甜瓜5200畝,當年僅棉花一項,農民人均純收入增收1000元。2003年,管區工委根據市場變化,引導農戶擴大棉花種植面積,並通過典型示範引導、推廣科技知識、向農戶傳授棉花病蟲害防治技術等措施,以保證棉農的利益。管區種植棉花37000畝、小甜瓜5000畝,種樹6000畝。棉花每畝純收入達900元,農戶人均增收1500元,每個農戶僅靠棉花一項就多收入14000餘元。

民政工作成績卓著

2000年管區民政所對管區內的現役軍人、老復員軍人、傷殘軍人、烈屬等優撫對象進行了詳細的調查摸底,為他們建立檔案,隨時掌握這些人的生活、住房、醫療等基本情況,及時向管區領導和上級民政部門反映,並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及時救助需要幫助的家庭,促進了管區的穩定發展。兩年間,先後為馬莊、韓么村、小叩皂村、曲店村、大京頭村、前孟市村的優撫對象落實了優撫政策,使他們生活得到保障,感受到黨的溫暖與關懷。在解決優撫三難問題上,積極與相關部門協調,為姚么村現役軍人家屬及劉么村、姚么村老復員軍人解決藥費、生活費及修房費共7000元。民政所連續兩年被縣政府命名為優撫工作先進單位。定期對村中的紅白理事會成員進行培訓,大力提倡移風易俗、新事新辦,減少一切不必要的浪費。管區在2002年度評比中,被縣政府評為殯改工作先進單位。積極做好社會救助工作,兩年共發放救濟款10.2萬元,為董各莊村、呂公務村、後孟市村、曲店村特困戶、五保戶、孤老戶累計發放救助金2萬餘元,使他們的生活、醫療、住房等方面得到了改善。

教育事業成績喜人

2003年劉么管區有村級國小8所,在校生2024人,教職工2147人。孟家務中心校被評為市級素質教育示範校,劉么中心校被評為市級素質教育先進校。兩年中,有數十篇教學論文獲縣級以上獎勵,其中獲國家級獎勵論文3篇。國小入學率、完成率100%,學生行為規範合格率達99%以上,畢業年級合格率90%以上,小學生犯罪率為零,教師學歷合格率為100%。2003年取得專科學歷的達76人,占教師總數的54%。正進修專科的42人,進修本科的1人,教師學歷層次不斷提高。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合理配備教育資源,積極進行學校布局調整。管區23個行政村,2000年有16所學校,到2003年暑假合併為8所。國小占地總面積75472平方米,生均37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9221平方米,生均4.5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4所中心校均達一類標準,圖書生均25冊,並在劉么中心校建立了開架式圖書室 。辦學條件有很大改善,僅建校舍一項就投入資金120萬(省里投資13萬元,縣裡投27萬元,鄉村自籌80萬元)。購置儀器設備、圖書、音體美勞衛器材投資13.47萬元,現代化教育技術配置投資23.8萬元,校園建設投資12.7萬元,其中鄉村投資32萬元,學校自籌15.97萬元,社會捐助2萬元。辦學條件的改善,有力地促進了教育教學工作,教學成績穩步提高。4所中心校連續獲縣級教育教學先進單位,2003年劉么文教室被評為廊坊市中國小實驗教學工作先進集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